第九百五十八章 漁翁得利?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1-05-22 07:11      字數:2195
  <b></b>消息一傳出來,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無數官員暗罵張孟男不知好歹,但也有無數官員讚譽張孟男品行高潔,更有無數官員將避讓的張孟男和攬權的高拱做對比。

  還準備暗中見一見張孟男的錢淵也傻眼了,我還沒用力呢?!

  譚綸在給外甥的信中提到,張孟男理政有方,而且對東南通商事非常感興趣,品行高潔更性子方正,甚至還從譚綸那學了些新式賬目。

  如果計劃失敗,錢淵是準備找個機會和張孟男碰一麵的,他覺得這位青年官員不是王本固那種一心為黨爭的官員,甚至他隱隱感覺得到,張孟男對隨園並不排斥。

  原因很簡單,如果張孟男對隨園排斥,就不會屢屢登門拜訪譚綸,更不會隱隱視其為師。

  同樣的道理,高拱也發現了這一幕,因為張孟男對楊博的坦然直言中提到了譚綸。

  譚綸是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先後任台州知府、浙江海道副使、浙江按察副使、浙江巡撫,雖然宜黃譚氏名氣不小,但譚綸本人在朝中是沒有明顯的派係的……直到隨園橫空出世。

  無論如何,宜黃譚氏是錢淵的母族,譚綸更是錢淵的嫡親小舅。

  譚綸從台州知府升到浙江巡撫……考慮到之前的幾任,阮鶚是被錢淵弄死的,吳百朋是得其舉薦,趙貞吉幾乎是被他趕走的,所以,譚綸早就被朝中視作隨園在東南能和吳百朋並列的大員。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高拱想盡辦法或勸或壓得張孟男挑起擔子,他也不敢了……誰知道張孟男到底和譚綸是什麽關係?

  更甚之,張孟男和隨園,和錢展才有沒有關係?

  嘉靖二十年,高拱就遠赴京城趕考,選庶吉士入翰林院,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回老家。

  而嘉靖二十年,張孟男才六歲,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進京趕考才見麵。

  高拱並不知道自己這個內侄是個什麽樣的人。

  原時空中,隆慶登基之後,高拱先敗後勝,以吏部尚書入閣,但一手操持內閣,手掌票擬,另一手仍舊將吏部緊緊握在手中,終明一朝,論權柄之重,無人能過那幾年的高拱。

  而張孟男身為高拱的內侄,從無私下拜會,即使在公開場合也隻論公事,不提私誼,更不以裙帶關係求晉升,以至於一直到高拱罷相被驅逐出京,張孟男也沒能得以升遷。

  要不是現在是在內閣,高拱真想將周圍的一切都摔個稀巴爛,真是給臉不要!

  但漸漸冷靜下來後,高拱的視線落在了一直沉默的徐階身上,難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吏部推薦的三個人,張孟男已經廢了,就算現在他回心轉意,高拱也不敢用,剩下的兩人,一個是徐階的心腹門生胡應嘉,另一個是隨園士子陳有年。

  毫無疑問,在打壓隨園,奪權東南通商事上,高拱是和徐階站在同一立場的。

  所以,即使現在聯盟關係已經搖搖欲墜,甚至已經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但高拱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忍氣吞聲。

  “請元輔票擬。”高拱聲音有些沙啞,“元嗣年幼少有曆練,難以擔當大任,戶部郎中胡克柔……”

  “肅卿此言差矣。”徐階一本正經,“正因為少有曆練,才需赴任寧波磨礪以待大用,克柔和鎮海知縣孫文和……諸位也知,當年克柔還在六科為給事中……”

  當年隨園鬧六科,胡應嘉的鼻子就是被孫文和打折的……這也是胡應嘉被視為隨園死敵的原因。

  “些許小事,無關大礙。”

  “雖是小事,但寧波知府收繳稅銀,何等重要,若因私怨而壞公事……”

  “任寧波知府,必通新式賬目,胡克柔已入戶部數月,幾年前又曾南下於鎮海盤桓,正是合適人選。”

  “不過記賬法而已,元嗣少即敏達,是出了名的才子,從戶部調個吏員跟著就是。”

  一旁的吳山聽得臉頰古怪的抽動……沒辦法,實在太好笑了。

  自從李默被氣得一頭栽倒後,內閣裏……吳山眼見,無論大小事務,都是高拱決斷,剛開始徐階還想力爭,但高拱一轉頭就覲見陛下,直接把事兒定了。

  再之後,徐階偃旗息鼓,無論什麽事都由高拱決斷,自己隻做個沒得感情的票擬工具。

  這次倒過來了,被自己內侄逼到絕處的高拱隻能將好處拱手相讓,而徐階還不肯接下。

  高拱沉默片刻後,突然起身厲聲道“那就請元輔票擬,戶部寧波清吏司郎中陳有年,慷慨有為,公忠任事,當外放寧波知府,執掌東南通商事!”

  丟下硬邦邦的這句話,高拱轉身就出了直廬。

  徐階苦笑一聲,他自然知道高拱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一拍兩散,也不是說真的要推舉陳有年……而是在說,你徐華亭想趁火打劫,門兒都沒有!

  其實,這次徐階真的不是在打這個主意。

  張孟男拒出任寧波知府的消息傳來後,徐階也在心頭叫苦,本還想著,張孟男身為高拱內侄,強行就任寧波知府,此事必讓朝中輿論沸然,給日後之爭添一把火。

  卻沒想到,高新鄭這麽廢材,居然連自己的內侄都拿捏不住!

  現在好了,“天下第一知府”莫名其妙的掉到了胡應嘉的頭上,徐階真是頭大如鬥,之前幾年想搶但搶不到,現在是不想搶卻非要塞過來!

  這叫什麽事兒啊!

  和將推行新政需要東南稅銀支持的高拱不同,徐階不是不想將東南通商事握在手中,而是在他的思維模式中,黨爭驅逐高拱,才是最重要的,是能壓倒一切的。

  和原時空有細微的差別,徐階沒了曆史上這時候的強大威望,但高拱和隆慶帝的關係也沒有曆史上那麽親厚……沒辦法,這一世有了錢淵這個對比物。

  高拱能和隆慶帝烤肉聊天下五子棋,甚至幫隆慶帝搜羅揚州瘦馬嗎?

  這一世,徐階是有可能徹底擊敗高拱的,更別說曆史的時間點已經有了變化,原時空隆慶帝登基,徐階已六十四歲了,而這一世才五十八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