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一擊致勝?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1-04-23 07:15      字數:2481
  <b></b>窗外仍然一片漆黑,但天邊已經微微泛白,一夜過去了,董一奎已經有點撐不住了,但陷入沉思的王本固仍然精神抖擻,他似乎看到了前方露出的光明,似乎看到了自己執掌大權,不僅僅是唐順之、孫文和,更有錢展才、徐文長在自己麵前俯首。

  王本固覺得,自己隻是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機會,能比某人做的更好。

  但他也知道,想做得更好,首先要削弱甚至掃清那個人在東南的影響力。

  侯汝諒的弱勢讓王本固失望,但董一奎的來投讓他燃起了希望……說到底,錢淵在東南的赫赫威名是從數度擊倭,力挽狂瀾開始的,所以,錢淵的影響力相當一部分都在軍中。

  在盧斌叛去徐階門下之後,王本固一度興奮,但很快發現,接下來的那些將官個個都是錢淵的死黨。

  楊文、張一山是錢家護衛出身,王本固不抱指望。

  侯繼高和錢淵交情極深,數度並肩,又是鄉黨,還曾公開斥罵盧斌。

  而戚繼美幹脆就是錢淵一手扶起來的,軍中遍布錢家爪牙。

  所以,王本固在離京之前曾經向徐階建議,找機會將戚繼美、楊文等將領陸續調出浙江,可惜徐階沒有點頭。

  事實上,徐階也想這麽幹,隻是那日恰巧得到消息,錢淵入西苑,與陛下同食烤肉,顯然寵信依舊。

  再之後,徐階也找不到機會了,錢淵迅速出手補上了這個破綻,以許晉商組建船隊出海為條件和楊博交易,輾轉換取戚繼美、楊文等人留駐浙江,隻調福建總兵戚繼光北上。

  董一奎強忍著打哈欠的衝動,等了又等,終於忍不住打斷了王本固的浮想聯翩。

  “子民兄,今日在巡撫衙門,似乎和中丞大人……”

  “候汝諒入浙年許,無寸功可表,元輔……”王本固搖搖頭,“隻怕是幫不上忙的。”

  董一奎咧咧嘴,今日在巡撫衙門裏,王本固越俎代庖命人將海瑞叉出去,當時候汝諒的臉色很是難看,太不給麵子了!

  想了想,董一奎勸道“中丞大人有雄心壯誌……”

  “以海運代漕運?”王本固嗤笑道“實乃異想天開,他至今連杭州府都控不住,就是因此!”

  杭州是南北運河的南端起點,多少人依靠運河而活,即使是海貿在浙江沿海如此旺盛,運河帶來的便利也占了不小的因素。

  一旦以海運代漕運,朝中還會年年撥銀修繕河道嗎?

  即使是早有此意的張居正、高拱、錢淵也不敢隨意打這個主意,王本固在前些天和候汝諒長談時就察覺到了這點,候汝諒試圖以此建功立業,可能也是其為此一直和寧紹台保持著相對克製的姿態的緣由。

  “中丞大人有此念也無可厚非,浙江沿海北上即山東,再往北能直抵遼東,以海運代之,便捷太多……”董一奎隨意說了幾句,話題一轉,“但海貿的確獲利頗豐……”

  說到這,董一奎嘴上不停,右手從袖筒中探出,一張薄薄的禮單從桌下伸了過去。

  王本固心中有些鄙夷對方鬼鬼祟祟的做派,但也沒有拒絕,順手接過禮單低頭看了眼,登時瞳孔微縮,嘴巴不自覺的長大,連鼻息都粗重起來。

  董一奎心裏有些鄙夷,一副清高的模樣,還不是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一路做派!

  “天宿……”

  “子民兄放心就是,董家從不吃獨食。”

  董一奎溫和的笑了笑,雖然因為長得太醜導致笑容有些猙獰,但在王本固眼裏卻極富魅力。

  遲疑了下,王本固低聲問“龐少男?”

  “那是自然。”董一奎也壓低聲音,“中丞大人那邊也有份。”

  王本固的呼吸聲都聽不見了,片刻沉默後笑著拱手道“實在愧受。”

  “這話就錯了,還要子民兄主持大局呢。”董一奎一邊恭維,心裏又在鄙夷,娘的見了麵一整天了,直到這時候才拱手行禮,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董一奎算不上聰明人,看不到太遠的地方,但也不是蠢貨,走私販貨自然獲利頗豐,給浙江巡撫、浙江巡按分潤一二……這算是公關費用。

  至於候汝諒、王本固為什麽會收……千裏做官隻為財嘛。

  就算這兩位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但總是要吃飯穿衣的嘛,阿堵物說起來臭味熏天,但世上誰不愛?

  海瑞那種在縣衙後院種菜的官兒……天下也就這一個而已。

  當然了,不得不承認,還有個原因。

  隨園一黨從來不為銀錢犯難,這是朝中皆知的事,錢淵回了都察院,很少去點卯,但隻要去了……同僚都能去錢家酒樓混一頓好的,至於各種打折卡更是漫天飛舞。

  即使不計錢淵,如陳有年、吳兌、冼烔、潘允端這種在六部六科時常交際的官員,出去吃吃喝喝基本都是他們買單。

  孟嚐君啊!

  但你隨園雖然有個錢家酒樓,為什麽這麽有錢?

  雖然錢淵自稱在東南通商中無一文入私囊,但除了戶部個別官員之外,相信的同僚實在是寥寥無幾。

  你錢展才在東南這些年吃的盆滿缽滿,難道我就不能吃?

  你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侯汝諒入浙後無所作為,但也被董一奎拖下了水,畢竟建功立業是建功立業,但還是要恰飯的啊!

  看王本固收下禮單,董一奎繃著的那根弦終於鬆弛下來,畢竟這世上隻有一個海剛峰啊。

  “子民兄今日法眼無差,做主的的確是那鄭若曾,但要拿下鎮海,官麵上就必須拿下一個人。”

  “誰?”

  “寧波知府唐順之。”董一奎咬牙切齒道“此人處事精細,眼光高明,文武雙全,又極得大戶稱頌,更精於算術……”

  “而且兩袖清風,不貪不占。”王本固輕笑一聲,“荊川公早名聞天下多年,乃儒學大家,又是王學門人,旁人想彈劾都找不到理由。”

  看了眼董一奎,王本固加重語氣道“鎮海的出海文書發放之權,如今在唐順之手中,若要拿下鎮海通商事,的確繞不開此人。”

  這句話隱有深意,董一奎這方麵比弟弟董一元要強,知道王本固隱隱點出了董家走私販貨。

  正是因為唐順之一力拒絕董家的船隊出海販貨,這才逼的董一奎不得不選擇和大戶合作走私販貨。

  緩緩拾起茶盞,抿著已經涼透的殘茶,王本固輕笑道“還是那句話,不急,慢慢來。”

  在王本固的思維模式中,這些年來,浙江的勢力對比始終是和朝中勢力對比掛鉤的。

  當年嚴嵩權勢滔天,胡宗憲、趙文華在浙江一手遮天,徐階先後幾度出手均遭敗北,唯有錢淵得先帝寵信而身涉其中。

  而如今,徐階、高拱聯手摘桃子,縱然隨園心不甘情不願也無可奈何。

  隻要做好準備,王本固相信,必能一擊致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