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度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1-04-15 07:14      字數:2231
  隆慶帝聽得興致勃勃,追問道:“後來還是招撫汪直,胡汝貞為何沒動手?”

  “咳咳,先帝下旨,撫剿並重。”錢淵簡單的說了句。

  總不能吹噓自己在東南諸軍中威望極高,釜底抽薪將戚繼光、戚繼美、楊文、盧斌、譚綸全都籠絡了去,甚至將東南僅有的兩支水師將領董邦政、葛浩都拉過去,讓胡宗憲無計可施吧。

  後來沈明臣、鄭若曾離開總督府,還曾經和錢淵私下說起此事,當年胡宗憲被氣得將書房都砸了兩次,一度想以公文命戚繼光、盧斌率軍進剿,還是諸幕僚私下商議,最後讓王寅勸下了胡宗憲。

  隆慶帝倒是沒繼續追問,沉吟片刻後又問:“以提編法搜刮民間?”

  錢淵心中一喜,顯然隆慶帝是按照那些彈劾奏折上給胡宗憲按的罪名來詢問的,這是好事。

  錢淵苦笑道:“的確搜刮民間,提編法是一旦軍費不足,立提下一甲,江西、福建有的府洲都提編到嘉靖四十年了,這兩年福建巡撫吳惟錫頭疼的很,江西那邊……趙大洲不管不顧,倒是胡宗憲上任江西巡撫後幾度上書請求罷府洲稅賦。”

  “當年臣就說了,此為招禍之舉……但胡汝貞也是實在沒法子。”

  “不過,提編法以銀代賦,稅賦差役一律折色為銀,中玄公、張叔大、張子維均欲以此為根基,試行一條鞭法。”

  隆慶帝微微點頭,他自然知道,這是高拱欲行新政中最重要的一條。

  頓了頓,錢淵低聲補充道:“自嘉靖三十四年起,朝中許浙直總督府提編六省,此後戶部無一銀一糧供給。”

  隆慶帝咳嗽兩聲,罵道:“胡汝貞給了你多少好處,這麽替他說話!”

  “沒好處。”錢淵聳聳肩,“剛才臣也說了,臣與胡汝貞頗有隙。”

  “嗯,當年展才在嘉興府力挽狂瀾,回京後覲見,言阮應薦無能,胡汝貞無量。”

  錢淵心裏一個激靈,這件事的確有,但知道自己說了這句話的……除了嘉靖帝之外,在場的隻有黃錦,馮保不在殿內,內閣九卿當日廷推浙江巡撫正在前殿等候。

  嘴上還在應付,錢淵心裏卻在慶幸自己今天選擇了十真無假,不然真得栽在這了,隆慶帝居然提前細詢黃錦,這小埋伏準備的……

  “的確如此,胡宗憲量窄。”錢淵眯著眼說起當年舊事,說起自己在嘉靖帝麵前鄙夷胡宗憲的為人,卻婉轉勸嘉靖帝不要臨陣換帥等事。

  隨著錢淵的講述,隆慶帝興致勃勃,不時追問,言語間對胡宗憲並未有太多惡感、貶低,甚至對胡宗憲的軍略之才頗為讚譽……錢淵心裏開始打鼓了。

  自己準備的很充分,但似乎口才有點太好了……不對,是隆慶帝心思比嘉靖帝淺太多了,換成後者,絕對是不陰不陽,半信半疑。

  錢淵今日的確有意替胡宗憲說清,前世他去黃山旅遊,曾經去過龍川,對胡宗憲這個曆史人物就很感興趣。

  半世英明半世奸,身染墨點而登高位,陰謀算盡於國有功,能讓這位在原時空中受到無數指責,不得不自殺,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詩句的胡宗憲活著,錢淵也樂見其成。

  更何況,隨園眾人大都出身浙江、蘇鬆,均不想看到這位抗倭名臣聲名喪盡,下獄論罪,一命歸西。

  甚至還有遠在東南的沈明臣、何心隱、唐順之、梅守德,以及還在京中的鄭若曾……這些人都是東南士林中人,他們都鄙夷嚴黨,但即使他們鄙夷胡宗憲的人品,但也佩服胡宗憲的敢於任事。

  但,在錢淵看來,胡宗憲這廝就是條蛇,而且是一條毒蛇,隻不過如今被凍僵了而已。

  所以,今日覲見需要把握好一個度……如若胡宗憲逃過這次被彈劾的劫難,甚至因為敢於任事得隆慶帝的賞識,那麽對錢淵來說,真不是個好消息。

  胡宗憲和東南事牽扯太深,知道的也太多,與錢淵之間恩怨情仇複雜難言……洗脫嚴黨罪名,因戰功回朝,誰知道他會投向哪一方?

  李默?徐階?高拱?

  從性格和關係上來分析,李默對隨園出手的可能性不大,但另兩人就難說了……一旦胡宗憲被這兩位籠絡,那就埋下了禍根,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出事,甚至會連累到東南諸事。

  所以,最好的結果是,胡宗憲罷官致仕,老老實實的滾蛋回家養老……至於今年尚未滿五十歲還年富力強的胡宗憲肯不肯養老……那就由不得他自己了。

  而錢淵還能撈一份人情,還能樹立自己一心為國的形象……至少在隆慶帝麵前。

  於是,在評點胡宗憲在兩浙、蘇鬆、福建、江西各地戰功後,錢淵垂下頭,麵無表情的說:“嘉靖三十六年末,閩地民亂,連破三府,時任浙直總督的胡汝貞欲越境擊賊,但朝中調任俞大猷為南贛總兵剿匪,胡汝貞不予軍餉……”

  隆慶帝愣了下才反應過來,臉色鐵青,勃然大怒,拍桌罵道:“狼子野心,展才還欲為此僚說情?!”

  隻要不傻,略略一想就能想得通,胡宗憲這是不希望俞大猷功成,甚至希望俞大猷兵敗,到時候浙閩贛三省,還有誰比胡宗憲更合適力挽狂瀾的人選呢?

  還好運氣不錯,錢淵恰好借用汪直船隊送戚繼美所部入閩,後者古田大捷成為閩地戰事的轉折點,那也是戚繼美名聲鵲起的一戰。

  簡單的一段話,立即讓隆慶帝對胡宗憲的觀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錢淵登時鬆了口氣。

  “於公於私,臣都鄙之,當年浙直總督府內人才濟濟,便為此事,沈明臣、鄭若曾、何心隱諸多英傑舍績溪而散。”錢淵平靜的說:“然東南擊倭,胡汝貞確為首功。”

  “如此臣子,縱有經天緯地之才,朕如何敢用?”隆慶帝臉色難看的很,“功是功,過是過,功不能抵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曾子重被讒斃,邊塞十餘年難寧,殷鑒不遠。”

  錢淵拜倒在地,“若他日東南再亂,若倭患再起,若西洋藩國來襲,有胡汝貞在前,何人敢挺身而出?”

  “若百年後,朝中再出嚴分宜,國有危難,何人敢身染墨點而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