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去不去?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1-04-14 07:14      字數:2208
  隨園。

  錢淵再不複之前沉著神情,在腦海中反複盤算,身邊的徐渭在破口大罵,對麵的孫鑨愁眉苦臉,另一側的諸大綬苦口婆心的勸著錢淵。

  “展才,事已至此,不可意氣用事,當明日覲見。”

  孫鑨也勸道:“再不覲見陛下,荊川公、文和隻怕也要……”

  “鮮廉寡恥至此,高新鄭他和嚴分宜有何區別?!”徐渭還在大罵,“一丘之貉,一丘之貉……”

  “到你了,別隻顧著罵!”錢淵眉頭一挑,催促道:“隨手抓一張就是了。”

  徐渭瞪了錢淵一眼,丟了張三筒。

  “胡了。”錢淵把牌一推,拿過算盤就要算番。

  “咳咳。”

  門口傳來猛烈的咳嗽聲,眾人轉頭看見麵色鐵青的錢錚和一臉無奈的楊銓。

  沉默了三秒鍾後,錢淵起身勉強解釋道:“叔父有所不知,文長兄、文中兄、端甫兄都說……一邊搓麻一邊思索,更易靈光一閃……”

  這麽扯淡的解釋,徐渭和孫鑨麵無表情,諸大綬那麽好的性子都忍不住呸了一聲。

  錢淵還覺得有點委屈,前世多少難事都是在麻將桌上解決的!

  眾人在側廳坐定,視線都集中在去年入京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的楊銓身上,論對朝中官員履曆,自然是楊銓居首。

  “一個個說吧。”楊銓咳嗽兩聲,“昨日廷推左都禦史,張永明,嘉靖十四年進士,世叔的同年,外放知縣,回京入六科,先後彈劾嚴分宜、嚴東樓,兵部尚書戴金,外放陸續出任雲南副使、山西左右參議、江西左布政使,前年調任南京工部侍郎,去年振武營兵變後,升任南京戶部尚書。”

  錢錚搖搖頭,“此人早年因彈劾聞名,中外憚之,但彈劾嚴分宜被貶謫出京……”

  “不用猜了,必是華亭門下。”徐渭冷笑道。

  諸大綬詫異道:“聽聞今日左都禦史已然令浙江巡按龐少南回京。”

  龐尚鵬都被趕回來了,錢淵也不避諱,隨口道:“龐少南雖是徐階門下,但卻和張居正親近,朝陽兄,何方人氏?”

  “鄉梓湖州烏程。”

  錢淵想了下沒什麽頭緒,接著問:“今日那兩個呢?”

  昨日廷推,南京戶部尚書張永明調任都察院左都禦史,今日吏部發出公文,工部郎中方逢時外放台州知府,南京戶部郎中郭中外放紹興知府。

  “方逢時,字行之,湖廣嘉魚人氏,嘉靖二十年進士,曆任宜興知縣、戶部主事、工部郎中。”

  簡單的介紹讓側廳沉默下來,片刻後孫鑨皺眉道:“湖廣人,張叔大的同鄉……”

  諸大綬補充道:“嘉靖二十年進士,高新鄭的同年。”

  錢淵沒去管這些,而是追問道:“郭中?”

  “郭中,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如今為南京戶部郎中,其子郭寧娶高新鄭二女。”

  “親家啊。”

  “那方逢時應該是徐華亭的人?”

  這個很好理解,這次往東南插手,總不能隻便宜了高拱吧?

  徐渭看了眼錢淵,“不好說,繼任浙江巡按禦史不知是誰……”

  龐尚鵬被調回京中,下一任浙江巡按理應是徐階的人。

  錢淵揉著太陽穴,真是麻煩啊,如今的朝局情勢複雜堪比當年嚴嵩、徐階朝爭時代。

  但不同的是,嚴嵩、徐階的對峙是聽從嘉靖帝的指揮棒,而這一次……都快失控了!

  徐階的黨羽張永明突然調任左都禦史,高拱的親家郭中外放紹興知府……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什麽流言蜚語都有。

  說到底,隆慶帝的能力和手腕不足以駕馭如此複雜的朝局,如果換個性情剛毅的可能還會快刀斬亂麻,而隆慶帝性情寬宏,處事猶豫不決……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高拱才會做如此選擇。

  而且錢淵懷疑隆慶帝至今都不知道徐階和高拱聯手……這從明麵上還真不太看得出來。

  張永明就任左都禦史,從資曆上來看是合適的,廷推也隻是險勝而已,而且並未聽說此人是徐階黨羽……若不是張居正提前告知龐尚鵬被調回京,徐渭適才也不會斷定張永明是徐階的人。

  甚至於,若不是徐階、高拱的手伸向東南,隨園也很難探查真相。

  所以錢淵懷疑隆慶帝至今都不知道……想想也是,當年徐階和嚴嵩兩度聯手,驅逐聶豹、李默,朝中有幾個人知曉?

  去西苑覲見嗎?

  這個念頭在錢淵腦海中轉個不停,去哭訴那是傻叉行為,去戳穿徐階、高拱的聯盟,更是傻到不能更傻。

  但不去嗎?

  高拱、徐階會不會更過分?

  台州知府、紹興知府、浙江巡按、浙江巡撫、浙江總兵……這麽多勢力匯合在一起,唐順之和孫鋌、趙大河頂得住這樣的壓力嗎?

  如果高拱、徐階的手伸向寧波府,甚至伸向鎮海,自己能忍嗎?

  縱然自己的影響力足夠大,但如果事情發展到通商口岸的可能易手,無法接受這樣結果的自己再行反擊,很可能會將事鬧大,鬧的不可收拾……

  吃過晚飯,眾人散去,徐渭陪著錢淵細細盤點了一陣後也回了一牆之隔的家中,隻留下錢淵一人在書房苦苦思索。

  “少爺。”

  錢淵推開窗戶,彭峰站在窗外,輕聲道:“鎮海來人。”

  “誰?”

  “護衛老人,帶來口信。”

  錢淵轉身出了書房,一名眼熟的護衛大步走近,單膝跪地,“拜見少爺。”

  “起來。”錢淵打量了兩眼,“記得去年初啟程入京,你媳婦正巧懷了身子,這次總是個大胖小子了吧。”

  護衛摸著頭嘿嘿笑道:“托少爺洪福,的確是大胖小子!”

  錢淵也是無語,會不會說話,你媳婦生了兒子……托我的洪福?

  護衛隊從剛開始的二十多人到入京前的近兩百人,錢淵幾乎叫得出每一個人的名字,甚至記得大部分人是何時應募入隊。

  麵前這個護衛湯易,嘉興府平湖縣人氏,當年崇德大捷時逃入城內,應募為鄉勇,手刃倭寇數人,戰後投入錢家門下,之後又被楊文、張三帶入軍中,直到去年初才從江西回到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