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換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0-12-10 08:39      字數:2431
  嚴嵩沒有猜錯,的確是徐階搗的鬼。

  廷推江西巡撫之前,徐階已然密奏,舉薦福建巡撫吳百朋調任江西巡撫,主持剿滅賊軍。

  徐階看的很清楚,論資曆,論能力,再加上籍貫的因素,能擔當如此重任的人選太少太少。

  主持剿滅賊軍,意味著這個人選必須身有戰功,熟悉軍務,而且熟悉東南戰局,再考慮到級別,吳百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所以徐階才會選擇密奏舉薦吳百朋,他對嘉靖帝太了解了,這位皇帝精於權術,最擅製衡,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手下一團和氣。

  嚴嵩和夏言,徐階和嚴嵩……鬥得如火如荼,究其根本,還是在嘉靖帝身上。

  在徐階看來,嚴嵩隻會有兩個人選,其中一個是吳百朋,另一個是浙直總督胡宗憲。

  所以,徐階斷定,如果嚴嵩也密奏舉薦吳百朋,嘉靖帝很可能會因為兩個鬥的烏眼雞的重臣舉薦同一個人選而狐疑。

  如果嚴嵩舉薦的是胡宗憲……嘉靖帝很可能也會留中不發,畢竟浙直總督降職調任江西巡撫,明麵上是說不過去的。

  徐階這封密奏看似陰損,實則陽謀,不管嚴嵩舉薦的是吳百朋還是胡宗憲,嘉靖帝遲疑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在這種情況下,徐階才有施展手段的空間,才有談條件的可能。

  當然,最重要的是,徐階密奏舉薦吳百朋……至少明麵上是公正無私的,嘉靖帝是心裏有數,吳百朋不是徐階的人。

  嚴嵩猜中是徐階使的手段,但是,徐階猜錯了嚴嵩舉薦的人選。

  書房裏,徐階親手打開信封,掃了眼隻有八個字的信紙,笑著遞給了對麵的張居正。

  “閩倭贛亂,何以製之?”張居正微微蹙眉,“嚴府送來的?”

  徐階點點頭,“不是陛下所言,應是分宜,叔大試論一二。”

  張居正不自覺的曲起手指在桌麵上慢慢摩挲,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意在績溪?”

  徐階笑著點點頭,心想嚴嵩舉薦應該是胡宗憲……不過無所謂了,陛下今日始終沒有表態。

  徐階笑吟吟道“楊順下獄論罪,嚴黨在外的大員莫過於胡宗憲,此刻率大軍駐守浙江處州府,入贛極為便捷,麾下參將劉顯又是江西人,自然是剿滅賊軍的最佳人選。”

  張居正納悶道“但胡宗憲任浙直總督,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如何能降為江西巡撫?”

  徐階虛點了點桌上那張紙,張居正恍然大悟,“閩贛總督?”

  “不錯。”徐階長身而起,“叔大,你來說說,應還是不應?”

  徐階這次是以己度人,他不在乎被倭寇侵擾的鬆江,於是他覺得嚴嵩也不會太擔心鄉梓之地分宜。

  張居正跟著起身,微垂眼簾,遮擋住有些複雜的眼神,緩聲道“吳惟錫平調江西巡撫,率戚繼美、俞大猷入贛,剿滅賊軍不難。”

  徐階皺眉訓斥道“隻言及績溪。”

  “此人文韜武略,數年平定兩浙倭患,有軍功在身,惜其量窄,又攀附嚴黨……”張居正頓了頓,突然抬起頭,“江西巡撫?”

  三十出頭的張居正在這一刻看懂了政治的本質,是妥協,是利益的交換。

  賊軍入贛,威脅嚴嵩鄉梓分宜,如此良機,徐階乘勢進擊,想搶下江西巡撫這個位置。

  經過汪直獻上三百根巨木一事,徐階已經不可能再從胡宗憲招撫汪直一事上尋找突破口了,他也無所謂胡宗憲平調閩贛總督,但搶下江西巡撫,將可能成為徐階的殺手鐧。

  張居正遲疑片刻,勸道“師相,江西巡撫……”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徐階聽得懂張居正的言外之意,有的事最好不要做……壞了規矩,事後怕是難堵眾人之口。

  嚴嵩、徐階鬥了這麽多年,但始終沒有突破底線。

  什麽底線?

  嚴嵩始終沒有染指蘇鬆巡撫一職,彭黯、屠大山都是嘉靖二年進士,徐階的同年同黨。

  徐階始終沒有表達出對江西巡撫的渴望,甚至知府、知縣級別的人選都不插手。

  說的小點,鄉梓之地在政敵掌控之中,對於嚴嵩、徐階來說,如芒刺在背,坐立難安,畢竟誰的屁股都不幹淨。

  說的大點,一旦鬧出什麽……意味著黨爭之風從朝中蔓延到各地,這不是什麽好事。

  徐階眯著眼打量著麵前的學生,張居正剛才口稱“師相”而不是“嶽父”,其間意味難明。

  沉默片刻後,徐階笑道“叔大所言不錯,其一,趙大洲在浙江已難有作為,調任江西巡撫,磨礪數年後可回京入六部。”

  在侯濤山一戰後,趙貞吉雖然明麵上沒什麽……但不僅寧紹台三府的官員,就連東南那些官宦人家心裏都是有數的,大洲公這次是顏麵全無。

  被一夥海賊玩弄於鼓掌之間,趙貞吉如今在浙江……令不出巡撫大門。

  再加上錢淵對趙貞吉的態度,汪直獻上三百根巨木以供重修三大殿,徐階已經放棄了浙江,調任江西巡撫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居正連連點頭,心裏琢磨了下,他也知道趙貞吉密捕汪直,試圖亂浙江一省之事……這種手段,真不是善茬,也就是撞上了展才。

  “其二。”徐階突然住了嘴,拿起毛筆在硯池裏蘸了蘸。

  張居正拿起墨錠緩緩磨墨,偷眼看著徐階持筆一揮而就,突然後退兩步,躬身下拜,“嶽父提攜之恩,小婿此生不忘。”

  之前口稱“師相”,如今口稱“嶽父”,徐階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隻這份心思,實在不弱於人。

  當夜,這封回信送到了嚴府。

  “興都?”嚴嵩瞄了眼放下,“何意?”

  強聞博記的嚴世蕃立即解釋道“華亭必然指的是《興都誌》。”

  所謂的興都其實就是嘉靖帝的出生地安陸州鍾祥縣,正德十六年,嘉靖帝入京登基,後將安陸州改為承天府,又將鍾祥改為興都。

  修史向來是翰林官被提拔轉入詹事府的捷徑,修《興都誌》更是一條通天大道,早在嘉靖二十年,《興都誌》便已成書,但嘉靖帝並不滿意。

  嚴世蕃琢磨了下,“怕是給他那女婿鋪路?”

  嚴嵩歎了口氣,“如若重修《興都誌》,為父、華亭必為總裁官,難道他徐華亭不能將張叔大塞進去做個纂修?”

  看兒子還沒反應過來,嚴嵩厲聲道“華亭意指東宮!”

  嚴世蕃一個激靈,猛地跳了起來,“不錯,張叔大是想入裕王府!”

  張居正本為日講官,給裕王講學已有近三年了,如若再重修《興都誌》,一旦裕王府講官出缺,毫無疑問能立即補上。

  這就是徐階提出的條件,你嚴分宜想要閩贛總督,可以,但我女婿張居正得入裕王府為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