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分贓(續)
作者:狂風徐徐      更新:2020-09-01 15:12      字數:2831
  如今初春,溫度適宜,即使有淅淅瀝瀝的毫毛細雨飄落,營地裏操練依舊不斷,時不時有士卒偏頭看向外間被教習大罵。

  倍磊鎮外,四五棵巨大的槐樹連在一起,有鋪天蓋地之勢,錢淵、戚繼光、戚繼美、趙大河一行人就在這兒暫時歇腳,順便談談分贓。

  沒了外人,戚繼光看看錢淵臉色,埋怨道:“展才,寧波乃是重鎮,不過三千多兵丁,實在不夠用。”

  “誰讓你來的這麽遲。”錢淵兩眼一翻,“你訓斥繼美,和罵我有什麽區別?”

  一旁的戚繼美連連點頭,今天他是受了一肚子氣,如今有錢淵撐腰也敢說話了,“最先募兵兩千,之後主動投軍的人數不勝數,才再募一千。”

  最先募來的兵丁往往都是敢戰的,主動投軍的那就更不用說了,義烏一縣人口不算少,但前兩年已經陸續募兵四千,吳惟忠、陳大成到現在也不過募兵千餘,更何況戚家軍選兵的標準那般苛刻。

  也就是說,義烏縣人口資源已經到頭了,而這一次募來的兵丁大部分都在戚繼美手裏,這是戚繼光難以忍受的,營地不過是個借口而已,戚繼光試圖從弟弟手裏分一杯羹。

  對戚繼光來說,建功立業是他畢生所願,要達到目的,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是他最大的憑仗。

  “可以考慮。”錢淵短時間思索後答道:“兩軍合練,但元敬兄練兵還是半年?”

  “大戰在即,三個月。”戚繼光心裏惴惴不安,他提出兩軍新兵並在一處訓練,一共四千多新兵,最後對半分。

  這個主意是戚繼光今早剛剛抵達義烏就提出的,但錢淵當時正在氣頭上,一口回絕……現在想想,戚繼美畢竟經驗缺乏,而戚繼光是曆史上出了名能練兵的名將。

  “台州兵少,一個月,三月十日之前,繼美先行挑選兩千兵丁啟程。”錢淵揮手道:“軍械、裝備都先行挑選,不足之處向總督府行文。”

  戚繼光咬咬牙應了下來……之前兩年他募兵練軍,上陣殺倭,期間錢淵都在背後支撐,現在升任浙江副總兵,錢淵卻隱隱有點不聞不問的意思。

  說起來戚繼光也挺倒黴的,他來了浙江就和錢淵拉上關係,以至於屠大山、張經、楊宜、胡宗憲都對他頗為冷淡,和俞大猷不同,戚繼光軍中根基太淺,他人都將其視為錢淵的人……特別是在去年末錢淵以浙江巡按再度南下之後。

  “樓楠留給你,畢竟是你舊交。”錢淵看了眼不遠處來投軍的兩百餘漢子,“但馮子明留下。”

  兩刻鍾前,錢淵試圖將樓楠拉到台州的時候,眾人尷尬之時,隨樓楠一同前來的義烏喬亭人馮子明拜倒在地,聲稱願去台州。

  之後,錢淵和戚繼光細細盤問才知道,馮子明也堪稱文武雙全,在本地頗具名氣,曾率鄉人幾度擊退來義烏搶劫礦產的麗水人,帶來的兩百多青壯都是礦工出身。

  戚繼光立即動了心思……而錢淵就更不用說了,他隱隱記得,戚繼光原時空就是因為此事在義烏募兵組建戚家軍。

  的確如此,曆史上,馮子明求見胡宗憲請求隨軍殺倭,後被撥給戚繼光,他建議在義烏募兵編練新軍,這就是戚家軍的由來。

  “樓大有在寧波,樓楠留在台州,兩兄弟以殺倭一較高下,日後必為美談。”戚繼光笑吟吟道:“還是留在台州吧,馮子明跟我去寧波好了。”

  錢淵定定看著戚繼光的雙眼,好一會兒才點點頭,“不過,傳聞寧波新製火炮?”

  戚繼光立即狠狠瞪了眼弟弟,才說:“鳥銃雖準而力小,難禦大隊,佛朗機難於杠行,去年有工匠提議新製火炮,直到今年試射功成。”

  錢淵來了精神,細細盤問,才知道這是戚繼光新研製的一種火炮,長約兩尺到三尺,重達三十四斤,由熟鐵製成,每次用火藥七八兩,可發射五錢重的鉛彈或小石子一百枚。

  戚繼光說著說著眉飛色舞起來,旁邊的吳惟忠讚此是大器,但錢淵心裏琢磨了下,也就是輕型火炮,主要靠散彈殺敵阻敵,不知道效果如何。

  “以防要路大勢衝突之寇,取名虎蹲炮……”

  聽到這,錢淵眉頭一揚,虎蹲炮……似乎聽說過。

  “現在有多少?”

  戚繼光咽了口唾沫,看看左右,其餘人包括趙大河紛紛避開,隻留下戚繼光和錢淵兩人。

  “以舊有火炮改建,完工五具。”戚繼光輕聲道:“工匠不夠,而且用的都是熟鐵,需要從福建、廣州、北直隸調撥。”

  錢淵往外側又走了幾步,壓低聲音道:“今日元敬兄頗有不滿,覺得錢某人刻意刁難?”

  “哪裏的話,募兵一事是我拖延太久,之前趙知縣也不知繼美被調任台州,還以為跟著我去了寧波。”

  “今年大戰,徐海必不會選蘇鬆、嘉興,很可能目標是寧紹台三地。”錢淵突然換了個話題,“那麽,元敬兄必為主將,紹興劉顯,台州盧斌均隻能為副。”

  看戚繼光還沒聽懂,錢淵歎道:“這時候不上書總督府要工匠,要軍械,要銀子,要鐵料,你還想等到什麽時候?”

  戚繼光一個激靈,心思急轉,一個多月來的鬱悶一掃而空,頓足道:“的確如此!”

  如果徐海以寧紹台為主戰場,戚繼光首當其衝,論實力他居首,其次是參將劉顯,他是胡宗憲的嫡係,最次是盧斌。

  所以年前年後,錢淵的力氣都用在了盧斌的身上,戚繼光為此頗為不滿,要知道之前錢淵為其打理後勤,即使在京中,也曾幾次去信給吳百朋、胡宗憲、唐順之、譚綸。

  現在戚繼光懂了,自己缺什麽,應該向總督府要。

  這是思維慣性模式中的死點,之前錢淵為戚繼光考慮的太周到了,以至於戚繼光有什麽要求都是直接聯係錢淵,比如在義烏募兵,錢淵為其聯係義烏人吳百朋,曾經的義烏知縣汪道昆,後來還特地去信給同年新任義烏知縣趙大河。

  錢淵有時候也在想,自己將資源用在盧斌身上,戚繼光卻會不滿,這算不上升米恩鬥米仇?

  戚繼光鄭重其事的行禮道:“是戚某想的差了。”

  “無所謂,隻要將馮子明留下就行。”錢淵看看天色,春雨已歇,卻還是烏雲密布,恰如自己如今的心情。

  “我明日啟程回台州,練兵一事就交給你。”錢淵不管戚繼光的反對聲,徑直道:“今年大戰,必殺徐海……我可是在京中作了保的!”

  “必殺徐海?”

  錢淵正要回鎮子,又停步問:“寧波尚存戰艦幾艘?”

  “福船三,沙船十二,再加艨艟、海蒼約莫十。”

  錢淵沉吟片刻,低聲囑咐道:“保住象山港。”

  戚繼光立即點點頭,象山港一頭通往定海後所、舟山群島,另一頭通往台州府的寧海縣,如果從寧波調兵南下,這是最快捷的一條路。

  這兩個月來,錢淵和父兄也有幾次通信,來往的都是錢家護衛,送來的也都是以編碼寫就的密信。

  徐海的確會選擇寧紹台為主攻方向,但具體選擇哪裏,即使錢銳身為謀主也不知曉。

  如果徐海選紹興、寧波,錢淵倒是不擔心,畢竟徐海麾下頂多出兵五六千人,有戚繼光在,堂堂正正對敵應該不會吃虧,等到汪直斷其後路就能從容擒殺。

  所以,錢淵怕的是,徐海選擇台州,紹興府海岸線不長,寧波府雖然東南、東北都臨海,但麵積不大,來往調兵方便的很。

  唯獨台州府形狀狹長,近乎是兩個寧波府大小,東麵臨海,倭寇能選擇的登陸地點太多,如果徐海選擇台州為目標,錢淵真怕譚綸、盧斌撐不住。

  如今的局麵和曆史上的東南抗倭已經完全不同了,下一步徐海究竟會怎麽做,錢淵也無從猜測,所以,他需要立即回台州,去黃岩縣,親自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