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歸途與抓捕【三】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0-02-29 08:28      字數:2755
  第八十二章歸途與抓捕三

  侍立的家丁和那萬姓大漢渾身一震,都恭謹行禮後慢慢退出房間,由此可見李管家的主子延長張縣丞何等殘暴,僅僅提起他的名字,就讓手下人噤若寒蟬,再也不敢說一句反對的話語。

  李管家的房間外麵某隱蔽處,田五長出一口氣,這他媽監聽的飯碗也不好端啊,聽這些人的口氣,平時也沒少幹殺人越貨的事情,和殺人劫道的慣匪也沒有什麽區別?這讓田五對此次行動十分小心謹慎。

  第二天中午時分,解老爺子的家中來了一夥不速之客,人數也不甚多,也就隻有七八個人,領頭的正是李管家,萬姓魁梧大漢陪伴著他,一起進入解家客廳,好像在保護李管家似的,其餘的人都留在外麵等候,雖然看起來這夥人是來者不善,但畢竟來者是客,解老爺子還是以禮相待,令兒媳們奉上茶水招待客人。

  解老爺子如今也翻蓋了房屋,並單留出一間作為祭祀祖先的祭房,又留出一間作為招待客人的客廳,雖然隻是磚瓦結構的普通農家房間,但房內也刷過白灰,倒也顯得幹淨光亮,李管家雖然對此不屑一顧,也不得不讚歎解家確實和別的農戶不一樣,看來這次任務也不是那麽好完成。

  李管家隻是謊說自己姓李,是個行商的大商人,看到宜川縣城內有熏染的棉布售賣,幾經打探才知道是解家工坊的產品,於是就前來拜訪解老爺子,想高價購買解家的染布配方,解老爺子這時也知道對方果然來者不善,便向一旁的老伴使了一個眼色,解老太太就走出家門來到大兒子家中,叫大兒子趕快去叫人,看樣子這些訪客不懷好意。

  客房內李管家見解老爺子隻是推脫,解家並沒有什麽染料配方,是不是李管家看錯了用來搪塞,就微微一笑揭破解老爺子的謊言:‘‘解老太公不必推脫,你們村子的村民從工坊內出來,滿手滿身都是顏料,而且顏色還一天和一天不一樣,工坊內不是染布工坊又是什麽?我們也探查到宜川縣眾商鋪掌櫃,從你們工坊取走染好的布匹,真人麵前何必巧言蠱惑,解老太公還是說出合理的價格成交為好,不然、、、、、’’

  ‘‘不然怎麽樣?你還想強取豪奪嗎?告訴你外地人,解家也不是好欺負的,你們快快離開解家,我們不歡迎你們這樣的客人。’’解五一身遍布五顏六色的顏料,顯得有些奇模怪樣,從外麵大步走了進來,他身後解家四兄弟緊緊跟隨,還有解淳的五位姑父,和解勝等解氏族人及解淳的表兄弟們,密密麻麻有幾十號人,都是正當壯年的漢子和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壯小夥,齊刷刷氣憤的瞪著李管家等眾人。

  李管家一看頓時懵圈了,聽他們對解老爺子的稱呼,這都是解老爺子的嫡係子孫和親戚,麵對如此眾多的青壯大漢,自己帶來的七八個人,別說能打贏對方,就連能不能順利脫身逃逸都成問題,這可是在宜川縣境內,真的驚動官府插手的話,李管家一夥也沒有多大的優越性。

  當下他一把拉住想動手的萬姓漢子,向解老爺子拱手行禮,大聲責問道:‘‘解太公買賣不成仁義在,你即使不願意出售染布配方,此事就算我沒有說過,怎麽還想恃眾欺寡嗎?’’

  解老爺子卻不吃他這一套,冷冷一笑大聲回答:‘‘我解家根本就沒有什麽染料配方,尊客們想嚇唬老夫,兒孫們隻不過回來幫老夫助威而已。’’

  李管家見事不可為,再留下去也沒有什麽意思,就帶著手下灰溜溜出了趙家溝村,不久後他們來到一處偏僻處,此時天已經快進入冬季,路旁的野草也早已從碧綠變成微黃,在秋末冬初的寒風中簌簌發抖。

  李管家四下望望確定沒有外人,恨恨的一跺腳罵道:‘‘姓解的老匹夫,你執意自尋死路,就別怪老夫對你不客氣。萬兄你今晚備齊家夥,咱們晚上動手搶劫解家之人,讓他們乖乖交出染料配方,不過你們要牢牢記住,不到迫不得已別殺人,這解家的小子可不是尋常之人,咱們不到萬不得已,應避免與他結成死敵。’’

  昨晚那多嘴的家丁又犯了毛病,性急的上前出謀獻計:‘‘李管家你說搶掠那個小崽子,小的立刻換裝去搶,就是兩個小崽子也不在話下,小的一定給您搶掠回來。’’

  正惱羞成怒心中窩著一團火的李管家,氣得臉色發青,狠狠地一巴掌摑在多嘴家丁的臉上,口中還大罵道:‘‘蠢貨,難道你還想綁紅票勒索贖金不成?不是給你說過嗎?綁小崽子無用。按照家族慣例,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的規矩,這秘方肯定是掌握在解老頭的大兒子手中,可惜剛才的場景實在太亂,沒有認清楚解家老大的麵容。現在隻有綁走解老頭這條路可走,既然是祖傳秘方,自然是由他傳給下一代,我們便綁走解老頭仔細拷打逼問,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還不好應對嗎?這解家看著人挺多,卻早已經分家另過,解老頭的住處隻有他們老夫妻兩個,咱們晚上行事,到時候還不手到擒來。現在都回客房休息,若有誰敢中途離開,以叛逆罪名處死。’’

  看著李管家瞪著血紅的眼睛,好像一個賭輸後的賭棍一樣,在做最後一搏的瘋狂神態,眾家丁和萬姓大漢隻得點點頭,跟隨著李管家回客店休息,靜待晚上的綁票行動。

  他們一夥人離開後不久,道路溝邊的一叢微黃草叢微微一動,過了一會兒,一名錦衣衛從草叢中爬了出來,他對著李管家一行人的背影,‘呸’的啐了一口濃痰,又費力地將自己身上用來偽裝的幹黃草把脫掉,然後從另一個方向轉回客店,向代理試小旗田五匯報這裏的情況。

  宜川縣的夜晚氣溫已經降至零度,也已經出現微微凍霜,即便李管家等人是延安府本地人氏,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也一個個凍得簌簌發抖,不得不將行動提前到夜晚九點左右,好在沙鬥鎮隻是個集鎮,大明此刻又承平日久,晚上除了更夫以外,根本就沒有什麽人。

  連李管家在內一共八個人,隻有萬姓大漢有一把稍長些的砍刀,其他家丁人手一根早已準備好的粗木棍,每人懷中還揣著一把匕首;明時治安良好,對武器管製嚴格,在民間除秀才等有功名的人,準許佩戴寶劍外,其他人不得攜帶製式武器,現在又是弘治時期,正是大明中興之時,對治安管理的更加嚴格,獵戶的獵弓都要上報官府,可不是弱宋時期,常常有占山為王的匪寇。

  李管家看著眾人和他一樣蒙上麵巾後,就揮揮手下令手下家丁迅速行動,他們順利來到解老爺子家附近,也沒有驚動趙家溝村中的看家狗,整個村莊寂靜的令人心中發怵,李管家都是在府中幫張縣丞出出壞主意,哪裏見識過這種陣勢,不由自主唬嚇得手腳有些發軟,若不是身有重任在肩,他早已經調轉身子返回客店。

  萬姓大漢長年闖蕩江湖,見到此種情況也有些奇怪,難道這趙家溝村民竟然窮的養不起看家狗,不對啊,白天看到他們也吃的不錯,穿著雖然有些簡陋,但也整潔幹淨,這樣的村子怎麽會沒有看家狗呢?但現在箭在弦上,也由不得他們不得不發,難道讓他們八個人空著手去見張縣丞老爺,那可是位吃人不吐骨頭的狠毒之人,能輕易放過他們不加以處置。

  萬姓大漢用手拉拉李管家的袖子,低聲叮囑他小心:‘‘一會兒若有變故,務必跟緊我,緊隨在我的左右,若是有危險之時,就跟隨著我殺出去,千萬別出聲喊叫,否則事情若是敗露,你想想老爺能放過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