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邊城之戰(一)上加一更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0-05-03 06:19      字數:2267
  哈力奇一向極為囂張,一直跋扈自恣,如何能忍受如此大的侮辱,與兩個部落族長大吵大鬧起來,三人就此不歡而散。

  兩個部落族長合兵一起駐紮在西側,單獨立下一座大營,合兵一起共有四千餘眾,根本不畏懼哈力奇與他們反目成仇,從那日起,他們就不出兵參加攻打城池。

  現在三族聯兵如同三國鼎立一樣,兩方弱者聯合在一起,根本不畏懼哈力奇借機發泄怒火,或出兵馬與之相鬥,兩方成為互相提防狀態。

  哈力奇大怒之下,率自方的士兵族民攻打邊城,卻屢次損傷累累,始終一無所獲,最後也被迫放棄攻城,每天以酒澆愁,頓足於邊城之下。

  三族聯兵都停止攻城,暫時在城外圍困,卻不知道明朝援軍已經來到邊城,大同總兵官薑漢率五千步騎,與大皇子朱厚照及英國公相會於邊城內。

  聽到守城將領稟報,哈蔓部落己經與其他兩個部落分寨而居,雙方大有勢成水火之意,三族損傷近千人,已經停止攻城數曰。

  隨軍而來的監軍解淳聽到此處不禁微露笑意,一招鮮,吃遍天下也不怕,暗罵這個哈力奇真是豬腦子。

  蒙古小王子當初擁兵數萬,便是敗在勞軍頓足於堅城之下,以至於全軍覆沒,而且還搭上自己的性命。

  這個哈力奇東拚西湊才一萬人,就敢與大明朝廷決戰於邊城,真是無腦者足可畏,一廂情願自尋死路矣。

  大皇子朱厚照和英國公張睿互相對視一眼,對出此計謀者解淳佷是佩服,大皇子朱厚照的眼中,卻流露出一絲對解淳有所忌憚的神色。

  解淳遠在京城,便設下此等計謀,不但讓薑漢等人設法吸引住哈力奇,還能推算出哈力奇會招集盟友,留戀在邊城不去。

  這真可謂是‘運籌帷幄於千裏之外,料敵如先決勝於旦夕之間。’,此人年紀不到而立之年,卻文武全才又極得民心。

  怪不得臨出京師時,父皇一再叮囑不可放軍權與解淳,看來父皇也極為忌憚解淳,卻愛惜其才,不忍心棄之不用。

  這次定能一舉圍殲哈蔓部落反叛勢力,可笑哈力奇還在自我得意洋洋。

  渾不知其和部落將灰飛煙滅,成為大明軍隊進攻草原蒙古部落的借口,猶自不知死活的成天飲酒作樂。

  此時的朱厚照年僅十五歲,正是年少輕狂,一心闖蕩的叛逆時期,身處兩軍疆場決戰之地,情不自禁對征戰沙場極為向往。

  由於解淳的強勢加入,已經將大明的曆史,改變得麵目全非,也間接改變朱厚照的生長軌跡。

  原本曆史上的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獨子,父皇又沒有納其他的妃嬪,可謂是萬裏良田的一棵獨苗苗。

  弘治皇帝和張皇後夫妻倆,對他百般溺愛,致使他的脾性乖張,有一股紈絝子弟的習性,做什麽事情都是率性而為。

  什麽豹房玩樂,什麽率兵征討叛軍,據說還在兩軍陣前,曾經斬殺一異族小兵,任用正德八惡內侍,自己封賜自己為大將軍,……等等,一一不勝枚舉。

  朱厚照登基為帝十六年,大錯沒有,荒唐事沒少辦,被大明臣民厭惡之,死後得了武宗並不太好的諡號。

  現在卻大不相同,不但他的親生弟弟朱厚燁並未夭亡,反而健康的尚在人間,母親張皇後繼龍風雙胞胎後,又相繼產下三子和四子。

  而且弘治皇帝也一改曆史上純情帝王之態,納娶的妃嬪也都有子嗣,使得朱厚照小小年紀,便懂得壓抑自己的本性。

  不但努力讀書學習文化,而且還練有一身不錯的武藝,並且在宮中內侍薰陶下,學會了一套隱忍自己心事的本領。

  他努力討好自己的父皇,希冀早日能被封為太子,日後好順利登基為帝,接過大明帝王的尊貴皇位。

  可惜弘治皇帝的身體硬朗健壯,又正值中年四旬不惑的黃金歲月,如何會想起身後之事,太子之位仍然懸而未決。

  哈力奇驚訝的發現久已關閉的邊城城門大開,一隊隊大明士兵依次走出城門,手持火銃排成一排排整齊的隊列。

  中陣還有黑乎乎的火炮對著自方,以及戰車馱載的巨弩,也裝填完畢直指自方,左右兩翼還有六七千的騎兵隊伍,粗略計算有近一萬五千多人。

  哈力奇此時若再不知道自己上了明軍守城將領的大當,那他就真的是頭蠢豬,十足的愚不可及。

  這支部隊裝備精良,一定是大明朝廷的精銳部隊,看來對方先前是故意示弱,引誘自方軍隊頓足於城下,是存了圍而殲之的謀算。

  但此時再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此刻箭在弦上引而待發,兩軍對恃期間,若蒙古軍隊首先撤退,將自己的後背暴露於明軍騎兵,無異於自尋死路。

  一定會遭到明朝騎兵的追殺,而且蒙古軍隊的建製被打散,無疑於是場顯而易見的大潰敗,而且正中明軍下懷,分批次的殲滅蒙古三個部族。

  哈力奇當下和另兩位族長商議:“兩位也已經看清楚對方的意圖,決不會輕易放過我們。對於做明軍的俘虜,我可不想嚐試。”

  “如今合作而戰還有一線生機,分散潰逃無異於自投死路,兩位可願與我哈蔓部落一起,

  和明軍一決高下。”

  哈力奇大聲喊出自己的心聲:“勝負在天不由你我主掌,我卻不願做別人的麾下走狗,終生任由他人肄意驅逐。”

  兩位族長現在是後悔莫及,早知有今日如此的局麵,當初兩部族就該合兵一起,相伴離開一走了之。

  如今和大明已經勢成水火,即便他們率領部眾投奔大明官兵,下場也不會太好,隻得默默點頭同意下來。

  哈力奈縱馬來到自方陣列前,大聲向手下將士們鼓氣加油:“勇士們,跟隨本族長與明軍一決生死。我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決不能玷汙了先祖的威名。”

  “勇猛殺敵者重加賞賜,斬殺明軍將領者,賞銀千兩封千戶長。殺啊!殺敗明軍這些軟腳蝦,重耀我大元朝的光輝榮耀。”

  哈力奇的手下將士,在蒙明邊境,一向燒殺搶掠,不知犯下了多少罪惡,也知道他們若下馬投降,一定不會有好下場。

  即便明軍將士饒了他們的性命,想必經過責罰拷打,還要流放戍守邊彊,準能要走他們的半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