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奉旨還鄉(二)上加一更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0-04-29 06:09      字數:2170
  解淳這次回鄉隻有解興和解旺作護衛,人手實在太單薄,他又從穆正居住的城南新村,雇傭十幾個精壯村民隨行。

  這樣以來便有近百人,又有孩子隨行,行程自然不快,好在皇上也沒規定時間,解淳等人強自按壓住思鄉之苦,慢悠悠的一路緩行。

  路途中也極為平安,經過一番跋涉後,已是渡過黃河,進入宜川境內,解禮控製不住思念子孫之苦,早早帶著幾個精壯族人,在黃河渡口迎接。

  見到兩個兒子,解禮頓時驚喜得淚如雨下,解淳等人忙跑過來,一一拜見問好,解禮抹了把淚水,和兩個兒子有說有笑的返回解家村。

  解福老爺子早早在家中等候多時,見兩個有出息的孫子同時回來,自然喜出望外,解淳等人一一拜見長輩,很是浪費了不少時辰。

  王氏抱著兩個兒子邊哭邊罵,嫌兩個兒子太狠心,一去京師就不知道回來,非得讓老娘寫信催促,你們才舍得回家。

  解淳和解儉兩個人互相打量一下,心說還是母親牛啊!認為是她催促回來的,這次不是皇上開恩,還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呢?

  王氏哭罵一番出足氣後,就不再理會之前還視若珍寶的兩個兒子,而是把幾個孫子和一個孫女抱在懷中親昵。

  一邊親熱,一邊問道:“乖孫,還認識奶奶不?這一下又是好幾年不見,以前才會跑的孫子,孫女,轉眼間都七、八歲了,跟奶奶都有些生份了。”

  解禮見媳婦又哭又笑,鬧得太不像話,自己又震不住她,若讓兒媳及孫子們看到自己怕老婆,他的這張老臉也沒地放了,就出麵打岔,讓解淳說說具體回鄉事宜。

  當解淳拿出聖旨,說是奉旨還鄉,負責調查農用三寶的事項後,王氏才勉強笑出聲來,不住口地誇讚皇上會辦事,讓她的兩個兒子能在家鄉,多呆上一段時間。

  歇息一天後,解淳要先去拜訪劉習老夫子,當劉師母得知解儉答應和劉家聯姻時,雖說隻是平妻,劉師母也極為高興。

  還將她早已內訂好的自家侄孫女畫像拿出來,讓解淳帶給解儉觀看一下,兩者之間多多少少有些印象。

  解淳毫不顧忌明時的規矩,借機會偷偷打開一看,是明朝時期流行的完全不成比例畫像,根本看不出人物的醜俊。

  就讓自己拿這種畫像讓二弟相看,儉弟哪裏能看出個子醜寅卯,便有些為難的望望劉習老夫子,口中卻不曾言語一聲。

  劉習也知曉解淳的難處,這解儉現在己經是新科狀元,又是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的官職,人也長得英俊不凡,而且年僅二十二歲,正是年少俊彥,惹人愛慕。

  如今又有官職在身,想必與他聯姻者眾多,解淳能顧念舊情,給自己的經師保留情麵,讓劉師母的侄孫女嫁與解儉為平妻,已是孰為不易。

  若不讓解儉在婚前相看一番,如村中的農夫一般盲婚啞嫁,若婚後兩人感情不和睦,豈不讓解淳在中間左右為難。

  劉習根本不與老妻商議,自作主張許下諾言:“子厚,明天你帶子約來家中作客,我有些事情與你二人商議。至於婚約之事,以後再作商議如何?”

  解淳見老師如此通情達理,高興地下拜致謝,雙方又敘談一陣後,解淳告辭去往宜川縣城。

  他還要拜訪姑姑和劉易一家,之後又要去仁義鄉,拜訪李嵩及恩師的義子,這些人情交往是免不得的禮節,也是增進雙方感情的紐帶。

  劉師母見解淳走遠後,伸手一把扯住劉習的花白長須,恨恨的威脅道:“你這老兒好生無禮,竟然敢壞我的好事,今天我定與你沒完沒了,你不說出個子醜寅卯,我與你勢不罷休。”

  劉習疼得直咧嘴,好不容易才讓自己的花日胡須,脫離掉老妻的魔掌,他有些生氣的嗬斥老妻:“你這婆娘好生無禮,竟敢如此刁蠻,成何體統。”

  “你也不多加考慮一番,還想著按愚夫村姑般盲娶啞嫁。就說解儉正妻那邊,人家的爺爺當時是延安府正四品知府,還讓解儉和他的孫女相看後才訂親。”

  劉習見老妻不再拉扯自己的胡須,神情間也不再那麽生氣,就繼續勸說她:“娘子,就憑你家侄子的家世,能與解儉聯姻,無外乎是淳兒念在你我的情份上,才爽快應允下來。”

  “你難道讓侄孫女嫁過去後,備受冷遇孤單,成天悶悶不樂,縱使穿金戴銀也不會開心。我也曾見過那女娃,無論相貌才學都相當不錯,所以當初你提議聯姻,我才舍棄老臉幫助你,就為了和解家親上加親,以後好澤及後人。”

  劉師母這時才明白其中的緣由,怪不得當初解淳有些難為情,後來又親口答應自己,一旦解儉科場得第,便與自家的親戚聯姻,這都是老頭子的功勞。

  劉習看到老妻有些羞愧,老夫老妻哪有那麽多計較,便不等老妻發問,就提前為她支招:“娘子,明天讓你家侄媳和女孩一起來咱家做客,先暗中相看解儉,若是有好感,再讓兩個人見麵交談。”

  “若他們二人情投意合,再當場訂下婚約。這樣以來他們婚後也能夫唱婦隨,合合美美,成就一樁好姻緣。你也算做了一樁好媒,讓侄兒們念你一輩子的好。”

  劉師母直喜得笑不攏嘴,伸出左手撫摸著劉習的手背,用右手為他整理潦亂的胡須,還鄭重向丈夫賠禮道賺:“夫君,都怪我脾氣不好,沒弄明白其中的緣由,便向夫君發火,委屈夫君了。”

  劉習好氣又好笑得望著老妻,伸頭向外麵張望,看看是否有人過來,口中還不停的叮囑老妻:“娘子,你別這樣,讓孩子們看到不好,實在有失斯文。”

  “你快讓人去通知侄兒,要不然讓她們娘倆今晚便過來居住。免得明天慌慌張張,打扮得不夠漂亮。”

  “這可是難得的好姻緣,若老夫意料不錯,此事十有八九必成。解儉可是對淳兒極為敬服,輕易不會違背淳兒的意願。”,劉習為堅定老妻的信心,又出言為她鼓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