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金屬冶煉研究所
作者:老驢拽      更新:2020-07-19 21:27      字數:2183
  暫且不提汪宏跟粉絲大吹特吹他的經驗和想法,另一邊,現實世界中,星海科技集團也正進行著設備升級的改造工作,研發部的計劃表都排到兩年後了,而星海世界這邊,等三個月後遊戲正式上線以後,超算那時候需要承擔的將是現如今幾千倍。

  到時候,還讓超算客串遊戲服務器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所以,楚現決定建設一個遊戲服務器群組,專門用來運營星海世界這款遊戲。另外,石芯聯盟那邊已經把星海科技集團定製的石墨烯超級計算機送來了,計算機等這些電子產品,從買了開始就一直在貶值。

  根據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雖然從2013年年底開始,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之後的時間裏晶體管數量密度更是預計隻會每三年翻一番。今年已經是2021年了,這一預估顯然是正確的,這也表示摩爾定律已經逐漸不適用於如今這個世界的發展了。

  但是,因為石墨烯芯片的出現,對於摩爾定律來說是一次新生,這意味著,在傳統矽芯片領域指導著IC製程技術以一直線的方式向前推展,使得IC產品能持續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增加功能的摩爾定律將繼續在全新的石墨烯芯片領域繼續起到值得作用。

  說這麽多,其實就是星海科技集團高層一致認為,就算現在的超級計算機還夠用,但也不能把石墨烯超級計算機閑置在倉庫裏,不和把幾個億的人民幣放在自家倉庫存著沒什麽區別,大家好歹也是社會精英人士,自然不會幹這麽傻逼的事情。

  最後他們決定,把公司的空閑的另一層改造成機房,用來安置石墨烯超級計算機,到時候他們星海科技集團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擁有兩台超級計算機的公司了。

  至於運算資源用不完?沒關係,對於星海科技集團來說,用超級計算機來計算公司財務,遊戲人物設計,場景渲染等也不是不可以的,星海科技集團的高層們也是想開了,反正浪費已經不可阻止了,既然這樣,隻要是公司所屬的部門或者子公司等,隻要有運算等的需求,都可以申請權限使用一定時間的超級計算機。

  為此,他們已經跟老板商量好了,特意增加了一個全新的計算機權限,員工隻需要在有網絡的地方,聯係公司的人工智能墨子,就那個申請使用超級計算機,而審核什麽的,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因為墨子也隻是檢查你的身份是不是屬於星海科技集團的在職員工而已。畢竟除了研發部門和遊戲開發部門,其他的部門加起來都沒有上麵兩個部門一半的運算需求。

  至於還剩下的星海科技集團自己內部消化不了的運算資源,就隻能選擇對外出售了,不過這也是一般擁有超級計算機的單位或組織的一種對超級計算機的使用方式。

  畢竟超級計算機一般一旦啟動了就不會再關閉,超級計算機他不同於家用計算機,他是由幾十上百萬各種電子元器件一起組合而成的,而每次啟動的電流衝擊就可能對其造成損害。

  雖然生活中不常見,但家用計算機也不是沒有因此而損害的情況,更何況比家用計算機複雜了無數倍的超級計算機,雖然它的性能遠遠超過家用計算機,但也因此,它出現問題的幾率,也要比一般的家用計算機高出無數倍。

  更何況每一台超級計算機都是由無數資源整合而換取而來的,不提擔心他損壞的問題,不說100%,起碼利用率也要大於80%以上,才對得上它的價格。

  畢竟,把它閑置在那,隻要是這個稍微懂點計算機的人都不能夠忍,超級計算機可不隻隻是一堆電子設備而已,他還要相對應的配套設施,散熱啊,供電啊,專網專線啊等等。而與之對應的,則是一套相匹配的管理係統。這些加起來,又是一大筆的錢。所以,超級計算機的天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星海科技集團也是趁此特意宣傳了一波,用星海科技集團擁有兩台世界領先水平的超級計算機作為買點,吸引那些真正的有實力的科研工作者們來星海科技集團工作。

  正常情況下,這些人都沒有後顧之憂,孩子上學,撫養老人等,他們所在的公司或者單位都會幫他們解決。他們唯一需要做的或者說他們最關注的,就是他們的研究項目。

  但不管在哪兒,資源都是有限的,有得誌的自然也有不得誌的,而這些不得誌的科研工作人員,就是星海科技集團的主要目標。

  當然,並不是說他們不得誌就代表他們的水平不行,這隻能說是他們的研究項目在當下這個環境並不合適,畢竟他們所屬的研究機構還需要考慮研發成本,研發周期,以及未來成果回報等等。

  另外,馬振飛也趁此機會,拿出了楚現準備好的計劃書給幾個高層們看,這一看就看得他們幾個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特種金屬冶煉研究所!這可是屋底洞啊!

  這名字雖然聽著高大上,但其實就是研究基礎金屬材料的而已,而這,屬於基礎科學這一領域了,在這一領域,有幾點是公認的。

  第一,耗資大。

  第二,研發時間長。

  第三,不一定有結果。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研發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需要運氣好。

  你沒看錯,就是需要運氣,這看起來很變扭,在科學的世界裏說虛無縹緲的玄學,但關於這一點,在這一領域是達成了共識的。

  說白了,基礎科學就是不斷大量嚐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在恰當的時間裏,發生了湊巧的不可預知的反應,產生了與平時不一樣的結果,它可能轉瞬即逝,而你,正好湊巧的發現了這個過程,於是,再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把偶然變成必然,最後,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