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作者:老驢拽      更新:2020-06-29 13:11      字數:2151
  每天都有兩個班輪流對戰且不說,顧文玉的研發部門每天倒是忙的腳不沾地,畢竟,別以為他們隻是每天盯著屏幕看著雙方每個隊員產生的實時數據,

  他們還要每天在這海量的數據中尋找不正常的數據流,然後再修bug和優化一部分子係統。

  每天目不轉睛盯著每一條數據八小時,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更何況他們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星海科技集團董事長辦公室中,顧文玉正給楚現匯報工作。

  “老板,虛擬訓練係統已經研發的差不多了,而接下了的大規模軍團作戰在我們總部是不能進行的了,畢竟我們總部雖說也很大,但要同時容納幾十萬人的虛擬倉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個就需要我們直接在軍方購買安裝設備以後才能測試了。”

  楚現聞言有點驚訝,這速度,可比他預料的快了不少。

  “幹的不錯,顧部長,怎麽這次快了這麽多啊?”

  顧文玉笑道:

  “這還多虧了軍方承若的軍功章起了作用,我們還是小看了他們對軍功章的渴望的態度,根本就不需要我們過多的幹涉,他們態度積極主動不說,居然還要求加練,所以我們才能提前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既定計劃。”

  楚現愣了一下,然後說道:

  “看來我們還是小看了軍方對這套係統的重視程度,我都不知道他們竟然直接拿出軍功來作為獎勵,畢竟這對軍人來說,這意味著榮譽。

  哦,對了,怎麽這件事也沒看你跟我說啊?”

  顧文玉扶了扶額頭說道:

  “不是你自己說的嗎,你最近很忙,不是太重要的事情都不要跟你匯報,要麽研發完了,要麽遇到我解決不了的困難,否則不要來找你。”

  楚現聞言記起來了,他當時是真的要盯著一件事,所以就隨口打發了顧文玉,他尷尬道:

  “既然如此,就正式把第一代虛擬現實訓練係統交付給軍方吧,至於集團規模的作戰訓練係統雖說還沒有測試,但有現在的成果兜底,想來軍方也不會拒絕我們先購買安裝,然後再進行測試的請求的。

  好了,就這樣吧,這後續的事就交給我了處理了,你接下來準備把我們公司真正的無線電遠程傳輸技術資料整理出來吧,然後再製造幾個實驗品,到時候我有用。”

  沒錯,這段時間李建軍打電話給楚現說,國家方麵已經同意了在全國的各個電力交通幹道建設無線電傳輸網絡通道,至於楚現提到的發電技術,李建軍隱晦的告訴他,因為其中涉及的太多,中央也要考慮到影響,所以這件事在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有結果的。

  楚現明白李建軍說的是什麽,但即使是這樣,楚現仍然感到很高興,首先,星海科技集團也算是正式參與到國家電網的設計建造中了。

  然後,別看有些人一直拖著盟軍發電站的建立,但隨著電力傳輸能力的提升,現階段的發電站的發電量根本不能滿足隨著增長的電力需求,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到時候還要建新的發電站。

  以現在國內主流的火力發電站和核電站為例,都是要遠離居民區的,這也就給發電站的選址帶來了難題,對電力需求越來越高的都是發展的很不錯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周邊,你想找一塊地建火力發電站或者是核電站,都要被民眾噴死。

  火力發電站都不用提了,環境汙染十分嚴重,但凡有點遠見的人都不會同意,而j核電站,就算是你整個城市的人科普教育搞的比較好,對核電不會產生恐懼,但是,核電站的建造難度可高得多了。

  比如自然條件:

  1、有河流或海洋,可保證冷卻水的供應;

  2、地質災害發生率低,保障核電的安全;

  3、人員密集度小,主要考慮對象為核安全等一係列的問題。

  所以綜合比較下來,還是星海科技集團的發電站更有優勢,到時候國家也絕對會選擇星海科技集團的技術。

  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緣故,但是,隻要他們能多拖一天,他們就能多獲得一大筆利潤,因此,他們也沒想過要搞倒星海科技集團的發電站計劃,他們隻要盡可能的延遲這個時間的到來就好了。

  而楚現也不著急,他不過是想要自己的每一項技術都盡可能的運用在現實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星海科技集團的石墨烯材料生產線又擴大了幾倍,以供日益增長的需求,而與此同時,大眾也對石墨烯材料製作的產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說,帶有石墨烯字樣的就是民眾眼中的高級貨,又反過來帶動了銷量。

  而因此,眾多的商家也越發的想要和星海科技集團合作,畢竟,隻要有了星海科技集團的石墨烯材料,再加上自身產品不是太差,基本上都能夠大賣。

  但星海科技集團並沒有因此就大肆與大家合作,反而開始認真的挑選技術實力夠硬,產品質量高的企業合作,畢竟,從長遠的考慮來看,如果隨意與他們合作的話,短時間內的確是能夠讓星海科技集團大賺一筆。

  但到了後麵,市麵上充斥著各種質量不一的產品,石墨烯的口碑就變壞了,與那些平常的產品相比,就沒有了任何的優勢,而又因為石墨烯材料成本的關係,導致使用了石墨烯的產品價格都偏貴。最後的結果就會導致大量的商家都選擇離星海科技集團而去,到時候,反而是星海科技集團因此陷入了被動的局麵。

  雖說因此星海科技集團少賺了一筆錢,但總體來說,獲得的利潤並不低,畢竟,剩下的實力不錯的商家本來自身的業績就不差,對他們來說隻是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而已。

  有趣的是,M國的資本企業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其詞,但暗地裏也是不斷的向星海科技集團下訂單,兩家其實都心知肚明,但雙方都像是故意不認識對方一樣,畢竟,這對大家都沒有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