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稀有的文字庫修煉者
作者:西餘三日      更新:2020-08-03 09:32      字數:2295
  當大多數人在城裏城外奮戰的時候,也有些人沒有按照百益閣的安排,根據修為境界到達指定的位置準備作戰,他們選擇待在家中閉門不出,權當沒看到那份公告。

  他們這麽做,自然是認為海獸不會爬上高樓,他們可以高枕無憂。

  可是當海浪與海獸一起進城時,帶來的除了普通海獸,還有水陸兩棲海獸!

  現在那些待在房間內不願出門的人聽到外麵不停傳來的撞門聲,他們隻覺得自己的心跳加速,慌張極了。

  “早知道剛剛下樓跟著別人跑了,至少身邊不會隻有一個人,嘚嘚嘚嘚嘚……”

  他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種水陸兩棲的海獸數量太多了。

  假如有太多水陸兩棲的海獸同時攻擊青城各處建築的話,供能所的源氣補充肯定跟不上,那他們肯定要危險了啊!

  不過就在他們擔心不已的時候,外麵的敲門聲好像停了下來。

  取而代之的,是宛如金鐵交擊一般的劇烈打鬥聲。

  他們大喜過望,肯定是巡城衛來了!

  還好,還有巡城衛。

  ……

  在這場海獸潮中,青城之內有人浴血奮戰,有人躲在家裏瑟瑟發抖,也有些人看起來很閑的樣子,他們無所事事地坐在各處建築的樓頂上,正在用筆寫寫畫畫。

  這似乎是儒門之人。

  獸潮來襲,已經有部分儒門之人支援前線了,而他們要做的則是記錄戰場。

  在他們的旁邊,通常還有一個拿著一塊透明石頭舞動的人。

  這些人是各大戲閣的留光師,他們的任務同樣是記錄戰場,不過他們的記錄手段和儒門之人不太一樣,人家是快速使用文字記錄時間,他們則是靠捕光捉影。

  看起來似乎要先進許多。

  在他們身旁,還有戶籍司、交通司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他們一邊記錄一邊交流,哪兒有人戰績喜人,儒門的記錄者就會詢問戶籍司和交通司,那些是不是常駐本城的人,如果不是的話是什麽時候從哪裏來的。

  而在交通司和戶籍司的工作人員查出信息後,戲閣的留光師也會將這些信息記錄到光影信息中,看上去還是很方便的。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留光師記錄太多信息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必須要借助道具才能完成長時間、多信息的記錄,不像儒門記錄者一紙一筆即可輕鬆搞定。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些保護他們安全的人,防止海獸在背後攻擊他們。

  整個青城,城門附近的記錄者永遠是最多的,因為高境界高烈度的戰鬥都在這。

  而在城內,百益閣和七區附近的記錄者反而比待在一區和三區的多。

  即便一區和三區的戰鬥烈度更高,即便這兩處人獸雙方戰力也比內城更高。

  但是他們的記錄是有目的的,其一是為了宣傳,其二是為了演繹。

  所以,有時候低境界的頑強拚搏可比開源三四五層的戰鬥有記錄價值多了。

  特別是百益閣附近,這些韌境界的修煉者不僅是為了保命而戰鬥,他們更是為了保護百益閣中修為在一千源氣以下、甚至是為了保護那些還未築基的孩子。

  他們的這種行為,可以渲染成為了保護人族的下一代而無謂犧牲,即便境界極低年齡極也毫不猶豫地背起了自己的責任,簡直就是可歌可泣的代名詞,這樣的場景不多記錄一下怎麽行呢?

  雖然,七區的人是在保護百益閣附近的人,五區的人是在保護七區的人,三區的人是在保護五區的人,一區的人是在保護三區的人,城外的人又是在保護一區的人,但是青年有擔當明顯更適合宣傳。

  就在儒門記錄者和戲閣留光師觀察各處不斷記錄的時候,百益閣附近也有人注意到了蘇言和黃曉冰的存在,一個儒門記錄者指著蘇言和黃曉冰問了下他們的資料。

  戶籍司和交通司的人員查了一下,戶籍司這邊道“他們倆沒在我們的資料庫裏,興許是剛來青城不久,目前還沒有資格在這邊落戶的一對兩口。”

  交通司查詢完之後道“他們是六月初進的青城,從泉城來,十歲。”

  這兩人都十分年輕,查詢資料的時候竟然沒有翻看任何紙質資料。

  不知道的,或許還以為是交通司和戶籍司的工作人員有什麽增強記憶的法門,能夠把他們訓練得博聞強記,能夠輕易記下本城內所有饒信息。

  但在場的都知道,這兩位是如今還非常少見的《文字庫》修煉者,將戶籍司交通司的資料錄入識海文字庫中,不但能稍微強化他們對固定信息的記憶,更是可以隨時檢索信息,這是兩司發掘的文字庫新用法。

  這個操作,倒是和蘇言挖掘的文字庫修煉者發展路線不太相同。

  不過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文字庫》這門功法並非是一門雞肋的功法。

  至少,在戶籍司和交通司這類部門,這種功法還是很有用的。

  雖然在戰鬥上,它確實沒什麽用。

  聽到交通司查到蘇言兩饒信息後,儒門記錄者道“現在還是青城的人啊,我看那個女孩修煉的應該是五行真法,戰鬥之道開發得也不錯,要是能爭取到我們青城就好了,他們叫什麽名字?”

  “男的叫蘇言,女的叫黃曉冰。”交通司的人答到。

  儒門的記錄者一愣,他喃喃自語道“泉城來的蘇言,難道是……”

  他轉頭看向兩司的人,問道“你們聽過蘇言這個名字嗎?”

  兩位搖了搖頭,有些茫然。

  這個蘇言,很出名嗎?

  儒門記錄者有些無語“你們難道不看書不看報的嗎?選擇修煉文字庫這種看似雞肋的功法,我還以為你們會經常讀書看報,所以從就很有遠見呢……”

  兩司人員對視一眼,交通司那位苦哈哈地道“老哥啊,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平時要記憶、錄入文字庫的內容實在太多了,很多信息年年更新,加入交通司後,我幾乎都沒時間做別的事,光背司裏的資料了。”

  戶籍司的那位也是難受地點零頭表示讚同。

  儒門記錄者一邊坐在百益閣頂上記錄下麵的戰場,一邊對他們表示了理解與同情。

  戶籍司那位看了看下麵的蘇言,朝儒門記錄者問道“老哥,麻煩您分分心,給我們講講蘇言是怎麽回事吧,您為什麽覺得我們修煉了文字庫就應該知道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