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遙寄雁南書(中
作者:貓疲      更新:2021-01-30 03:57      字數:3233
  江陵城中,臨江的聆濤閣上,錚錚作響的琵琶聲蕩漾在迷蒙細碎的江上煙雨迷蒙之中。伴著琵琶聲聲還有嘶啞沉厚的和聲,在吟唱著開元盛世的名家張徽(張野狐)譜調,中唐詞人張祜所填詞的《雨霖鈴曲》:

  “雨霖鈴夜卻歸秦,

  猶是張徽一曲新。

  長說上皇垂淚教,

  月明南內更無人。”

  卻是最初源自開元天子(唐玄宗)在官軍收複長安而北還途中,有感一路戚雨瀝瀝,風雨吹打皇鑾的金鈴上,深悼念太真娘子乃作此曲;後來遂於望京樓命樂工張徽奏《雨霖鈴曲》,而不覺淒愴流涕。

  如今經由琵琶獨奏起來,自由一種“霜刀破竹無殘節”的淒冷徘惶;再有樓下那些經過訓練的伶人,時不時和聲調音唱起來,卻猶如“冰泉嗚咽流鶯澀”一般的悠揚動聽;而當琵琶唱聲兩相交錯之間,又清幽宛然惆悵得仿佛已經過了數百載,物是人非事事休、容顏不再憂思中的思懷。

  而作為唯一聽眾的周淮安,也在斜靠在張遝子上閉目養神式的欣然陶醉在期間;雖然他身為後世飽受聲色谘詢轟炸的現代人,但得益於那些不斷從古代發掘出來的網絡音樂,對於這種古典樂曲也有一定的欣賞能力。

  江陵作為天下煙花勝地之一的一大特色,就是盛產各色樂工令人之屬;其中又以琵琶樂師作為稱著一時,最盛時號稱城中百步之內必有聲樂,家家戶戶皆是繞梁。

  然而隨著江山破碎和天下塵囂遍地,這些原本用來粉飾和裝點太平之期的技藝,也隨著各種受眾的土壤萎縮而生計日艱;乃至困頓於貧寒與疾苦當中。

  畢竟,原本姑且偏安江陵一隅的時候,還有那些在醉生夢死之中以逃避現實的豪門大戶、富商縉紳和官宦人家,需要用這些技藝和尋歡作樂來麻醉和欺騙自己。

  但是義軍到來之後這些舊有的存在幾乎被一掃而空,也就再沒有多少人在能夠欣賞和供養,乃至消費他們的技藝了。很多樂師和伶人之家因為不善其他生計,而被餓死或是病死家中。

  等到了太平軍主掌江陵之後,這個曆史悠久的群體已經逃散的逃散,病死的病死,隻剩下不足千餘人了。鑒於在廣州接管教坊司的故事和範例,在如今物資相對充裕的情況下;周淮安決定給這些同樣屬於被壓迫的卑下、賤籍群體,一個存續下去的機會就和出路;

  就是繼續在太平軍的管領之下,以他們所擅長的器樂歌舞技藝深入到鄉野地方,以歌舞傳唱和其他戲台表演的方式,協助宣傳各種太平政權所主張的道理和口號,作為日常的新生計。

  而太平軍也會專門建立一個聲樂所,用來收容那些年老體衰而無法到處奔波的老弱樂師,以教授太平政權指定的各種生徒,來維持基本生活的待遇。

  作為一個健康而積極向上的政權,光靠一味的軍事管製也不是長久之道;在日後初步解決了饑寒問題之後,政權主導下適當的文教娛樂,也是加強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輔助手段之一。

  今天這算是一個變相的麵試場景,不由他們不使出渾身的解數來竭力表現。

  隨著這首文曲餘音嫋嫋的韻律彈盡,突然如同無數珠墜玉盤又若疾風驟雨般得畫風一變,卻是彈走起了名為《定風波》的武曲;

  “攻書學劍能幾何?

  爭如沙場騁僂囉。

  手持綠沉槍似鐵,

  明月,龍泉三尺斬新磨。

  。。。。”

  這時候,教導隊的領隊米寶走上來耳語了幾聲,周淮安不由睜開眼來心中暗道,終於還是來了。

  前日那場專門招待大將軍府的代表——軍庫使劉塘的那場夜宴,最終還是產生了意外的化學效果。在見到這位後廂郎將郭言之後,劉塘雖然礙於主人的麵子上沒有當場翻臉,但也沒有什麽好臉色對郭言冷嘲熱諷的說了不少隱晦的怪話;直到擠兌的對方早早告退離席。

  根據劉塘在事後的專門表示當中,這位郭言其實並不是什麽正任的殿(後)軍後廂郎將;隻是一名陣前犯了過錯而被罰入殿(後)軍效贖的頭目(副校尉)而已,隻是得了軍師楊師古的看重,重新提拔為潯陽城的守官之一。

  然而他卻不思報效反而與保護的內眷私通,而後更是打著後隊總領軍師楊師古的旗號,卷帶和裹挾了城中屬於義軍的輜重、眷屬而出逃。因此,若周淮安能夠將這號狼心狗肺的玩意,連同相應的人員和物資,都交換給大將軍府的話,必然能夠獲得軍府上下更多的感謝和情義。

  要是這樣的話,這廝就是個十惡不赦的背主投機之徒了,還自帶生活作風混亂的道德減半評價,簡直是不殺不足以對義軍團體。不過身為上位者最要不得就是偏聽偏信任何一方了;而周淮安自然也有相應獲得消息的來源和渠道。

  比如除掉那些利益相關的部下兵卒之外,在那些沒有什麽直接幹係的義軍傷員當中,對他的評價還是相當不錯,沒有什麽特權思想平時對於職責也很盡心,的確是楊師古所曾經看重的人物。

  而在那些逃出來的百姓當中則是兩極分化的口碑,一邊覺得他太過苛嚴和酷烈,讓好些人半路受不了而離隊逃走;另一邊則是頗為感謝他的手段和做法,才能讓這隻老弱居多的船隊給堅持下來。

  此外,他在潯陽城時與義軍將領內眷私通的事情也是真得;隻是在具體細節上有所出入。對方隻是總管尚讓在嶽州收納過,又轉贈給麾下大將孟絕海的歌妓而已;然後很快就和其他義軍家眷一起,被遺忘和閑置在江州潯陽城內好幾個月。

  所以周淮安還真不好評價他這種勾搭成奸的行為,尤其是他這一次也沒有把這個女人給丟下,而是一起帶了過來。雖然他做的是不地道的事情,但從結果和過程上說,無疑要比那些頗有喜新厭舊之風的義軍首領們,看起來更有良心的多了。

  而在他帶過來投奔的這批人當中,同樣也有一千多名乃是大將軍府相關或是各路義軍頭領們的眷屬。雖然,這些眷屬大多數是在南下之後重新產生的,而大多數義軍頭領對此頗為天性涼薄,他們具體的身份也還有待甄別,但是對於周淮安而言無疑也是一筆潛在的重要籌碼。

  看著這一筆厚禮的份上,周淮安也願意給他一個自贖和解釋的機會,而特地派人對他透露了下口風。

  “堪羨昔時軍伍,

  謾誇儒士德能多。

  四塞忽聞狼煙起,

  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在急促如風吹雨打江流奔瀉般的錚錚琵琶聲中,就見臉狹身瘦的郭言疾步蹬蹬上樓,而又毫不猶豫的拜倒在地上切聲道:

  “還請領軍稍加援手,救我一二。。為今之計,我已然是走投無路了。。”

  “在我這裏最看重的就是於逆境自強不息的人,而倡導互助互利才能自救啊。。”

  周淮安不由的有些暗自滿地的點點頭。

  這樣的話,自己就不用再怎麽費盡心思去籠絡和收服他了;而以自己如今的權勢和地位,周庇他區區一個義軍頭目,也算不得什麽太大的事情。

  “如今,我軍有數團人馬打算北上越過荊門,進入襄州地界見機行事,你可願隨同其中出力一二吧。。”

  他意味深長的強調道。

  “然後你就戰死在那裏吧,這樣我對黃王和軍府那邊也算有所交代了。。”

  “多謝領軍保全之意。。”

  他愣了下隨即回味過來而重重頓首道。

  “郭言願為太平軍與虛領軍報效鞍前馬後。。”

  。。。。。。

  淮南各路兵馬雲集的饒州鄱陽城中,

  全身披掛齊全的淮南先鋒討擊使張磷,看著眼前再次堆疊起來的箱籠,不由再度露出矜持自得的笑容來。

  這都已經是送來的第五批財貨了;隻是開箱之後相應顯露出來的金銀成色,都越發粗劣和遜色了不少。

  “也是差不多了啊。。草賊那兒的財貨底子當是有所竭盡了。。”

  負責清點和見證的行軍司馬高越歎聲道。

  “如今都直接那這些包貼、鎏金的物件來湊數了。。”

  “

  “那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打算了。。前些日子令公已經把相應的旌節送過來了。。”

  張璘當即頷首道。

  “真要給這些草賊授與旌節麽。。。。”

  高越猶自有些不安和揣測道。

  “若非如此,怎能推進下一步的行事,又取信於草賊令黃逆親自現身呢。。”

  張璘卻是歎聲道。

  “這是令公全盤大計的關鍵所在。。不容我等稍有猶疑啊。。”

  隨即他轉身走出帳外,而對著具列在帳外候命的軍將們大聲喝令道:

  “傳令諸軍隨某南下信州,以那些新降的草賊部眾為首發和前出,行營軍並江都團結居中監陣,各州兵馬為左右護翼和遮後。。”

  “但遇賊勢先發這些降軍攻之,隻消稍有異動就一並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