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恩詔不念棟梁材(中
作者:貓疲      更新:2020-02-29 08:27      字數:3603
  祝大家中秋快樂合家團圓,好吃美食吃到撐。。

  在出發之前,周淮安已經部分調整和明確了太平軍的軍事體係。主要是將嶺外湖南、荊南境內的五萬多人馬,嶺內的近三萬人馬,以及安南的七八千駐留部隊。相對雜駁的從屬關係,給重新歸列成為一到八的主戰軍序和戍防、屯守的二三線序列。

  大致由老營、新營、暫編營和補充營,駐隊營等等,九十多個不同用途和職能所屬的營頭構成。其中除了隻有訓練任務的補充營和承當部分生產任務的駐隊營以外,其他的老營代表得是野戰精銳,新營代表的是正規戰兵,暫編營則是用來吸收和改造兼並的別部義軍所屬。

  按照規劃,第一到八軍序是作為具體作戰和臨陣指揮的編製。約莫配屬六到八個不同職能的營頭組成;每個軍別設一個領軍兵馬使,以郎將銜領之,再設左右副將佐之。各領若幹個(營)都尉和別將,(團)校尉、(旅)旅帥、(隊)隊正、(火)火長和(旗手)五頭。

  而在編列剩下的二三線駐隊團和屯所巡護隊,工程營造編製;則被按照區域分列為十幾個級別次一等的重點防戍區,稱之為守備使以都尉銜領之。作為二線的後方緩衝和對方鎮壓、肅清的重心地帶。

  至於日常的內務管理、後勤補給、裝備維護和訓練,人事考核、軍紀糾檢、宣教撫恤等等等,則統一還是由周淮安手下的太平軍六曹三參協助總籌管理;同時與偏向政務方麵的留守司,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業務對接和協同。

  這樣的話,算是初步將軍事和政務係統,軍隊的戰地指揮和運營管理職能,機動作戰力量和對方守備武裝,給初步的區分開來而接近後世近代軍隊的發展方向。

  下一步周淮安還打算將更加細化的軍隊參謀職能,也給獨立出來而成為一個升遷體係;隻是這就需要足夠數量的合格候補人選,光靠隨軍夜校和後方的速成班,一時半會也還沒法提供齊全。

  當然了,目前情況下因為條件有限隻編列成了一到五的序列。除了優先配備完成的第一第二軍之外,其他三個軍序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營頭是不滿編的,而其中的第五軍是專門的水軍序列。相應的防戍區也隻是在原有基礎上成立了桂州、潭州、韶州、交州四處而已。

  此外就是樣子隊、騎營、投火隊、直屬營、教導大隊等幾支掌握在周淮安手中的技術兵種和特殊編製。

  等到大量的收編義軍完成初步的改造和整訓之後,這種情況就會有所大為好轉;說到底眼下缺少的還是時間和更多發展的積累作為緩衝。然而接踵而至的敵人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幹涉,又不容許太平軍又多少埋頭發展的餘地,需要一邊作戰一邊訓練的成本,維持一支足夠規模的威懾武裝。

  這就造成了眼下少量精銳的部隊,搭配大半數的普通士卒,加上為數不少屯墾和半脫產武裝的搭配模式。

  畢竟相對經驗豐富精通多種戰技的士兵,其實是一種裝備和維持成本都相對高的存在;因為同樣的裝備和訓練投入,完全可以武裝和訓練上數倍,乃至更多單項專長的普通士兵。所以一般隻存在少而精的親兵和跳蕩序列當中。

  而在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古代軍隊都是由專一訓練,以具有某種武器裝備相對熟練度的士兵組成消耗品序列;真要是損失後補充起來,也不會比少量精銳部隊更加肉痛和困難的多。

  像是刀牌手、矛兵、射生(弓弩)兵等常見的主戰兵種序列,雖然有時候會兼用其他的裝備來提供戰鬥力上的補充,但這並不是一種常態或是正規模式(追擊敗敵、臨時增援、器械用盡等等),屬於特殊條件下在不擅長的領域當中,以己之短擊敵的不得已為之。

  而武裝起來的民壯和半脫產的屯墾部隊,因為能夠投入訓練和勤務的時間有限,隻掌握了有限的隊列陣型和簡單軍事操條,更在是缺乏在獨立情況下的正麵作戰能力,而隻能用在後方的據點守衛和治安維持、鎮壓方麵的低烈度用場。

  而經過了早前在大將軍府的經驗教訓和心得體會,對於黃巢麾下大多數粗鄙不文出身的義軍將領而言,觀與他們將道理和曉以利害還不夠,直接展示肌肉和拳頭才是最有效果的交涉和溝通方式;至於黃巢本身,周淮安相信他自有利害得失的判斷能力。

  所以像是那些yy小說裏明明有雄踞一方的實力和本事了,居然還想著是藏著掖著低調做人之類的;然後被錯判了形勢的各種跳梁小醜,層出不窮的冒出來打臉和反打臉而樂此不疲,純粹就是作者日常裏自信心不足的自卑情節和擼瑟心態作祟。

  所以這一次他從編列好的第一到第三軍,各抽出新老兩個營來組成一支參加會盟的別遣部隊,並帶上了第四軍中所有可以抽調出來的水軍力量和大船,以為此行的輸送、排場和護衛、接應力量。

  因為具有老義軍背景的朱存、曹師雄和張居言,這次都隨之要求同行出陣的緣故,作為實際上第三號人物的軍主薄柴平,也從郴州趕過來坐鎮江陵當地;以防備來自北麵山南道的劉巨容部,以及源自西麵劍南東川節度使的輕取、偷襲手段。

  雖然現任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就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田令孜之弟,而以兒戲一般馬球得官的廢物點心,但是前任節度使崔安潛留下的牙兵和行營底子,卻是不容小覦的存在。

  而在此之前,太平軍麾下除了留守江陵的第三軍和潭州的第五軍之外,以第一軍和第二軍的其餘部隊為首,已經正式發動了對於比鄰的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和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境內的掃蕩攻勢,以為江州(江西九江市)境內會盟就近的策應和前期準備。

  而位於長江邊上的另一個大州——鄂州(今湖北武漢),就在自己此行的路線上,所以將由周淮安親自率部奪取之,也算是對於將來可能遭遇的突發狀況和意外,一種變相熱身和預演吧。

  “報,領軍,岸上的臨時信塔傳來消息。。”

  這時候,有一名虞候噔噔走上船樓頂部的瞭台,躬身稟告道:

  “江夏城中的義軍劉士範部拒不開門,也不願提供過境的協力,反倒是閉門於城上射箭和大罵;因此,王(天明)都尉已帶領先發的選鋒和跳蕩開始攻打西門了。。”

  “這是應有之意,可令樣子隊和騎卒以為支援、巡護。。”

  周淮安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和確信。借著這次會盟的機會順勢收取這幾個,位於南昌盆地和鄱陽湖平原的大州,也是太平軍下一步擴張的主要方向。

  而這種裝在大車或是船隻上,而可隨軍進行組裝和拆卸的臨時信號塔,算是後方軍工部門的最新創舉之一;為了這次出陣而將現有的成品和備件都給拿出來使用了。

  隻是類似移動哨樓和箭塔的車載木製鐵件加強結構,實在沒辦法立的比較高,所以相應的傳訊距離也是有所大幅縮水,而需要更多的布設密度來作為彌補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種可移動式的陣地通訊裝備多少還是提高了,沿途相應軍隊的傳訊和反應能力;讓出陣的周淮安所部始終能夠與江陵大後方的地盤,保持著延遲不到一兩天的回饋效率。

  “黃鶴樓,我來了啊。。”

  不久之後,周淮安就看著遠處大江之畔宏偉的城池,以及西南角高出江邊的石磯台地上,那座隱約的建築而心中默念道。

  。。。。。。。

  “這個殺千刀的虛和尚手下都是什麽貨色。。就不能好好交代麽”

  與此同時,據守在江夏城中的新任義軍左三翼率將劉士範,也在大聲對著左右破口咒罵道。

  “一言不合就開打,這是鐵了心要和我拚到底麽。。真拿老子做軟柿子捏麽。。還不快朝上家夥給我頂上城頭去。。將這些愣子狠狠打回去。。”

  “再派人去江州大將軍府求援。。就說姓虛的籍著由頭過來搶地盤了。。再交代一聲,當初是他們交代要嚴密加防範的,要是我這裏受不住了,爾等也別想好過下去。。”

  江夏西郭城門向外的另一麵,已經傳出來沉悶的鑿擊和砍劈聲,而成群結隊頂盔摜甲聚集在門後,緊緊頂著門杆和粗栓的披甲親兵們,呼吸也變得愈發沉重和緊促起來了。

  然後,這些聲響和撞擊的動靜突然就消失了;待過了讓人覺得格外漫長而煎熬的片刻之後,突然就是轟得一聲震耳欲聾山倒牆傾的巨響;城門下半部分就像是一下子被無形的力量,給毫不留情的撕裂開來。

  霎那間四分五裂的城門下部,所四分五裂迸碎開來碎片和氣浪,當場就將這些堆聚在門後的披甲士卒們,給如同風吹開草垛一般的掀翻又打倒了一大片,而隻剩下一地血淋淋人體中中橫七豎八的呻吟和哀嚎聲。

  而後隊的卻是毫不猶豫的踩著這些,尚未斷氣或是掙紮求助的傷員和屍體,一股腦的湧了進來而重新頂在了,隻剩上大半截的城門露出的空襲上。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門外的敵人卻是絲毫沒有乘隙衝殺進來的跡象。

  隻見迷蒙的塵埃滾蕩當中突然明亮的大團火光一閃,隨著驟然澎湧而出滾滾獵獵的煙氣,是大片密集攢射而出的鐵質彈丸,就像是撕破的紙片和布條似得,將這密集堆疊在一起而毫無避讓空隙的甲兵們,給紛紛掃蕩而過,又成片貫穿和撕裂開來再摧倒在地;

  就像是在狹窄的空間內裏,砸爛了無數顏色鮮豔的醬缸和料包一般;卻是在相對堅硬而空洞的城門甬道四壁上,崩濺著火花激烈彈跳反射開來的鐵丸,再度對於這些漏網之魚構成了二次殺傷,乃至三次、四次的後續慘烈傷害。

  急促和激烈的慘嚎聲之後,門洞中再也沒有任何動靜;這時才有舉矛持牌全身披甲的太平士卒,如同奔湧暗流一般的滾滾而入。隨後淒厲的慘叫聲在城頭響起:

  “敵軍入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