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
作者:貓疲      更新:2020-06-10 16:55      字數:3583
  望著些穿戴著朱紫冠帶,卻不得不向自己低頭行禮和有板有眼的進行各種軌儀的公卿們,尚讓愈發像是喝了瓊漿玉液一般的飄飄欲仙起來。

  曾幾何時他還隻是(今河南高官垣縣,位汲縣東南)長垣鄉下,一個連鞋都穿不上的窮小子;也就是隨著兄長尚君長帶領鄉人出去販鹽回來,才能吃上幾天的飽飯。因此,他剛過作為戶籍上中男的14歲,毫不猶豫就加入到了鄉土的販鹽團夥中去。

  然後推著小車夾著兵刃,在大野澤附近與各路官軍鬥智鬥勇,與多如牛毛的盜匪流賊周旋鬥狠,與地方上那些土團、鄉丁捉迷藏,動不動與人亮刀見血就會死人和受傷;一不小心還會人貨皆失。

  因此運上五石鹽,往往能夠囫圇賣到地方上的隻有三石;有時候甚至就連一石鹽都賣不出去,而隻能在各路人馬追繳之下,盡數倒進沿途的水澤裏。是他們依舊要去販賣,因為他也親眼所見過那些就連雜質極多官鹽都吃不起的鄉人,是如何全身浮腫而手腳無力隻能躺著的慘狀;

  但是偶然開張一次十石以上的大生意,足以買上好幾大車的糧食,讓各自赤貧的家裏缺油少鹽的省著吃上好幾個月。而在那些家裏糟了災而隻要幾斤糧食就能陪人睡的流民娘們身上,他也因此第一次開葷知道了女人的滋味。

  本以為這種苦日子熬熬就過去了。但是隨著中原連年的天災人禍與朝廷用兵不斷的加爭加派,就連他們這些販鹽的生意也越發作不下去了。不但那些原本的鄉土主顧們紛紛逃亡成為流民,剩下沒能逃走的也根本沒錢買他們販來的私鹽。

  為了謀生,他們這夥鹽團不得不想辦法走得更遠,到更加陌生的地頭上去;然而,他們無論走到哪裏,麵對的隻有無所不在的饑民和盜賊,越發凶暴殘橫而不擇手段求功的官軍,不斷有鄉黨和族人或死或傷在路上;幾次三番的鹽貨被奪走或是被迫拋棄掉。。

  最後,就連他們這些號狠鬥勇的鹽梟也徹底絕望了;因此,當他們回到家鄉見到的是因為拖欠官府征收,而被打死或是號枷起來的家人;就順理成章的砍殺了胥吏搶劫了富家和官衙,就此以同縣鄉黨的身份,投奔到了在濮州濮陽(今山東菏澤市鄄城縣)舉事的補天王(仙芝)大將軍義軍之中。

  而尚讓作為敢打敢衝也不怕殺人見血的愣頭青,再加上兄長與王大將軍有舊的心腹和親信。他很快就在王大將軍麾下脫穎而出,而早早獲得了帶領一小隊鄉黨的資格;然後在輾轉爭戰中原各地期間,他麾下的人手越打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最後成了獨領一路的大將,駐守楂芽山而為王大將軍殿後,依仗地勢阻擋了中原的追兵整整一年。然而正所謂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在被俘黃州刺史的勸說之下,補天大將軍王仙芝於卻鬼迷心竅寫下了降表,派出心腹大將尚君長、蔡溫球等人去鄧州請降。

  結果,當地招討副使都監楊複光派兵送他們前往長安途中,被妒嫉其功的東麵行營招討使宋威派人劫持,謊奏在潁州(今安徽阜陽)西南作戰俘獲,在狗脊嶺(在唐長安城內東市)將尚、蔡等人斬首。

  於是,他一下子失去了最為得力的靠山和信重的親人,在楂芽山上陷入了人生迷茫和低潮當中。然而禍不單行的是,因為王大將軍與另一位來自鄆州的實力派黃巢鬧翻之後,也失去了原本銳意進取和的氣度,變得疑神疑鬼而沉溺酒色起來;最後在朝廷招討使曾元裕圍剿下覆滅身亡於黃梅之地。

  好在他的迷茫和低潮沒有能夠持續多久。就有那位帶兵出走的鄆州人黃巢,再度自稱衝天大將軍而重新接過並舉起了天下義軍的大旗;而尚讓在這一刻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的,匯聚了散落在各地的王氏舊部而前往投奔匯合之;由此也獲得了海內義軍第二人的資格。

  就這麽一路屍山血海的走過來之後,幾度瀕臨絕境的他也越發有所城府和無師自通的掌握了權謀心計,而始終黃王之下第一人也是獨一無二的海內義軍副總管位置,把持的牢不可破又水潑不進;在自己麾下生聚到就連黃王都有些無可奈何的偌大羽翼所在。

  從一個赤腳小兒到大齊新朝,執領國政的尚書令、太尉、宋王之尊;再到在大齊如同鮮花熱油一般的鼎盛之際,主動南下攻取興元府而背離黃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和任命。他的一生無疑是波瀾壯闊而又充滿了顯赫異常

  當然了,他唯一看走了眼的就是那個從征戰嶺南時半路冒出來的“和尚了。或者說看走了眼的不隻是他,還有包括黃王在內大齊新朝的絕大多數上層人物。誰又能想到,一個在大將軍府內推行新政不成,卻被打發到潮循惡地去養鱷魚的小小屬官,居然會依靠一群怒風營的死剩種而憑空崛起呢?

  不但在受製於人的不利局麵和情況下,反客為主趕走了黃王安排留守廣府財賦重地的心腹大將孟楷;還追著黃巢大軍的蹤跡席卷兩嶺、再出湖南;無論是各地的官軍還是留下的義軍,都沒能阻擋得了他擴張和鯨吞的腳步。最後甚至黃王都不得以要仰仗之,而嫁女以為籠絡。

  如今,更是雄踞南方而隱隱自成一體,反過來成為了大齊新朝無法忽略,暗中引以為戒懼和警惕,卻又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的“強援所在。

  這也讓他算是看明白了,隻要是手中有兵,以這天下之大又何處不可自立割據,而偏偏要執泥於一個新朝王號呢。曾經他很是看不上諸如五姓家奴劉漢宏之輩,但是現在卻又覺得可以理解對方的盤算和苦衷了。正所謂是:手握強兵,自專財賦田口,帝力與我何哉的基本道理。

  當然了,他尚在長安的時候,別說是那些宰臣高門、公卿貴家的女子,就算是昔日的後宮嬪妃、公主郡主、內外命婦,他也不知道登堂入室玩過了多少個。然而,現如今因為他把持著三川入關之要和糧道要害的緣故;這些舊朝的苦主兒們不但不能追究,還要在嫁一個公主出來安撫自己。

  這豈不是天下最大的樂趣和加倍的快意使然呢?尚讓如此想著臉上隱隱有所不耐起來,卻是愈發想要見到自己那位天家出身新婦,而在床幃間好好的把玩和為所欲為了。就像是對應這他的心思一般,那些亢長的禮數和軌儀終於在《迎鑾慶》的樂聲中到了尾聲。

  從白銅和銀裝飾錦繡苫蓋的香璋車,在穿著低胸高腰曳裙的宮女左右攙扶下,款款走下來一個滿身珠翠、碧襦大裳彩織宮裙的窈窕佳人,迎麵而來的馥鬱的熏香氣,還有金線珍珠麵簾下的隱隱一抹玉頜,頓然讓尚讓心中的期許又拔高了好幾分。

  “迎親的禮畢,就到這裏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的人操持好了。。

  他不由走上前去連聲喊道:

  “這怕是不合禮數啊。。好歹是天家。。

  然而作為送親的那位身形圓胖李大貂襠,卻是麵有難色到:

  “天家也要奪情啊!如今正當是朝廷用兵正急之際,一切自當是從簡。。。畢竟,成禮之後,我也該發兵助戰以盡臣道了?

  尚讓不由分說的擺手道,隨即就有披紅掛彩的軍士上前將新人及其伴從,簇擁起來就向著裏頭走去。。

  當天色漸漸放暗之後,在牙城漢王台前的廣場上,已然被大片的布障天頂給遮蓋了起來,擺上了許多的墊席和桌案;就此成為了犒食軍中將校的露天喜宴場所。而在漢王台的前堂宴廳,以尚氏親族子弟和鄉黨為主的,來自本地軍中百餘名大小將領,也全身穿錦戴裘在這裏大嗓門談笑風生,不斷恭幾杯賀著這自己的主將。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坐在座上首的前幾排,那些作為娘家和朝廷使者的壽王、李內侍等人,顯得有些難看和不虞的顏色。與新人並作上首接受禮拜和道賀的尚讓,見到這一幕卻是覺得心中愈發的快活和暢達。

  他突然生出一個念頭來站起,據守壓了壓堂下的嘈雜聲道:

  “我有些體己話兒,想要和夫人說一說呢。。諸位且請自便、盡興才是。。

  在場將領聞聲一時哄笑起來

  “且去。。

  “且去。。

  “君上盡管去。。

  “良辰美景,不可辜負。。

  那位壽王臉色難看的憤憤然站起來想要說些什麽;卻頓然時倍左右哄堂大笑聲給淹沒過去;然後,想要上前卻被那些軍將們給有意無意攔阻了去路;而隻能看著尚讓眼睜睜的牽著公主,就這麽轉入了廳堂後壁當中。

  下一刻,專門用來更衣和休憩的內室,已經變得一片狼藉。麵對著床榻上仰麵赤著上身,卻是自上而下身受數創血流汨汨不止的尚讓;原本華貴的碧襦大裳卻被撕扯得七零八落,半解胸襟上被血色沾染成一片妖豔紅色,披頭散發手持一柄明晃晃軟劍的女子,用一種奇異的笑容道:

  “大唐天子問逆賊尚氏是否伏首?

  而在鋪著薅草的木地麵上,赫然還伏到著幾名要害處插著好幾隻鋒利簪子的侍女屍體。這一刻床榻上尚讓已然痛的說不出任何話語來了;他回想起來上一次受傷仿若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而牙城和子城內四下裏突然就暗流洶湧的沸騰了起來,卻是那些作為送嫁奩的奴仆和扈從,紛紛脫掉了外罩的繡衫而露出內裏的鐵甲;爭相抽拔出了藏在箱籠奩盒中刀兵,砍殺屠戮了那些毫無防備或是神不守舍的左近衛士,而裏應外合的相繼打開了行苑、牙城和子城的門戶,讓外間久候野地裏的朝廷精兵一鼓作氣殺了進來。

  而在千裏之外的江陵城中。第一次被從兄韓偓引薦到女子文會上,長相嬌柔婉婉而令人格外憐惜,卻絲毫不顯怯場的小女子韓霽月,也在眾目所矚之下口占出了一首《晚雪》:

  “惻惻輕寒翦翦風,

  小梅飄雪杏花紅。

  夜深斜搭秋千索,

  樓閣朦朧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