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飯
作者:冰梅蘭      更新:2020-03-04 02:48      字數:3543
  左代幽來到溪邊跨過兩三米寬的小溪,小溪水流量不是很多,中間又有幾塊相對大的石頭,左代幽踩著石頭,輕輕鬆鬆的便跨過了小溪了。

  左代幽來到一籠水竹林旁,圍著竹林轉了一圈,仔細的尋找著合適的竹子,左代幽想找幾更,又大又直的竹子,那樣製作起竹籬起來邊輕鬆容易的多。

  左代幽轉了一圈總算找到了幾根較為滿意的水竹,便拿起彎刀用力的揮向竹籠中的一根,砍了大概三根水竹,左代幽便把竹上的枝葉削剔幹淨,扛起竹子便往回走去了。

  ……

  ……

  幽蘭帶著左露回到屋子叫到姐姐們便開始夜飯的準備工作。

  媽媽提著煮飯鼎罐來到水缸邊清洗著鼎罐。

  左琴便開始砍柴準備生火煮飯,媽媽把鼎罐洗好,打了半鼎鍋水,便提著向左琴方向走去了,左琴這邊也剛好把火生起,火苗升起的一瞬間,房間頓時明亮了不少。

  太陽已經到了後山的盡頭,已經看不到太陽的身影了隻留下一摸微弱的殘光照耀著大地。房間已經開始暗下來了。

  媽媽掛好鼎罐便又來到水缸前淘洗著白米,白米淘洗第一變,那洗米水雪白如玉,盡顯美色,但可惜都到掉了,第二遍水便清澈了許多。媽媽淘好以後便拿到火隆邊,揭開鼎罐,把米到了盡去,此時的水也有了一些熱度。媽媽第一次倒米沒有倒幹淨,便又打了鼎罐的水浪了浪,然後又倒進去。

  貧困的農村,粒粒米如金,一粒也浪費不得,再加上左露家算的上是特不好的家庭,一家六口人,卻隻靠著四個人的土地供養著。生活何其難,更不能浪費一針一線了。

  幽蘭把米倒進鼎罐便把蓋子蓋上,然後在旁邊的大石灶邊拿了一個火勾放進火隆裏麵燒著火勾便對孩子們說到,琴琴你看著火加柴,露兒,權兒你們很姐姐在這裏烤火。隨後便叫著小女兒左蘭說到;蘭蘭,走跟媽媽洗菜去。

  蘭蘭便聽話的跟著媽媽一起來到水缸邊洗菜去了……

  左代幽從溪邊把水竹已經拖回家了,左代幽把水竹放在房前的地壩上,拿著彎刀首先把竹子圓竹對半破開,然後再細分成更小塊,一些竹塊兩三厘米寬左右砍成長大概四十公分的長度堆放在地壩上,一些弄成細絲,以便綁大一點的竹塊,然後形成一塊長籬笆牆。

  左代幽很快便完成了細分工作,然後把備用的長竹塊一條長線的擺在地壩中央,大概十來米的樣子,左代幽便蹲下用細竹絲一塊一塊的便織著。籬笆三層空隙竹絲編織,大概用了三十分鍾的樣子便編織兩個竹籬笆了。

  左代幽拿著編好的竹籬笆牆回到屋裏,把竹籬笆抱叫右邊媽媽的房間更裏麵的一間房裏,圍起一個圓形狀,然後出來來到桃屋,看了看火隆旁邊煮飯的兒女們,然後看了看在水缸邊洗菜的,幽蘭和左蘭,便叫到幽蘭說;幽蘭你看到孩子們,我去扯點穀草回來給雞仔仔鴨仔菝ba(鋪的意思)個窩。

  幽蘭應的好的,那你快些回來啊!

  左代幽出門便往左邊的豬圈那邊走去,那邊便有上年份秋收留下來喂水牛的稻草。

  左代幽路過豬圈旁邊走過左側的小地壩然後便來到了一個大大的稻草堆下麵,稻草堆的主心骨便是一顆大樹,有樹的支撐稻草堆便不會風刮便倒,雨淋便爛。

  左代幽用力的扯了許多稻草便抱回家了。

  回到家把稻草抱進放有竹籬笆的房子裏,然後用心的鋪著雞鴨窩。兩個竹籬笆在房間裏顯的格為耀眼,仿佛給了空蕩蕩的房間幾許生機。

  左代幽鋪籬笆窩,便出來叫到,左露和左蘭說到,露兒,蘭蘭,你兩姊妹去把小雞小鴨兒捉回來放到鴨兒窩裏麵。

  左露和左蘭兩人聽到爸爸的吩咐之後便跑去地壩上麵去抓小雞小鴨去了……

  幽蘭菜也洗的差不多了,便準備切菜去了。

  幽蘭見左代幽出來,便說到,代幽火隆裏的火勾應該燒紅了,你把肉烙哈我去把菜切了。

  左代幽聽後便應承到,好的。

  左代幽來到左琴這邊的火隆邊,叫到,琴琴讓一哈,我拿哈(下)火勾,莫把你湯到了,女兒聽後便起身讓父親拿火勾(掏石灶用具)。

  左代幽用毛巾包著火勾,拿出了火隆,火勾拿出的一瞬間,那火勾被燒的紅通通的一片,仿佛似一條火龍剛剛從煉獄中狂奔出來,紅光四色,要是被人觸碰一下定能瞬間皮開肉綻。

  左代幽拿著火勾來到水缸的案板上拿出在集市買的兩斤肉,擺在案板上把豬皮朝上,然後把通紅的火勾往豬皮上麵一放,瞬間聽到,吱吱吱的響聲。

  左代幽在豬肉皮上反複的摩擦,這是火龍與肉皮的較量,不一會兒,整個桃屋都滿溢肉的清香味,最終火龍暗淡無光,肉皮黝黑發亮,搞個兩敗俱傷。

  左代幽烙完肉便把火勾拿到石灶哪裏放好,以免人碰到了導致湯傷。雖然火勾失去光芒,但於熱傷人已經足夠了,為了避免萬一還是放在石灶上麵比較安全。

  左代幽放好了火勾便從水缸那裏拿水了個鋁製水瓢從煮飯的鼎罐裏打了一瓢熱水來到水缸,然後拿了一個洗菜臉盆,把熱水倒在臉盆裏然後把豬肉放進熱水裏,加了少許冷水便開始洗豬皮上麵的黝黑雜物。

  豬肉洗好以後便聽到左琴叫到……

  爸爸

  爸爸

  米飯開了,開始冒泡泡了,你快過來看看。

  左代幽聽後便拿了一個飯勺走了過去,揭開鍋蓋,用勺子攪了攪,然後撈出幾粒米用手捏了捏,然對女兒說到還要煮一哈哈。

  “(此處的哈哈不是笑聲,方言一會的意思,)”

  請者讀見諒哦,鄉土文學,沒有方言便缺少起碼的鄉土靈魂了,望讀者大大諒解!”

  左琴聽到哦了一聲。

  左代幽便說到;琴琴你也捏一看看,以後便知道什麽狀態的米飯才可以蔽米湯了。

  左代幽說到,左琴聽後便用手捏了一下米粒,左琴捏到的米粒實心還很大。

  左代幽見女兒照樣子捏了一下,便說到是不是實心還好大啊!如果現在蔽米湯的話,煮出來的米飯是夾生的,要不就是硬的很,知道了吧?左琴答到哦!左代幽便說到,你在煮一會我去幫媽媽切菜去。

  左琴答到,好!

  左代幽便來到媽媽這裏說到,幽蘭,你去歇會,我來切肉。你去看看露兒和蘭蘭他們抓小雞仔抓的怎麽樣了,幽蘭便答到那好吧!便把刀交給了左代幽,叮囑到左代幽,說到,那代幽你可小心點,可別切到手了,左代幽言到,你快去吧!放心,我會注意的。

  媽媽便出來桃屋來到地壩上,看見兩小孩追著最後的一隻小雞仔跑來跑去,媽媽看到這場景嘴角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後說到,你兩姊妹慢點跑,別摔著了。

  媽媽來到地壩上看了看籮蔸裏的小雞和小鴨。

  很快二姐弟便把最後的一隻小雞仔圍堵給抓住了。

  媽媽端起裝有小雞仔籮蔸,說到,走回去進屋烤火去,左露二人便跟著媽媽進屋去了。

  進到屋中爸爸看見三人回來,便說到抓完啦?

  媽媽說到;抓完了,我去把雞仔放進窩裏麵。

  左露和左蘭跟著媽媽一起進到房間幫著媽媽抓著小雞小鴨區分開來。

  左露抓小鴨,媽媽和左蘭抓小雞仔。

  不一會兒便抓完了,媽媽帶著二人出來,說到你們去烤火吧!我去調點包穀粉,給小雞小鴨吃。

  左露說到我也去,左蘭便沒去參和了。

  媽媽帶著左露來到媽媽的房間打開一個大的瓷器壇子伸手進去用小缺碗打了一碗包穀粉,然後便蓋上蓋子帶著左露來到水缸邊,切了些早上剩的邊皮白菜葉子加進玉米粉裏麵,媽媽叫到左露,幫忙打些水,左露打著水慢慢往裝有包穀粉的小盆裏麵倒,媽媽便拿著一雙筷子攪拌著。

  不一會,便伴好了雞食,媽媽拿了兩個大碗分成兩份便帶著左露去喂小雞小鴨去了……

  左代幽切完肉蔽完米湯掛回火隆上,媽媽便帶著左露來到火隆邊烤火來了。

  米飯上麵悶的差不多了,左代幽便叫到大女兒去把今天買的八個肉包子拿來放在米飯裏麵蓋上鍋蓋氣著。

  外麵的天色已經到了白的盡頭,媽媽拿來桃屋方桌的煤油燈點燃,掛於火隆的上方強壁上,以照明炒菜方便。

  飯差不多了好了,左代幽便在火隆邊上掏了一個熱坑趕了些柴碳便把鼎罐放於上麵保溫,隨後便掛起頂鍋開始炒菜。

  這餐便不用放豬油了,鍋燒熱以後,左代幽把豬肉放進鍋中大火翻炒直至出了不少豬油,便叫媽媽拿了一個大碗,來盛豬油,這些豬油可夠炒幾天菜的了,盛完豬油左代幽便放了些鹽巴在肉裏炒轉。

  然後用鍋鏟……鏟了一勺肉出來,讓孩子們一人用手抓到一塊先嚐嚐,媽媽也吃了塊,自己也吃了一塊。

  左代幽感覺味道差不多,便問孩子們說;

  嘎嘎好不好吃?

  孩子們便齊聲答到好吃,一家人圍在火隆邊,那畫麵是幸福無與倫比。

  大家都吃了一塊後,爸爸便把海椒到進肉裏麵翻炒,一道菜炒好了,媽媽便拿了一個大碗來盛裝,隨後便開了一個平菇白菜米湯。

  晚餐算是煮好了,媽媽便把牆上的煤油燈取下提到用餐的方桌上。

  今天算是吃大餐了一年難得吃兩三回肉的一家人圍坐在大方桌上,平事一般一個豬油炒素菜都是圍在火隆邊就餐烤火著吃。

  媽媽,給全家人用碗打好飯,一家人圍著煤油燈便開餐了一人碗裏還有一個肉包子,總共六個剛剛一人個。

  “趕場買的八個肉包子還有兩個下午給左蘭和左露一人一個吃了”

  那年頭肉包子可是難得的美味佳肴啊。

  父母給孩子們碗裏拚命的夾著肉,然後,多吃點嘎嘎,好快點長大。

  一家人吃完飯,洗了碗筷便都領著孩子睡覺去了。

  因為下午挨了一頓打,原本跟爸爸睡的左露今晚被媽媽叫去,跟媽媽和弟弟睡了。

  ……

  ……

  農村的夜是無比寂靜的,春天雖然是萬物複蘇得時節。

  但……

  蟲子還沒蘇醒,青蛙還在冬眠。

  深山的夜沒有鳥的歡快的歌聲,隻有寂靜風嘯伴隨瓦房附近得沙沙樹葉,夜裏聽著盛是核人,媽媽滅了煤油叫到孩子睡覺覺了,黑夜裏;左露和弟弟左權緊靠著媽媽,小腦袋躲進被窩裏不敢露外的慢慢進入夢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