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一夜盡毀
作者:清水小蝌蚪      更新:2020-05-12 16:20      字數:2084
  這還沒完,隨後,微型分身更是不斷出手,將地層中的煤礦資源一點點收走,把整個煤礦徹底掏空,可以說一點煤渣都沒有落下,十分徹底,毫不浪費,也算是為國家節省了不少資源,避免開采時的消耗以及開采不淨所帶來的資源上的損失。

  如此一來,即便是接下來胡章軍家派人將礦場內坍塌的部分清理掉,重新架設支撐物,也無法再開采出哪怕一丁點的煤來。

  至於油田那邊,隨著數十個微型分身從油井的套管口進入井筒,隨即順著射孔部位鑽進地層裏邊,那些油井就立即停產了,完全抽不上來一丁點的原油來,就連水都沒有,油井直接幹枯,仿佛是潮水退去一般,一夜之間完全變成了原油的荒漠,就仿佛原本的油層儲量隻是誤探一般。

  一夜之間,原本赫赫有名的胡家卻是轟然倒塌,所有的礦產資源化為烏有,原本利潤豐厚的油井、輸油管道等固定資產也變成了擺設,讓得無數商業合作夥伴乃至於銀行紛紛前來追債,雖不至於落井下石,但大家生怕自己的債務變成死賬,恨不得堵到胡章軍的家門口,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得胡家完全沒了翻身的可能。

  而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胡家一家上下盡數消失,也就沒人在意了,或者準確的說是他們覺得這並非不能接受的,這年頭,欠下一屁股債,然後破產跑路的人還少嗎?

  事實上胡家的人並不是潛逃了,而是被周小波派出去的微型分身收納進小空間裏邊了,至於說他們的債務,周小波也會安排人接下來的,否則可就是社會事件了。

  “咦!采收率竟然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貌似比各大油田公司開采起來還要節約資源呢!”當微型分身將這片油田裏的石油盡數收進小空間之後,周小波一對比網上的報道,才發現油田的采收率竟然極低,世界平均水平大概在36左右,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儲量為一億噸的油田,能夠開采出來3600萬噸的石油就不錯了,那麽還有的6400萬噸石油去哪裏了?答案是散落在地層裏邊了,要麽是因為構成油層的骨架——岩石——遭到破壞,被壓碎,地層出現細微的裂縫,讓得其中儲存的石油流失,要麽就是出現開發死角,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將那部分石油開采出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某些國家會限量開采,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這個采收率會越來越高,等到真正急需的時候再去開采,收獲的石油是要比早早就將油田“禍禍”掉來得多。

  可是周小波卻不同,他的微型分身能夠在油層裏邊遊走,然後將遇到的石油全都收集到小空間之中,這樣一來,采收率便可以達到極限,頂多會有很小一部分石油不小心“灑”出去,采收率達到地質儲量的99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當然了,這裏的地質儲量其實是有些不夠精確的,事實上也許會有一些油田的探明地質儲量遠低於真實地質儲量,甚至前者隻是後者的冰山一角,隨著後續的開發,才會顯露出廬山真麵目來,但不管如何,周小波的這種開發方式要節約得多。

  “要不,到全國各地的油田都轉一圈,哪怕是不將原油偷走,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浪費!”說起來,石油公司才是最賺錢的行業,隻要探明油層,然後鑽一口油井來,後者就會源源不斷的往外出產原油,按照單井產量3-5噸來算,一天就是上萬塊錢的收入,而且由於國內缺油,所以根本不愁賣。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世界500強企業裏邊,華石油一度登頂,華石化也是不甘落後,近幾年和華石油輪流登頂,同時排在前列的還有他國的能源公司,連微軟、蘋果這類知名大公司都要往後排,可見這些開采石油等資源的公司有多麽賺錢。

  但在賺錢的同時,這些能源公司也在浪費著地球上的資源。

  按照世界各國開采石油的平均采收率水平來看,有一大半的石油資源都是在開采的過程中被浪費掉了,就跟小孩子吃飯一樣,一碗飯沒吃進去幾口,卻灑了一地——現在地球上的科技水平帶來的開采技術真的如同小孩子一般,遠未達到像大人吃飯時那樣能夠一點也不浪費的地步,甚至是在未來的百年之內都不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

  “不管了,反正是搞技術服務,專門構建一個跨國公司去做就是了,隻需要跟國內各大油田簽訂好合同,就可以快速完成。如果是對方故意刁難的話,那我也不介意讓他們嚐嚐自釀的苦果!”想到這裏,周小波忍不住笑了出來。石油行業他還是有一點了解的,畢竟東大也有不少專業跟石油行業能夠聯係得上,工程專業特別是材料學方麵,很多製造行業都是相通的,而石油行業雖然不是製造行業,但卻是製造業的最大消費單位之一,所以業務往來也不算少,像李老那樣從東大出去的專家可就為石油行業做出過極大的貢獻。

  這樣的話,倒也不算是純粹的外行,周小波很清楚如何在不造成社會動蕩的前提下完成對石油行業乃至於其他能源產業的改製。

  如果真的要將所有的礦產資源都據為己有,那麽不光是這些能源公司會隨之倒閉,更受傷的其實是廣大的員工,他們是無辜的,周小波不想一下子做的太絕。

  既然決定了下來,那周小波也不耽擱,他一方麵派人將微型分身散布出去,接管國內各大油田的開采情況,一方麵安排衛星分身迅速在海外注冊離岸公司,並迅速搭建起公司的基本架構,這個公司名叫地球邊緣超級服務公司,簡稱超服。

  而在超服公司成立的第二天,便有多名業務員奔赴華國,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