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齋醮
作者:帝王醉酒      更新:2020-05-22 09:01      字數:4243
  翌日,當衛輝行宮冒著白煙,有侍衛將仍在燃燒的火焰澆滅之後,這才進入廢墟大規模搜尋。

  朱厚熜陰沉著臉色,在群臣的簇擁下,看著眼前已經燒為焦土的行宮。

  昨夜衛輝行宮大火,好在隨行大臣們住在行宮外麵,與皇帝朱厚熜所住的行宮有些距離,沒有被波及太多,但是行宮失火,而皇帝差點被大火燒死,隨行大臣們心中都很忐忑,生怕惹惱一臉陰沉的朱厚熜。

  行宮大火,陸炳將朱厚熜從火場中背縛出來,救了朱厚熜一命,可是行宮中的嬪妃、宮女、內侍等多人卻葬身火海之中,而離京時所攜帶的諸多法物、寶器皆被烈火焚毀,損失慘重。

  “陛下,臣護駕不力,甘願受罰。”陳寅跪在地上,心中焦躁不安,如此大火,卻與他失職有關。

  見錦衣衛掌衛事、都督同知陳寅跪地請罪,隨行的文武百官亦是跪在地上,連連請罪。

  內閣首輔夏言言道:“陛下,興籟天佑,雖然行宮失火,但陛下安然無恙,此為大幸。”

  一眾官員也紛紛上表,安慰朱厚熜。

  隻是,看著大火之後的狼藉景象,朱厚熜心中仍是十分惱火,怒斥道:“右都禦史王廷相,留在衛輝勘察火場。”

  朱厚熜盯著王廷相一字一字說道:“朕,隻要真相。”

  跪在地上的王廷相聽聞陛下欽點他留下來勘察現場,便慌忙道:“微臣領旨。”

  朱厚熜看著跪在地上的諸位大臣,又開口道:“陳寅,調派錦衣衛將衛輝衛輝及河南的地方官員全都給朕抓來治罪。”

  朱厚熜停頓一下,看著眼前的一片廢墟,說道:“朕此處南巡荊楚,乃是為了二聖的梓宮一事,沿途所禦之處,凡事各有司官員全然不敬,亦不謹慎服侍,昨夜衛輝行宮失火,官吏無至者,亦無準備好救火之勺水,督理侍郎張衍慶亦不守護,殊為欺慢,命陳寅調派錦衣衛將該府知府等大小官吏,隻留一人護印,其餘人等俱用械係送至都護軍門,縛付前驅,使監押前行示眾,河南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掌印官員俱被逮赴錦衣衛鎮撫司拷訊,各有司官員之缺,吏部即於附近選補。”

  陳寅領命而去,隻是片刻,錦衣衛緹騎四散而去,將衛輝知府等大小官吏,隻留一人護印,餘者俱用刑具送到都護軍門,披戴枷鎖前驅示眾。

  錦衣衛緹騎又將督理侍郎張衍慶及河南巡撫易瓚、巡按馮震、左布政姚文清、按察使龐浩、僉事王格等人逮捕,俱下鎮撫司,而後悉黜為民。

  衛輝行宮大火,朱厚熜險些遇難,在將行宮廢墟簡單清理之後,禦駕一行便又南下。

  隻是此刻隊伍前麵,衛輝知府王聘,汲縣署印知縣侯郡等人戴上枷鎖,由錦衣衛押著行走在朱厚熜車駕前,用以示眾。

  隻是隊伍裏少了些妃嬪、宮女和侍從,方皇後坐在攆車中,回想著昨夜的驚險,她此刻驚魂未定,盯著車中的一角發愣。

  昨夜大火險些將她燒死,那個錦衣衛校尉,不對,此刻應該是小旗了,那個錦衣衛小旗陸良卻破門而入,衝進來將她救了出去。

  這個十歲少年頗為與眾不同,表麵上似是對她恭敬,但是那說話的語氣,始終拿她這位皇後當做一個普通人,真是一個奇怪的少年,方皇後想著。

  再說陸良,昨夜救了方皇後出了火場之後,便再也尋不到醉道人了,待到天亮,護著方皇後回到隊伍之中,陸良便又歸入隊伍之內,安心的跟在隊伍後麵,繼續南行。

  隻是看到那車架前麵披戴枷鎖的十數位官員淒慘的模樣,陸良心中有些不忍,再聽聞昨夜大火,有數十人喪命於大火之內,心中更是悔恨。

  這醉道人竟然如此心狠手辣,放火將行宮燒毀,又接連害死數十條人命,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麽,陸良怎麽也想不通。

  又往南行了數日,便到了黃河邊,望著大河濤濤,朱厚熜停下車架,在黃河岸邊率領文武百官祭祀河神,更是親手埋下一塊渡河詞碑。

  這塊碑園首龜趺,為長方形製,通高一丈半,碑寬半丈,駝碑之龜高三尺。

  石碑之上雕刻著由內閣首輔夏言所書碑文,其文曰:“九曲黃河,畢竟是天上人間何物,西出昆侖東到海,直走更無堅壁。噴薄三門,奔騰積石,浪卷巴山雪。長江萬裏,乾坤兩派雄傑。親隨大駕南巡,龍舟鳳舸,白日中流發。夾岸旌旗圍,鐵騎照水,甲光明滅。俯視中原,遙瞻岱嶽,一縷青如發,壯觀盛事。”

  這塊石碑後麵又書:己亥嘉靖三月。

  渡過黃河,朱厚熜禦駕一行一路暢通無阻,終於在三月十日抵達承天府鍾祥豐樂驛,早已得到消息的家鄉官吏以及師生父老前來迎駕。

  朱厚熜望著眼前的家鄉父老,心中感慨萬千,十四歲離家,榮登大寶,雖貴為天子,但是不得自由,在那深宮宅院,似是一隻籠中鳥。

  此刻自京城榮歸故裏,聽著鄉音,感受鄉情,朱厚熜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即興賦七言律詩一首:“故國瞻依純德山,禮製親裁肅駕還。途邊遮馬禾苗長,道畔拂輿麥穗斑。迎風激疊蒼雲合,向日明堆翠霧間。成實願飽吾民腹,須得靈膏自帝頒。”

  嘉靖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朱厚熜禦駕終於抵達承天府鍾祥興王府舊邸。此時的興王府早已經過一番修繕,煥然一新。朱厚熜住進卿雲宮,稍做休息,便迫不及待率領群臣到隆慶殿拜謁睿宗獻皇帝的神主。

  拜祭完畢,朱厚熜對著禮部尚書嚴嵩道:“嚴嵩,當盡快擬出章程。”

  嚴嵩恭敬道:“臣遵旨。”

  隻半日,嚴嵩便帶著隨行的禮部官員將禮儀趕製出來,呈了上去。

  嘉靖十八年三月十三日,朱厚熜出禦潛邸龍飛門,誓戒群臣、致齋三日。並在群臣陪同之下,浩浩蕩蕩拜謁顯陵,在紅門處降輦稽頭,騎乘禦馬登上陵山。身後跟著翊國公郭勳、成國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大學士夏言、禮部尚書嚴嵩等人,也俱是騎馬相隨。

  停住禦馬,朱厚熜放眼望去,但見崇岡隱起,疊阜盤亙,如龍遊鳳躍,蜿蜒抱護,風氣完萃,全城萃鬱,黃屋丹瓦,輝映於青鬆碧幢之間。

  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塊吉壤,朱厚熜頓時覺得此處神秀鍾敏,天壽山大峪山那枯草遍地的景象顯然比不了這裏。

  朱厚熜感歎道:“山環水抱,相互掩映,此處寶地,果然上佳。”

  嚴嵩恭敬道:“陛下,如此佳處,臣認為陵氣不可泄,太後梓宮當南下。”

  觸目所及的山川俊美,朱厚熜此刻也有將顯陵北遷的念頭打消,於是說道:“傳旨工部,立表於皇考陵寢之北,定陵號‘顯陵’。”

  跟在一旁的夏言馬上接道:“臣遵旨。”

  朱厚熜騎在馬上,在純德山上信馬由韁,周覽附近山勢,不由得詩興大發,開口吟道:“南幸湖襄地,陵寢切衷腸。周視親園內,回旋四五崗。茂茂鋪茵厚,森森列障長。龍高生意廣,虎伏世傳昌。抱環羅玉砌,繚繞布金牆。黝黑土色狀,允矣稱玄鄉。撥聳戒夷險,平坦免蹉防。鎮靜資山祗,尊安奉先皇。自是神靈悅,屢致朕心量。為此自得吟,庶幾永不忘。”

  跟在身後的幾人馬上明白朱厚熜之意,嚴嵩笑道:“好詩。”

  嚴嵩又請命道:“臣也有首詩,獻與陛下。”

  朱厚熜道:“嚴愛卿,又有什麽佳句,念來聽聽。”

  嚴嵩看著幾人,笑道:“那臣就獻醜了”。

  嚴嵩騎在馬上,腰背挺拔,環視一周後,這才開口吟誦道:“恭覽周神寢,回徑曆羊腸。伊昔著嘉名,兆稱天子岡。勢連嵩華遠,水繞湘流長。蟠互丘巒勝,榮休王氣昌。龍藏忽二紀,鬆柏皆踰牆。上帝悅明德,眷此受命鄉。惟盤壯南服,允作萬世防。慎固永弗移,山祇告吾皇。鍾靈發禎應,天定非人量。河山亙終古,孝德無遺忘。”

  一首詩吟誦完畢,嚴嵩笑道:“老臣,獻醜了,讓陛下見笑。”

  朱厚熜倒是頗為高興,君臣這一番唱和之後,便在這山間任由馬兒行走,觀看這山陵之勢。

  翌日,朱厚熜下詔懸安顯陵祁恩殿、祁恩門牌匾額及增建顯陵紅門圍牆,欽定“圖式”興建顯陵新玄宮,確定顯陵玄宮式樣,並用一座“瑤台”將新舊寶城串聯起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龍鳳格局。

  三月十五日,朱厚熜在興王舊邸,賞賜隨行文武大臣百金。

  三月十六日,興王舊邸,太常寺官在龍飛殿內布置好祭祀上帝一應典禮,朱厚熜率領群臣按照禮部製定好的禮儀,舉行了隆重的大享上帝之禮,以皇考配祭,禮成之後又遍祭社稷及境內的山川、河瀆等自然之神。

  龍飛殿祭拜儀式結束之後,朱厚熜又趕赴顯陵祭告皇考,到祾恩殿行三獻禮,朱厚熜一時悲從中來,當場又吟誦道:“茂茂兮,純德山蔥蔥兮;王氣接雲霄小兆,允茲吉且豊屢視襎察慎秋毫。恭惟皇遂既孔安,伊何必複嘈嘈袛有思,親獨苦心幾番血淚灑黃袍。”用此詩詞,以表達哀思之意。

  與此同時,錦衣衛小旗陸良正帶著幾個錦衣衛校尉蹲在純德山下挖坑,陸良看著一旁放置的巨大石碑,以及石碑旁那件鍍金銅龍,心中頗感可惜,如此精美之物就此長埋於地下,有些可惜。

  接下這樁差事,說來也頗感巧合,陸良這段時日隻是充作護衛隨行,卻不想被那道人陶仲文所撞見,便向皇帝朱厚熜討了一個差事給他,在接到皇帝的旨意後,陸良便選了幾個氣力精壯的錦衣衛大漢,拉著這塊連夜打造出來的顯陵石碑,又帶上這件精美的鍍金銅龍,帶上工具,就在這純德山下挖坑立碑。

  而這件做工精美的鍍金銅龍,便是要放置在這塊石碑下麵,用以祈求平安。陸良吩咐那幾個校尉掘土,而自己則是蹲在地上欣賞著這件銅龍,隻見銅龍腳踏祥雲,身似火焰,通體魚鱗紋,昂首騰飛,造型優美,栩栩如生。而在旁邊又有七個銅球,那道人陶仲文特意叮囑,銅球入土時當呈北鬥七星狀排列。

  陸良不解問道:“這是何用意?”陶仲文隻是笑了笑,沒有作答。

  此刻,當陸良從純德山上下來之後,方才明白這其中的含義,這顯陵背後,有七個山包,而此刻埋藏石碑銅龍之地,正與那七座山包遙相呼應。

  片刻後,幾個校尉便將深坑挖好,陸良親手捧著這件鍍金銅龍放入深坑之內,而後又按陶仲文的吩咐,將七個銅球按北鬥七星狀排列,放入這深坑之中,用土覆蓋之後,陸良道:“將石碑立在這銅龍後麵,填土埋碑。”一旁的幾個校尉便將石碑豎立起來,用盡氣力,將石碑放置在銅龍後麵,而後填土將石碑固定好。

  當一切結束之後,陸良便帶著這些校尉回到顯陵,此刻朱厚熜正在陶仲文的指引下,進行“齋醮”儀式,而剛剛陸良所埋金龍正是這“齋醮”儀式中的一步,而這正套儀式乃是名為“投龍簡”,上奏文書之後,朱厚熜為酬謝天、地、水三官神靈,將寫有祈福消罪的文簡和玉璧、金龍、金鈕用青絲捆紮起來,分成三簡,並取名為山簡、土簡、水簡。

  山簡封投於靈山之諸天洞府絕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簡埋於地裏以告地官中元,而剛剛陸良親手所埋的鍍金銅龍便是土簡;水簡則投於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

  這天、地、水三官又稱三元,正是道教中的祭祀神仙,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即民間傳言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乃是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鬼節”乃是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乃是水官解厄。

  告請三元投簡,乃是祈求天地水等神靈護佑社稷平安之意,更是皇帝朱厚熜對雙親純純孝心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