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當年火戰(十九)
作者:黑幕底十三      更新:2021-01-11 18:29      字數:2473
  “師父?那是什麽啊?”聽了楊國森的話,女孩對於這個名詞顯得很是懵懂,眨巴著她那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的。

  楊國森親昵說著:“師父,就是你以後最親的人啦,一定要好好呆在師父身邊哦,曉涵一定要聽爹爹的話,好好在師父身邊,好不好?”

  “為什麽師父會是我最親的人吖?爹爹呢?娘親呢?你們不都是嗎?”

  楊國森摸著小女孩的柔軟的頭發道:“是是是,我們都是你最親的親人,師父是曉涵的一個新的親人,她和爹爹娘親對你會一樣好哦。所以呀,曉涵可不可以答應爹爹以後會聽師父的話呢?一定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乖乖的哦。”

  看著楊國森,小女孩雖然聽不懂自己父親在說些什麽,但還是乖乖的點了點頭。看著女兒,楊國森實在忍不住,眼中充滿了淚水,若是再維持一會兒,便會控製不住自己的眼淚,奪眶而出了。

  楊國森望著女兒,柔聲細語道:“乖孩子。好了,既然這樣,那就讓師父抱抱你,好不好呀?”

  不知怎的,年幼的女孩兒心中總有種不好的感覺,好像此次鬆開手之後,就不會再見到父親了。一時間,小丫頭連連搖頭,一對手臂緊緊地攬著楊國森的脖子不鬆手,嘴上撒嬌道:“不嘛不嘛,我不想鬆手,爹爹抱著人家嘛。”

  看著撒嬌軟糯的女兒,楊國森的胳膊將其摟地緊緊地,也是萬分不想鬆手,忽然聞到了女兒頭發上的那一抹清香時,楊國森的眼神一變,變得僵硬寒冷起來,他手上微微用力,恰到好處地將懷中女兒弄昏過去。

  畢竟楊國森曾為太子,也是修行過靈氣的。

  “乖,跟著師父去吧。”看著已經昏睡過去的女兒,楊國森又是輕聲說了一句,滿眼皆是悲傷與不舍,卻還是將懷中的小女孩交給了對麵的女子。女子看著對麵的這般悲傷的楊國森,悲從心中起,難過極了,又是情不自禁開口道:“森哥,若是可以,還是與我一同離去,你我還有曉涵一家三口,享盡了人間歡樂,那不好嗎?”

  楊國森留戀貪婪地看了眼女子美麗的容貌,又是極其不舍地看著女兒,緩慢卻又堅決地搖了搖頭:“不了,棋兒,一定要按照我所說的,將曉涵撫養成人,待她懂事之後,便把一切告知與她。我不求她可以為火戰做些什麽,隻求她不將自己姓氏所代表的東西忘卻就好。”

  看著楊國森,接過小女孩,女子忍住悲痛,點了點頭,繼而抱著女孩身子一閃,速度快的好似閃電般,“刷”地一聲消失於皇宮大內。看著空蕩蕩的大殿,楊國森終於忍不住,眼中清淚緩緩流出。也就在淚水流下來的那一刻,皇帝伸手,直接將還未徹底消失的眼淚擦幹,重新恢複到那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樣。

  “護國武士何在?”楊國森輕輕說了一句,自門外匆匆進來一身著銀甲之人,其身高九尺,壯碩無比,自遠處走來望上去好似一座小山一般。

  “臣在!”那人跪在地上,很是嚴謹。

  皇帝陛下點了點頭,伸手指著門外,冷冷道:“今日的事情,朕要誰都不知道,知道了嗎?”

  “陛下說的是……”

  “自然是信王過來過的事情,朕要外麵的人一個不剩,所有知情的人盡數斬首,明白了嗎?”

  皇帝眼神冷酷似萬古玄冰,聲音寒冽如隆冬臘月,所觸之人皆是不由得冷戰陣陣,端的不寒而栗。

  那銀甲武士仍是低著腦袋,恭敬說著:“奴才遵旨!”

  說完,便安靜退下了。

  空蕩的大殿之中,又隻剩下了皇帝一人,他悠悠回頭,慢慢走著,跨國龍階坐在龍椅上,重重歎了口氣。這一口氣中,似乎藏著萬千憂愁,難以訴說,此一刻的他,也不知是在享受著安寧還是孤獨。

  兩個月後,火戰國門大破,東西北三方攻破,以李唐為首,元蒙荒狼同時攻進,最後瓜分其國土境域。

  而早在國破的前一天,火戰思帝楊國森持劍走入後宮,將自己的妃子皇子盡數殺死,皇後吞金自盡,楊國森在殺掉所有人後立於後山揮劍自刎,享年五十二歲。

  火戰信王楊闖,協一眾火戰親臣重將臨至城門投降言和,俯首稱臣,以表忠心。以龍震天為首的李唐人大開江南城門,率軍馬湧入,沿路之上和善安撫百姓,不得作出擾民傷財之事,違令者殺無赦。

  火戰當中仍有負隅頑抗者,皆被龍家軍破之殺之,幹脆利落,半點不拖泥帶水!

  而後一個月,火戰緊跟著天星,亡國!

  雖有部分火戰行省仍是負險固守,卻仍是困獸之鬥,早晚會被征服。是月,火戰言降者共有一百七十三位,其中二十二位對征平火戰有著卓越貢獻,特以征求意見,或告老還鄉,或封官進爵,盡數告清姓名,大赦天下。

  其中,二十二人中,以火戰前親王楊闖為代表,封逍遙侯,以世襲爵位;方立坤封江南城主,以重建為主,劃江南等十三城池以江南行省,發展江南大業;薛玉寶封南疆大吏,掌管西南沿海事宜……

  某一日,一隊慢慢悠悠北進的馬車隊伍中,一輛馬車的簾子被輕輕掀起,坐在上麵的正是已分封侯位的楊闖。看著一點一點向後挪去的故土,楊闖眼中盡是不舍,如今這種結局,不知肖令博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楊闖實在沒想到,李唐竟會如此做絕,竟然公布了名單。這名單一公布,便坐實了他們二十二人叛徒的名聲,從此之後便毫無退路可言,至少“火戰”這兩個字,他們是不配了!

  悠悠進京之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楊闖不知前途如何,惆悵之際,一旁一個聲音悠悠響起:“侯爺這是擔心何事呢?”

  楊闖看過去,隻見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坐在另一個馬車上,以車窗衝著這邊與自己對話。

  這人名叫常德,據說是李唐的掌事太監,此次封侯之事便是他千裏迢迢前來宣旨的。

  “沒什麽,隻是想著從未去過北方,那邊毫無朋友,不知未來該是如何。”楊闖苦笑著,那常德微微笑笑,麵白無須的臉上露出一份古怪神情:“侯爺這般多慮,京城也如火戰舊都一樣,也是世家並立,氏族橫行,交朋友嘛,很簡單些,隻需投其所好便夠了,之前聽聞侯爺在火戰也是頑主一枚,這點事情不應糾結吧?”

  聞言,楊闖臉上表情坦然許多:“是然是然,多謝公公,日後必有重謝。”

  “不必,咱家隻是隨口言說而已罷了,侯爺自重。”常德笑笑,並未收下楊闖的釋出的善意,關上車窗便不再言語。

  看著漸漸前行的馬車,楊闖有些微微發愣,喃喃道:“這世上竟然還有不貪財的太監,可真夠稀奇的。”

  說完,楊闖也是放下簾子,關上車窗。

  而後,火戰,便徹底成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