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內閣人選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50      字數:2316
  天命二十六年。

  玉京罕見的來了一陣冷風,令人措手不及,高大的城牆邊,穿著單薄衣衫的士兵搓著手,低聲罵道:“這什麽鬼天氣啊,沒完沒了。”

  旁邊的一位士兵也深有同感,抬頭望了望烈日,哪怕太陽當空照,空氣仍十分寒冷。

  “誰知道呢,今年真奇怪,怎麽突然變冷了?”

  玉京緊靠熱帶,身處高原地帶,一向溫暖如春,溫度適宜,然而,今年卻陡然有了變化,來了一陣冷風。

  導致一些人有些適應不了。

  “娘娘,這是陛下派人送來的羊毛大衣,說讓娘娘注意身體,天是寒冷了些。”

  一位宮女嘰嘰喳喳,她攙扶著一位美豔少婦,美豔少婦穿著淡粉色的外套,裏麵罩著淺色的內衣,長長的秀發盤在一起,嘴角帶著淺淺的微笑,自有端莊大氣。

  這位就是宋念雪,新大明當今的皇後。

  朱訓樘登基以來,宋念雪也漸漸收攏以前戲武的習慣,開始治理後宮。

  這麽多年以來,處理妥當,讓朱訓樘省了不少麻煩。

  雖年近中年,宋念雪麵頰見不到一絲皺紋,皮膚吹彈可破,尤其是生了幾個孩子後,更填了不少韻味。

  “陛下還說,今夜要來咱們宮裏。”

  嬌小的宮女說個不停。

  心中升起濃濃的佩服,這麽多年以來,皇後不減恩寵,每個月最少有十天待在皇後的宮裏。

  更別說,皇後的大兒子成為了太子,其他幾個兒子也是有勇有謀,深得陛下喜歡。

  宋念雪眼角露出淡淡的喜意,越和陛下待在一起,她就越感覺自己的幸福,陛下不僅文武雙全,治國有道。

  而且是個重感情的人,二十多年過去了,兩人雖然已經是老夫老妻,但是感情還是保持原先的樣子,有一種戀愛的感覺。

  一日不見,就十分想念。

  她突然皺起了眉頭:“不是今日應該去淑妃宮裏嗎?”

  淑妃就是趙姨娘。

  跟了朱訓樘之後,趙姨娘也是老樹開花,再煥新生,生了一個女兒後,又誕下一位皇子。

  宮女愣了一下,說道:“淑妃娘娘要出宮一趟祭奠自己的親人。”

  “怎麽回事?”

  宮女:“宮外傳來消息,淑妃娘娘的生母去世了,她要前去祭拜一下。”

  宋念雪若有所思,鵝蛋臉點了點頭,柔聲道:“一會去庫房裏挑選幾件東西,送往淑妃宮中。”

  “是,娘娘。”

  宮女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皇後,低聲道:“您晚上約了人。”

  宋念雪這才想起,晚上是約了朱雪丹一起賞月。

  宋念雪目光閃爍,輕聲道:“恩,正好趁這個機會吧。”

  朱雪丹和朱訓樘的關係早已成為了關內的不公開的秘密。

  但已經人盡皆知。

  宋念雪也默許了。

  ——————

  後宮談論的時候,朱訓樘也在考慮一些事情。

  內閣人員暫時有王允仁,陳滄,楊予安,賈如政,郭威。

  正好符合一般規矩。

  內閣的人數一般均為奇數,這樣表情圖片的時候才能形成一種局麵,不至於因票數相同而導致陷入僵局。

  但是,郭威要不幹了。

  年事已高.....要退休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

  郭威作為五軍大都督,掌管了新大明的軍隊,權勢滔天。

  更別說作為內閣的閣臣,加強了這個權柄。

  他這一退,是全要退去。

  朱訓樘本以為他是有什麽其他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真的。

  郭威前段時間得了一場大病,身子有些垮了,必須好好休養,而公文繁多,不能繼續承擔大任了。

  現在需要討論一個問題,誰要去接任他的職位。

  雖然還沒有確定人選,但是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

  接任五軍大都督,就不能入閣。

  新大明草創的時候,文武分得很不清楚。

  但是隨著王化的開展,過了一代人,已經形成了一批知識分子,文武開始有了界線。

  雙方雖然有一些矛盾,但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宋愛明退了,郭威也要退......

  新大明的一些舊軍事勳貴退下去的很快。

  朱訓樘也在思考著誰才是適合五軍大都督的人選。

  首先進入他眼前的是羅成。

  經過朱訓樘有意識地整頓,軍隊還算純潔。

  但是古代軍隊就有一點不好,十分容易形成派係。

  郭威也在默契下進行調整,清除自己的痕跡。

  羅成曆經新大明多次大戰,戰爭經曆極其豐富。

  而且一直在南方,勢力範圍沒有深入到軍隊各處。

  可以說是最適合的人選。

  那是羅成和舊的勳貴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機會,尤其是和郭威帶領的將領們,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這是朱訓樘要警惕的地方。

  但是思來想去,他還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羅成今年也有四十多歲,將近五十。

  可以幹上十多年,然後再換人,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

  朱訓樘低頭看了一下名單上的人選。

  五軍大都督他可以一人決定。

  但是閣臣的人選就得按規矩來。

  他不能自己破壞自己製定的規矩。

  每位閣臣各推舉一名。

  共四位。

  名單上寫著三個名字。

  “於泰,魏無忌,張載。”

  於泰被兩人推舉,分別是王允仁,楊予安。

  於泰暫為涼州州長,自從上任後幹得是繪聲繪色,製定了大量的政策,拿出許多財產,大力引進移民,由於福利政策給的好,吸引了不少明人前往。

  另一邊,大力發展紡織業,吸納了許多當地土著,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而且同時潛移默化的進行王化教育。

  可以說政績很好。

  再者說,於泰曾經是王允仁嶽父王閣臣的下屬,有很深的感覺。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

  於泰是從文官起步,很符合楊予安的胃口。

  這兩票,朱訓樘已經猜到了。

  可以說是預料之中,情理之內。

  但是魏無忌這一票,朱訓樘沒有意料到。

  魏無忌,是秦州的州長,管轄新京(原新大明首都)等地。

  而還有一個身份,是原禮部尚書魏無閑的弟弟。

  說實話,他並沒納入朱訓樘的考慮範疇。

  推舉人:陳滄。

  朱訓樘皺起了眉頭,不知道陳滄何時和魏無忌有了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