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烏托邦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50      字數:2326
  時間線往回拉一些,在路易斯勳爵訪問新大明的時候,他寫了一封信,並轉交西班牙的商人送回國內。

  這封信不是向亨利八世訴說新大明的情況,信的主人名叫托馬斯·莫爾。

  托馬斯·莫爾是英國僅此亨利八世的大法官。

  也是路易斯勳爵的好朋友。

  莫爾1478年2月7日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不太顯赫的富有家庭。

  在當時的歐洲,拉丁文被視為進入上層社會的通行證。因此,幼小的莫爾被送入了倫敦的聖安冬尼學校,學習拉丁文。

  1492年,莫爾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古典文學,在這裏他又學習了希臘文,這使得他可以盡情地閱讀柏拉圖、伊壁鳩魯、亞裏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尤其是柏拉圖的思想對莫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的評論家中有人幹脆將《烏托邦》稱為柏拉圖《理想國》的續篇。

  莫爾後來成為了一位律師,經常替底層百姓打官司。

  在為底層百姓做事的時候,他深切感受到了一種壓迫。

  一種來自社會全麵的壓迫。

  這個時期,在英國有兩個東西最為重要。

  簡稱“ss”

  一個s是ship,另一個sheep。

  大航海時代,尤其是麥哲倫航線的發明,再加上新大明的偶然出現,促進了貿易的往來。

  英國的羊毛紡織業極為發達。

  暢銷歐洲,甚至在新大明都能見到少量的貨物。

  大貴族大地主,為了獲得高額的收益,蠻橫的驅逐一些普通人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

  “那刀與火的文字中,訴說著一種深深的壓迫。”

  有人如是評價。

  “你們的綿羊本來是那麽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成很貪婪很凶蠻,甚至要把人吃掉……那兒的貴族豪紳,乃至主教聖人之流……不讓任何人在莊園上耕種,把整片地化做牧場,房屋城鎮都給毀掉了,隻留下教堂當作羊圈……佃農從地上被逐出,他們的財產被用詭計或壓製的方式剝奪掉。有時他們受盡折磨,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家業。那些不幸的人們想盡辦法,隻有離鄉背井了……等到他們在流浪生活中把賣來的錢花得一幹二淨,他們就隻有盜竊,受絞刑的處分,否則就是挨家沿戶討飯了。”

  這也是後世所謂的“羊吃人”現象。

  圈地運動如火如荼,更加激化了社會的矛盾。

  在這樣的環境中,莫爾寫出了烏托邦,假借航海家的口吻,據說出在遙遠的海島上,有一個理想的國度。

  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有,人們不需要為了吃穿而發愁,就連房屋都是自用出入,隔一段時間就抽簽調換。

  這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所描繪的景象。

  在莫爾當上大法官後,曾經和亨利八世有過一段蜜月。

  雙方都是宗教改革的反對者。

  但後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改變了主意。

  因為一個女人。

  亨利八世想和自己的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天主教雙王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的女兒離婚。

  當時結婚隻是為了拉攏西班牙,鞏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現在他變了心意。

  因為按照傳統的天主教傳統,他不能夠離婚。

  此時陷入愛河的亨利開始相信新教徒所說的教皇隻是羅馬的主教而已,因此教皇無權管理全部的基督教教會。

  由於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問題上突然改變態度,這就注定了莫爾與國王之間的矛盾衝突。

  莫爾依舊篤信天主教,在1529年至1533年間,莫爾發表了七本辯論的小冊子,第一本也是寫得最好的一本名為《論異端問題的對話錄》。

  莫爾雖然以國王的代表出世各種活動,但是身處的矛盾在洶湧,總有一天會爆發。

  就在近一段時間,雙方的矛盾終於爆發了。

  底層人民正在煎熬,流離失所的時候。

  亨氏八世向國會提出了一個協議。

  為增值稅。

  但是莫爾聯合一些議員反對了這個條協議。

  莫爾被驅逐出了國會。

  他時時不忘烏托邦一書中描繪的場景。

  所以在路易斯勳爵臨走之前,托付他一件事情,讓他看一看到底在遙遠的國度是否真有烏托邦。

  此時,牢獄中。

  莫爾盤坐著,在莫爾被驅逐後,次年議院通過《至尊法案》,宣布亨利八世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全國臣民都要宣誓承認,莫爾拒絕宣誓因而被關進倫敦塔。

  “在英國,誰不服從國王,就沒有好結果。”

  諾福克好心勸說著自己的好朋友,想讓他改變心意。

  莫爾淡然道:“我已經再三思索考慮了,但是,我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

  “唉!”諾福克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既為莫爾的堅持精神而感動,又忍不住想要痛罵他一頓。

  “托馬斯,我怕你將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莫爾:“自由的代價的確很高。然而,即使是最低級的奴隸,如果他肯付出代價,也能享有自由。”

  諾福克搖了搖頭,他知道已經無法勸說自己的好朋友改變主意。

  畢竟那是他一生堅定信仰的原則。

  諾福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了過來:“這是路易斯勳爵送給你的信。”

  莫爾抬起頭,有些意外之喜。

  他站起身來,接過信封。

  “他還活著?”

  “恩,他已經找到了新大陸,正在和那邊的國家交談,這是一位西班牙商人幫著帶回來的信封。”

  信封還沒有打開過,封得好好的。

  不過莫爾一時也沒有心急。

  和諾福克再次交流了一些時間。

  “我自知這次死罪難逃,但還有一些事情想要囑托你。”

  諾福克神情堅定,其他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但莫爾的願望要盡可能滿足。

  “私有製是萬惡之源,一定要被消滅,我恐怕在我死後,我的著作無法保留下來,所以請允許我,向您提出一個無理的要求,把我的那些草稿一定要整理出來。”

  諾福克認真道:“放心,我會幫你整理好的,一定不讓人銷毀。”

  莫爾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諾福克深深地再次看了一眼莫爾,離開了。

  ps:100萬字了,有些感慨,這是第一次寫這麽多,謝謝大家一直來的支持,每次打開後台,都能看見熟悉的書友每天默默地投著推薦。

  再次謝謝所有書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