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幫扶政策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50      字數:2300
  觀察完學堂,第三日,李明華介紹了齊羅市,雖然香山離著羅浮比較近,但是香山並不屬於羅浮的管控範圍。

  而是齊羅市,齊老師下轄三十九個鄉鎮,麵積廣闊,大部分都被林木覆蓋。

  李鳴驊來到府衙說明了來意。

  然而,一聽到要求洗禮師的事情,迎接的官員立馬就變了臉色,根本不再提這個事情。

  這讓李鳴驊更加疑惑了。

  區區一個香山,為何官員如此的避諱之深,仿佛是噬人的毒蛇一般,一點兒都不想招惹。

  李鳴驊在這裏也不認識什麽人。

  所以也沒有啥門路。

  打聽了半天也沒有打聽出什麽消息。

  他隻好在一旁的客棧休息。

  這裏環境比香山好多了。

  客棧中竟然有賣唱女,她們玩耍的樂器,李鳴驊都沒有什麽見過。

  清揚的樂器聲,似乎有一股蒼茫大氣湧來。

  她竟然聽出了一絲悲壯之感。

  “你們聽說了嗎?陛下天恩,要免咱們這裏的一年稅,而且據說要挑選咱們這裏的兩名女子入宮。”

  “真的假的呀?”

  “哼,當然是真的,我一個親戚的三叔的侄子在玉京當官,他說得還能有假。”

  眾人說的都是大明話,所以李鳴驊聽得一清二楚。

  閑來無事,他一邊吃著花生豆,一邊聽著眾人的酒後之言。

  這時旁邊的一人有些質疑道:“那些香山的人做了那樣的事,陛下竟然寬恕了他們,簡直是德心仁厚啊!”

  “是啊,咱們現在的日子比以前過得是好了很多,像我阿父那一代,哪裏會想到會有現在的這樣的日子。”

  李鳴驊突然愣住了,香山的人做了那樣的事。

  ???

  啥事情,莫非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了朝廷不像香山派洗禮師?

  所以等小二來了之後,他拉住了小二詢問。

  小二審視看了他幾眼。

  沒有說話。

  於是送了二兩銀子。

  小二才緩緩的說出了原因。

  李明華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朝廷不像香山派洗禮師。

  這要追溯到羅浮建造的時候。

  前文已經提到過,一些土著沒有答應大明的條件,死也要待在羅浮。

  後來趁著某個機會,大明的軍隊前去把他們一鍋端了,才有了現在的羅浮。

  而那次有一些沒有清剿幹淨,有部分逃到了香山。

  香山的人把他們藏了起來。

  後來朝廷有令,不能太過血腥,也就放了這些人。

  但是,敢私藏朝廷追究的人。

  這可是大罪。

  所以自那以後,香山就在朝廷那裏掛上了號......

  許多好事也和它沒有了關係。

  若不是它地處於羅浮的必經之地,恐怕混得更加慘!

  聽完講解後,李鳴驊終於理清了來龍去脈。

  他不禁感歎道:“一事之責,竟牽連到如此地步,香山不幸啊!”

  李鳴驊沒有責怪朝廷的意思,而是對那些私藏逃犯的香山人,既可憐又可恨。

  他本來就是一名錦衣衛,對私藏逃犯也是痛惡至極。

  李鳴驊沉思了半日,又去了官府一躺,再次詢問了一次,仍是無果。

  最終隻好悻悻地返回了香山。

  那朝廷援助的三千兩白銀,黙康說,已經被上一任典司貪汙了。

  而黙康因為身份的因素,也沒有辦法揭露這個事情,更別說上一任典司已經去了其他地方,更加無法追責。

  回到香山官府,望著庫房裏空蕩蕩得,賬本上隻有不到五十兩白銀。

  簡直是窮酸的要死。

  沒有錢,啥事都辦不成。

  所以他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

  ......

  “聽說已經有不少新來的去各地當小官了?”朱訓樘詢問著賈如政。

  “是,陛下,有十位已經成功考取了洗禮師證明,奔赴了大明各地,還有幾個因為成績優異周圍當了地方官。”

  賈如政如實匯報。

  “情況如何?”

  賈如政沉著了片刻,抬頭瞄了一眼陛下,說道:“表現的中規中矩。”

  賈如政這麽說,其實沒好意思說出實話,按照他的目光來看,那些人做的並不好。

  很大一部分原因,他們太善良了。

  有時候,善良是一種好事。

  但是做官和做洗禮師,不能僅依靠著善良,還要有一定的手段和震懾力。

  “嗯。”朱訓樘當然聽出了賈如政隱含的意思。

  他悠悠道:“沒有人是天生來就可以當官的,這些新移民本來都是底層出身,沒啥大見識,做到現在的狀況,也在朕的意料之中。”

  “不過也不能太過難堪。”

  朱訓樘伸出兩個手指,指了指賈如政:“告訴下麵的官員,可以適當照顧一下,但也不要太放縱。”

  賈如政點點頭,這些新移民的都是大明各地,而且基本都是比較落後偏僻的地方,搞壞了也沒有什麽問題。

  大不了再換一個地方重來。

  至於是否為當地造成了損害,一切都在大明的承受範圍之中。

  那些沒有人在意的土著.....隻能說句不好意思了。

  到現在為止,一共來了新移民436人,男人289人,女子147人,來了之後,基數快速擴大。

  已經有一百三十二個嬰兒出生。

  相信過上幾年,充分發揮愚公精神,會生更多孩子,為新大明的統治力量注入新鮮的血液。

  隨著移民的進入,新大明也開始轉變了政策,不再要求他們群居,二是打算分到各地明人聚集地,加強新移民和東洲明人之間的親密度。

  更在去年頒布了一條新的條例。

  《有關新移民的幫扶政策》

  通過立法的方式,激勵和促進雙方之間的融合。

  結對子方式,一些明人擁有了幫扶對象,保證每戶新移民都不落下。

  憑借這種方式,迅速拉近了雙方的關係。

  成果是可喜的,經過實踐檢驗,這個政策也符合大明的發展規律。

  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移民和新明人之間的通婚現象。

  血脈相通,認同感十分強烈。

  尤其是朱訓樘以身作則,納了一名新移民為妃,更加刺激了眾人熱情,尤其是一些貴族。

  這些人都是人精,目光也落到了移民身上,也準備進行聯姻.....

  盡管這期間有些波折,但整體是向上的,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