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墮民移民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256
  田二喜和女人兩人相視,久久不能說話。

  “大伯他說的是真的?”田二喜顫聲道。

  信中的信息太密集,讓田二喜一時之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女人點點頭,輕聲道:“應該是真的吧。”

  田二喜騰地站立起來,臉色欣喜:“這麽說,大伯他不僅沒有死,反而活的更好,大明,遠方竟然還有一個大明。”

  他扭過頭來,與女人對視:“咱們也去吧。”

  女人嗯了一聲。

  這裏已經不適合他們生存下去了,還不如換一個新的地方生活,而且信上所言,在遙遠的另一個新大明那裏,生活地更好。

  田二喜和女人商量後,就立馬做出了決定,找門路,去外麵的世界。

  類似的事件很多。

  新大明帶來的信送到移民的親人手上,迅速引起了他們親屬的震動。

  尤其是還有人識字,親筆寫的,更加增添了真實性,而且大部分都是底層百姓,他們相信也沒有人會坑他們。

  東夷島。

  建設的熱火朝天,一股股小的移民,還有從南下搞來的馬來奴隸,都在為東夷島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一個個的來,別著急。”

  汪直笑的合不攏嘴,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自從和大秦商量好後,汪直就轉投人口運輸工作。

  他回去半信半疑地拉了十個人,就來到了東夷島。

  想試試水,看看大秦說的是實話不。

  結果十分順利,大秦果然說話算數。

  這讓他喜出望外。

  於是,第二次帶來了更多的人。

  一位位枯黃,穿著大補丁衣衫的貧民派好隊伍,等待著大秦的體檢。

  汪直:“還是大秦好啊,是個講究國。”

  汪直能取的如此有效的成果,也因為帶來人的身份,他們不屬於四民,而是屬於一個特殊的群體——墮民。

  明代沈德符《敝帚軒剩語.丐戶》:“今紹興有丐戶者,俗名大貧,其人非丐,亦非必貧也。或雲本名惰民,訛為此稱。其人在裏巷間,任猥下雜役,主辦吉凶及牙儈之屬,其妻入大家為櫛工,及婚姻事執保監諸職,如吳所謂伴婆者......男不許讀書,女不許纏足,自相配偶,不與良民通婚姻。即積鏹巨富,禁不得納貲為官吏。”

  舊時,墮民不得入四民(即士、農、工、商)之列,故四民均可直呼墮民之名。

  墮民統稱四民為“大百姓”。

  四民賤呼墮民為“惰民”、“惰貧”、“怯鄰戶”、浙江紹興“樂戶”、“丐戶”、“大貧”、“小百姓”、“轎夫”、“轎頭儂”、“欄公”等,而墮民對四民則必用尊稱:對男性,須稱年長者“相公”、有職位者“老爺”、年輕者“少爺”、小孩“官官”,稱新郎為“駙馬老爺”;對女性,則稱“太太”、“奶奶”、“小姐”之類。

  墮民與一般平民幾乎不共職業,正如魯迅所雲:“男人們是收舊貨,賣雞毛,捉青蛙,做戲;女的則每逢過年過節,到她所認為主人的家裏去道喜,有慶吊事情就幫忙。”

  此等職業舊時視為“賤業”。

  這些人的來源有多種,明朝大部分為三個:朱元璋滅元後,將蒙古貴族貶為墮民;明初,朱元璋戰勝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後,因其部屬甚眾,誅不勝誅,遂下令貶為墮民;明永樂皇帝朱棣將其政敵貶為墮民。

  總之來說,這些人就猶如印度的賤命,而且無法改變身份。

  墮民既屬被貶之輩,故向為官府所歧視,四民所不齒。

  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後,才廢除了這個政策。

  所以,他們本就受歧視,一旦有辦法逃出來,激情就爆發了。

  汪直選擇了一個十分好的對象。

  墮民中也有不少人才,因為他們的祖先大都是風雲人物,才得以連累後輩,涉及到各行各業。

  這不,負責移民的人也十分高興。

  來的移民中有好幾個都是目前東夷島正缺的人才,這些墮民負責人基礎的活動,掌握的東西也是文化習俗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不少是真苦真窮的人。

  “來這邊。”

  田二喜和女人,孩子,三人也來到了這裏。

  田二喜拉著女人和孩子,更著人流一起走。

  女人終於不是古波不驚,什麽樣的女人也都想要依靠。

  她緊緊拉著田二喜,眼眸透露著慌亂,畢竟是第一次出海......

  田二喜本人也沒好到哪裏去,本就是老實巴交的貧民了,否則也不至於快三十歲才娶上媳婦。

  但是,他還是裝作堅強的樣子,安慰女人和孩子:“放心,一定不會有事情得。”

  “每個人領兩件衣服,動作快一點,哎哎,那個人,你領多了,還有你,走快點。”

  負責的士兵十分惱火,畢竟有的移民好像聽不懂話一樣,經常出現差錯。

  田二喜摩挲了一下衣衫,有些驚喜道,這兩件衣服比自己穿得這身還要好。

  果然大方!

  “哈哈,換上吧,大點就大點,以後再長高點也能穿。”田二喜拍了拍孩子的後腦勺。

  拿的衣服比較大,孩子穿起來就像穿著一件大裙子......

  可能是習慣,窮怕了,女人為孩子拿了一件稍大一點的衣裳,就像很多農村孩子,小的時候買鞋總要買大一號,這樣穿的時間更長一些。

  不至於很快就穿不了了。

  三人換號衣服,老老實實聽著士兵們的講解。

  “先休息一日,明日開始幹活,孩子可以不用,一會都登機一下。”

  他們不會剛來到東夷島就前往新大明,還要在這裏適應一段時間。

  正好也可以建設一下東夷島。

  東夷島,遠離了大明,沒有了閑言碎語,田二喜一家子都高興了起來。

  而表現更為強烈的是,則是那些墮民。

  他們在這裏體驗到了做個正常人的感覺。

  對,僅僅是能做個正常人也是他們以前可望不可及的目標。

  現在都實現了!

  而且還能翻個身,指揮幾個東夷番和馬來奴隸,簡直一下子找到了人生價值,很高興,很激動。

  相信他們到達新大明後,恐怕更為激動,未來美好的日子等待著他們,他們對新大明必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