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王陽明埋葬地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307
  西班牙使者訪問新大明的同時。

  大明洋對岸,中原。

  一座道觀,白雲流水,鬆柏寒泉,空氣中有叮當的清脆聲音。

  噠噠噠。

  傳來一道急促的腳步聲。

  一位小廝穿著布鞋,輕盈地跑了進來。

  觀中有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穿著清涼的長衫,盤腳坐在地上,幾縷長發自然下垂,雖年近半百,也能依稀看到少年時的帥氣容貌。

  一旁有一位七歲少年,一板一眼的翻閱著書籍。

  “老爺,查到消息了!”

  老人睜開眼睛,神情淡定,等待著小廝的話語。

  “大概是嘉靖8年,南洋開始出現了一夥自稱大秦的人,剛開始的時候還僅在爪哇,後來在嘉靖九年,占據了東番......”

  “他們開始同福州的一些商人做生意,將600多人移到了東番島......而且聽一些商人說,他們在北方的日本也做一些生意.....”

  若是陸敬仁在此,恐怕會大為震驚,因為此人基本上把他們的所有活動都歸納了起來。

  老人接過一疊紙張,上麵記載的清清楚楚,他開始瀏覽起來,這時候沒毛才揚了一下。

  他喃喃道:“不應該如此,難道是我記錯了?哪裏出現了這一群人?而且還占據了東番島,做起了香料生意,和海盜有明顯區別。”

  越看越驚奇,這會兒秦人做的事情有規章製度,明顯不簡單。

  和佛郎機人勢均力敵,崛起速度之快,超乎人們的想象。

  倒數第二頁上麵記的消息更加讓人震驚。

  有幾艘大船而來,帶著一些人往北去了。

  他保留著疑惑,繼續看。

  最後一頁紙記載的是大秦的武力和火槍,火炮。

  老人放下紙張,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好像,曆史軌跡變動了一些。

  不過,當前他並沒有實力,或者說海外並不是他的重中之重。

  所以隻大概了解一些罷了。

  但是隱隱約約得到的信息也足以讓人消化一段時間。

  他把目光落到眼前的少年身上,眸子中露著欣慰。

  “這就是大明未來的希望。”

  他擺了擺手,吩咐下人離開。

  這個過程中,少年沒有任何分心。

  “白圭,感覺如何?”

  少年幽幽的抬起了頭,嘴撇了撇,說道:“老師,有些都不懂。”

  老人哈哈笑道:“不懂,很正常。”

  “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可以習得,好好鑽研吧。”

  這裏是浙江紹興府山陰縣,是王陽明先生的埋葬之地。

  老人帶少年前來一為瞻仰,二則帶著少年多遊曆山河。

  “明年為師很大可能會前往南京,估計一段時間內無法照顧你,不過我已經為你找了許多藏書,你天資聰穎,舉一反三,更是不在話下。”

  “切記要認真學習,不可做傷仲永。”

  少年點點頭,眼睛眨巴幾下,有些奶聲奶氣道:“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老師的厚望。”

  老人捋了捋長長的胡須,感慨萬分。

  拿起一旁的金色狼毫筆,鋪開上好的紙張,左手拎起右手的袖子,沾了沾墨,起勢,落筆。

  少年望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老人放下毛筆。

  輕聲道:“這個送給你,希望你不要辜負老師對你的期待。”

  名為白圭的少年當然聽過這句話,他重重地點點頭。

  這時,遠處傳來一道道清脆的鍾聲。

  老人站立起來。

  牽著少年的手,走在幽靜的小路上。

  “老師,我找到了你說的那句話,是亞聖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少年還是少年,有幾分玩樂的天性,他的雙腳蹦蹦跳跳低著頭,一邊說道。

  老人嗬嗬一笑,應和道:“好好好,不過你還要好好思考一下,這關係你的未來。”

  少年懵懂非懂,簡單嗯了一聲。

  “老爺,還去看望嗎?”

  老人搖搖頭:“以後有的是機會,先把白圭送回家吧。”

  幾個人牽著馬車,滴答滴答地向遠處趕去。

  馬車簾子上,繡著一個小小的“嚴”字,馬車上老人身份呼之欲出。

  “這副殘軀發揮幾十年餘熱,再把往後的任務交給白圭,人定勝天,我不信這樣都不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慢慢來,會有機會的!”

  聲音越來越小。

  荊州府江陵縣。

  一輛豪華的馬車停了下來。

  “張家神童回來了,真是有大運啊,小小年紀就被大人物收為徒弟,已經肯定要做大官!”

  街邊鄰居討論紛紛。

  十分豔羨。

  看看張家神童,再看看自家兒子。

  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人家是白龜下凡,咱們這些凡夫俗子哪裏能比得上?”

  “就是。”

  少年出生之前其曾祖父做了個夢:夢中一輪圓月落在水甕裏,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慢慢浮起。曾祖父認定白龜就是這小曾孫,於是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而少年也不負眾望。

  自幼表現得聰明伶俐,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

  “這幾本書收好,上麵有我做的批注,你好好研習,等下次見麵的時候,我再考核你。”

  老人從一旁拿起三本線裝書交給白圭。

  “是。”

  聽著周圍的議論,老人皺起眉頭,也不知道自己的插手會不會改變少年的命運。

  不過眨眼間眉毛舒展。

  根據和少年交往,他知進退,而且學習能力超強,就算是不能到達前世的高度,也會混的很好。

  如果再有自己的助力,恐怕......

  “老爺,那個小孩剛剛三歲,您看.....”

  老人想了想,沉聲道:“派人關注一下即可,不要打擾他的生活,等過些年再說。”

  他抬頭望著北方,目光深邃。

  嘉靖皇帝剛剛登基,還有雄心抱負,做了不少實事,整個朝廷風氣好了很多。

  然而曆史的慣性還是來了。

  雖然沒有身處朝堂中央,但是他還是能感覺到,嘉靖皇帝漸漸地疏離朝政,親小人,遠賢臣了。

  他深深歎了一口氣:“願以殘軀挽天傾,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