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朱梅禕進宮匯報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281
  天命二十年一月份。

  朱梅禕即將到達京城的時候,新大明京報公布了朱梅禕等人的壯舉,高度讚揚了他們頑強拚搏進取的精神,是新大明新時代的開拓者。

  各種溢美之詞,甚至挖掘出了他們以前的事跡,更找到了當年的經曆者,還沒有返回京都,就已經成為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一段時間內,南洋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不論是否知道南洋,有過什麽樣的接觸,都把南洋掛在嘴邊,仿佛若不說上兩句,都融不進集體。

  大明京報又連忙刊登了第二版,根據大明的史料和朱梅禕傳回來的消息,對南洋做了一個簡單而有概括性的敘述。

  更加激發了人們討論的熱情。

  仿佛南洋已經成了囊中之物,氣氛極為熱烈,情緒高漲,不亦樂乎。

  各大圖書館,有關南洋的各種資料,都成了搶手的書籍,為此經常鬧出打鬥,誰若知道了南洋的一些事情,那立馬就成為圈子中的焦點和翹首。

  新大明的勳貴階級,也是當年正兒八經的明人後代,勳貴子弟們紛紛向父輩討教南洋和中原的問題。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紛紛開始回憶往事,想念起孩提時的場景。

  當然對於祖輩的失敗,大家心有靈犀的簡單提了一句就揭過了話題。

  介紹的大部分都是新大明如何艱難地來到了這裏,在南洋又遭受了哪些磨難。

  其中少不了美化和故意遺忘。

  許多少年聽後,都露出憧憬的目光,想去看看南洋到底是什麽樣,哪怕父輩們介紹時有些感慨,但人們都聽出了蘊含其中的是思念和懷念。

  那是個對故土的深深感情。

  可以說,它大大激勵了大明上層對南洋的探索,是一場極佳的輿論活動。

  朱訓樘負手窗前,外麵淅淅瀝瀝的小雨,頗有一場意境,想要吟詩幾首,卻苦於才華不足,隻能最後化為一道深深的歎息和感慨。

  “南洋好啊!”

  朱訓樘也沒有想到,新大明竟然成功了,雖然犧牲了不少人,一回生二回熟,有了這次的經驗,前往南洋的道路順暢了。

  隨著全球大航海,會把舊有的古老大陸一塊兒一塊兒的連接起來,貿易也會促進各方的交流和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南洋會起到獨一無二的作用。

  即便這個時代歐洲已經有了趕超偽明的潛力,但還不是沒超嗎?

  大明仍是世界當之無愧的霸主,盡管內部有著各種複雜而又難解的問題。

  作為占據世界經濟很大比例的大明,也擁有著這個時期的全球硬通貨絲綢和茶葉。

  南洋的貿易是世界貿易中心。

  有了新大明這個異數,南洋的貿易不僅不會萎縮,而會更多。

  所以在南洋占據一席之地,至關重要。

  朱訓樘的腦海間浮現出一張巨圖,勾勒出新大明的勢力範圍,開疆!拓土!就等依靠南洋開始移民了。

  這時一位嬌俏宮女小步走上前來,柔聲道:“陛下,朱將軍回京了。”

  朱訓樘笑了,終於回來了,看來要仔細聊一聊,這一路上有何見聞。

  “不必派人招他入宮,一路風塵仆仆,讓他歇息一會兒吧。”

  “是,陛下。”

  朱梅禕的車輛剛剛駛過城門,他回來的消息立馬就傳遍了。

  “少爺,你總算回來了。”

  朱梅禕扭頭笑著道:“京中有什麽消息嗎?”

  小廝手舞足蹈,雙手空中比劃著,喋喋不休道:“少爺你可不知道,你已經成了京都的名人了,風光無限,就連街邊的三歲小兒也知道了您的大名,報紙上都刊登了,你是大明的英雄和驕傲......”

  朱梅禕摸了摸自己臉蛋,眼角止不住的笑意,不過還是自謙的模樣,說道:“看來以後出門兒要戴麵罩了,否則被認出來那就壞了。”

  小廝也嘿嘿傻笑道:“對,少爺這個方法好。”

  朱梅禕走進車裏:“先回府。”

  “是。”

  牛夫連忙駕車。

  ......

  “陛下,朱將軍來了。”

  朱訓樘“哦”了一聲,沒想到朱梅禕這麽快就來了。

  朱梅禕剛剛到家,就立馬換洗了一身衣服,連忙入宮。

  畢竟,他可知道陛下已經等他很久了。

  “起來吧,來人賜茶。”

  “謝陛下。”

  朱梅禕恭敬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半個屁股僅沾著一點,虛坐著。

  朱訓樘的身子前傾一點,豎起耳朵,打算好好聽一聽他的光榮事跡。

  朱梅禕輕咳一聲,開始緩緩道來。

  “我們從海林出發,按照規劃的海圖一路西行,有驚無險......”

  “.....途中遇到過幾次風暴,損失了幾位船員,索性其他相安無事....船員已多次發生焦慮問題,幸好帶來一些女人,才得以發泄出來......”

  “大概用了5個多月,我們到達了呂宋島.....”

  一邊兒聽著朱梅禕的介紹,朱訓樘感觸良多,有的地方朱梅禕說的輕描淡寫,但是想想也會感到驚險萬分。

  不得不說受天眷顧。

  “呂宋島上不是漢人執政嗎?”

  朱訓樘皺起眉頭,對呂宋島太過熟悉,本以為漢人掌握了最大的權勢,沒想到還是當地的土著掌權。

  朱梅禕搖搖頭,說道:“不是,島上勢力複雜,臣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島上似乎並沒有受太多的中國文化,反而受到來自其他地方多的阿拉伯商人影響較多。”

  朱訓樘的手指敲著椅子,感到棘手,他們的影響實在太過難纏,不容易對付,而且容易走上極端。

  新大明不能犯這個錯誤,不允許有任何的苗頭出現。

  朱梅禕又開始介紹經過的蘇祿幾個國家,還有順塔國情況,一一道來。

  朱訓樘對南洋的情勢清晰了幾分。

  “看來想從南陽移民有些困難了。”

  朱訓樘不由自主的說了這麽一句話。

  朱梅禕應和道:“陛下說的沒錯,根據臣的觀察,南洋隻能作為一個中轉的地方,不能給新大明提供大量的移民。”

  朱訓樘想了想回過神來。

  “你繼續講。”

  朱梅禕:“在順塔國呆了一陣兒,在國王陸才夫的幫助下.......”

  朱梅禕盡可能的把知道的一切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