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夏威夷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321
  享受完土著妹子周到的服務。

  翌日,原本是小國家宮殿的地方,其實也就是一所稍微大的房子。

  朱梅禕和周闊等人圍坐在一起商討著情況。

  周闊驚訝道:“這裏是夏威夷?”

  朱梅禕說道:“沒錯,根據海圖上的標識,我們應該是到了夏威夷。”

  對於夏威夷這個名字,朱訓樘直接搬運了過來,畢竟這三個字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夏指的是華夏,威夷指的是威服四夷。

  周闊的目光落在海圖上,眾人緊緊圍靠在一起,注意著夏威夷的地方。

  他鬆了一口氣,看夏威夷的位置,離這新大明並不遠,可以原路返回。

  “夏威夷島是大明洋上關鍵的一個島嶼,未來的歲月中,從新大明前往南洋,在沿著南洋一路北上到達日本,在返回的路途中,夏威夷島可以成為一個很關鍵的中轉站。”朱梅禕沉聲道。

  周闊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

  反問道:“那正好,我們可以留下來建設這裏。”

  朱梅禕正是這個打算。

  “這個島嶼十分大,島上還有其他的人和村落,所以單留下我們幾個人還遠遠不足。”

  朱梅禕:“我們會再留下一部分人,給你們一定的武器,暫時不需要深入島內,慢慢來。”

  周闊點點頭:“行,這樣沒問題。”

  “我回去會向朝廷稟告,為你請命,估計朝廷會答應你擔任夏威夷島嶼的總督。”

  周闊聽後,臉色一喜。

  知道了自己等人所處的處境後,了解距璃新大明的距離並不太遙遠,他放下心來。

  本來就是想出去搏一搏前途。

  沒想到陰差陽錯落到了這裏。

  若是朝廷能允許他擔任夏威夷島的總督,可比去南洋好多了。

  他拱起手,鄭重道:“卑職謝過大人。”

  朱梅禕拜拜手:“都是為大明做事,不過你要謹記一點,又采取適當的手段,收攏當地的人民,以便更好的統治。”

  周闊點點頭,銘記於心。

  在夏威夷島停留三日後,朱梅禕又率領餘下的人返回新大明。

  ......

  與此同時,新大明的改製活動也即將進入尾聲。

  本土大陸分為八州之地。

  關外為秦州,原先的關中三省則為寧州,玉京周圍地盤則劃分為漢州。

  漢州南方,靠近瑪雅的地方,則為交州。

  平州首府為漢漠,緊緊控製著東海岸。

  漢州以北,為中州,首府為徐庭。

  新大明的最北方則為涼州。

  作為如今新大明的鐵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域,也是朱仁正駐紮的地方,為靈州,秦州以南,緊鄰西海岸。

  此為八州之地,實行三級劃分。

  州,市,縣(鎮)。

  另有海外領土若幹,其中古巴也為一州,和本土規劃一樣,成九州之數。

  更有福州,新金山,許州等多處海外據點兒。

  天命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朱訓樘簽署了公文,嚴令各地按照中央指示,設市建縣,並對關外作出重要指示,簡化原先的行政規化,進行合並。

  剛新建的國家,就是有這點好處。

  阻隔力量弱小,當然這是沒有考慮原住民的反抗意見。

  許多地方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阻礙朝廷,因為朝廷的改製,再次剝削了既得利益者。

  可惜沒有人去聽取他們的意見。

  各地警局,軍隊紛紛開始鎮壓。

  也冒出了許多忠於大明的原住民,對大明的政策表示支持。

  趁著三五計劃,朱訓樘對大明的教育也進行了調整。

  改為九年教育,小學三年,中學三年,大學三年。

  在大學二年期間,可以參加全國性的科舉考試,若科舉失敗,有學籍者隻能等待朝廷分配,無上大學者,也就是社會人,則待業成功。

  若科舉成功,則起步要高很多。

  當然教育資源非常不合理。

  大明人可以享受三年義務教育,殷人分情況可以享受一年到二年義務教育。

  入學名額也有差別。

  漢州,贛府。

  位於玉京的西側,取代了關外的地位,成為新大明最大的甘蔗產地。

  形成了一套加工產業,是紅糖和白糖的重要來源。

  由於地形平坦,緊挨著玉京,是新大明境內明人數量最多的城池。

  朱訓樘走進城門口,便感覺到了熱烈的氣氛。

  贛府,車水馬龍,是大明扶持城池,能排進新大明前十。

  朱訓樘這次來是巡查,換句話是放鬆心情,體察民情。

  剛剛上任的張市長心驚膽跳,小心的伺候在旁邊。

  朱訓樘也是無語,不知怎麽走漏了風聲,竟然早早的有人等待。

  不過他也特別理解。

  張市長負責帶路,朱訓樘一襲白衣,顯得玉樹臨風,時不時惹來一旁的女子側目。

  張市長在一旁小聲介紹著情況。

  “城中有十所小學,五所中學,一所大學,入學率高達80%,接下來的三年內,我們還決定投入10萬兩白銀改善學生的生活環境。”

  “另按照朝廷的指示,建立了一所公開圖書館,可容納1000人,還專門建造了一所檔案館,記載贛府的風土人情和事跡。”

  朱訓樘右手持扇子,輕拍了一下左手心:“督察局有多少人?”

  張市長撇了一眼後方的一人,那人立馬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卑職是督察局局長,就由我來給您匯報吧。”

  朱訓樘揚了揚扇子,道:“說來聽聽。”

  錢穆心一凜,斟酌了一下才開口道:“督查局共有人員231名,負責維護治安的有180多名,絕大部分招募的軍隊退役人員。”

  “有多少編內人員?”

  “150名。”

  朱訓樘停頓一下,淡淡看了一眼張市長。

  張市長連忙上前解釋道:“許多人員在考核過程中,他們的功勞還不足以成為明人。”

  “我們招募了許多當地人,結合朝廷的政策,任滿8年後,若沒有差錯,可以轉正,入明籍貫。”

  真給了朱訓樘一個意外驚喜,其他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政策,他是贛府獨創的,想一想,這個方法真不錯。

  朱訓樘:“那如何評判呢?朕記得每年贛府有100個額外分配到明人名額吧。”

  ps:求正版訂閱吧!本書有4100多收藏,竟然均訂還未破三位數,可怕!

  希望免費看書的同學多投投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