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百花齊放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181
  朱訓樘探訪器械局,並不是心血來潮。

  鐵礦的開采,和俘虜眾多西班牙士兵,加上得到的一些火繩槍和火炮,大明的製造能力,創新能力逐步上升。

  第四代的天命炮不僅拋棄了傳統式的一體灌注,采用多體澆築,進行拚合的方法,更多了炮環,可以調節炮口,增加了準度和精度,而火繩槍的仿造難一些,但大體也能製造出來,隻是略顯得粗糙。

  這些年來,器械局得到的資金不僅來自國庫,朱訓樘更是從內庫拿出了大把的金銀投入其中,效果很好,沒有白白浪費。

  朱訓樘內庫錢財堪比國庫,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富。

  然而,即使這樣,朱訓樘也憂愁啊!

  對各大行業進行扶持。

  甘蔗造糖業,煙草業,礦產等多個領域都有朱訓樘存在的身影,雀衛業因此磅礴發展,性質和大內總管差不多,管理著內庫的銀兩。

  而前些日子,大明國家銀行也正式成立,參股方涉及到各大勢力,利益分配均勻,暫且有戶部掌管,大明皇室有查調免職的資格,其中,朱訓樘插入了大量的人,這些人都是精通阿拉伯數字,采用的記賬方式是由朱訓樘傳授,加以改進。

  暫時無法輻射整個國家,隻能硬性規定在幾個大的城市,例如玉京,漢漠,定遠,海林有固定據點兌換,而且也明文規定了一些行業必須強製性使用銀行過賬。

  這些行業大多數是和硬通貨聯係在一起,鹽,煙,礦,也被人們戲稱是三金政策,因為,使用的金銀兌換體係,以固定的大明寶鈔可以兌換黃金,而大明國家銀行成立後,各地發生了多起兌換熱潮。

  大明入關前,曾有明確的金銀寶鈔兌換比率,入關後,發現各地民眾有不少的黃金,若按照這個比例來說,許多人可以用以前毫無意義的黃金來兌換大明的物資,那大明簡直要破產,經濟要瞬間瓦解崩潰。

  所以一段時間內,或者說長期以來,大明暫時停止了這個政策。

  靠國家強製力賦予大明寶鈔權利和價值,也就是說,隻有使用大明寶鈔才可以進行生活,或者交換,以這種方式,對全體殷人進行了一層剝削,並製訂了各種措施,對各地的黃金進行收回凝注。

  現在嘛,時機已到,不會在發生這樣的事情。

  大明國家銀行也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公布可以兌換的消息後,許多有閑碎黃金的普通殷人前去煙,鹽,礦三點進行兌換,用以前沒用的黃金兌換有用的大明寶鈔,每個人都很高習。

  這也算是個意外措施。

  朱訓樘深知經濟和武力,這是兩隻拳頭,是大明非常關鍵的事情。

  新大明破而大立,沒有什麽阻礙,反而能快速建立起近代金融體係。

  參觀完器械局,朱訓樘深感欣慰,大手一輝,又是允諾追投一萬兩白銀,群臣上下都是樂嗬嗬得,很奈斯。

  參觀完器械局下午,聞風而動的大明京報等多份報紙就刊登了這條消息,上麵寫道,我大明研製出xx武器,多麽多麽厲害,大明陛下又發表了什麽講話,表示對火槍火炮的重視。

  這時官方咽喉。

  而其他報紙也不同側麵地進行報道。

  如今的大明,思想領域開放,各樣的報紙層出無窮,當然,印刷商全都是由大明器械局兼辦,這也是最終審稿人,其中還有一定的印記,若沒有這個,任何出售的報紙均是違反大明律令。

  其中,有娛樂性報紙,例如,拾道報紙,別看名字文鄒鄒,卻是以勁爆消息而出名,其中以報道女性為主,更為特殊的是,一般報紙全是文字,而拾道則增添大量的女性人物畫線,其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後世的男人幫,十分暢銷。

  裏麵也摻雜了各種中國倫理道德,還有一些女性梳妝打扮,這才存留了下來,並且蓬勃發展。

  不僅有這些,還有《漢報》,裏麵分專欄,連載。

  每期介紹一個曆史人物,多以正麵描寫,已經登刊的有霍去病,辛棄疾,韓信,文天祥等多個曆史文物,連載篇則以中國發家史進行描寫,上至三皇五代,下到如今。

  這個漢報引起的爭論最大,因為宣揚明殷為一家,是從同屬諸夏子孫這一方來說,而漢報也名副其實,說是中國發家史,卻都是以漢族為主來描述,這裏有些......

  最後朱訓樘親自發話,曆史的要站在曆史時期而看待,不能逃避,以如今史事去改變過往曆史。

  這些種種,都是大明興盛的標誌之一。

  為此,玉京已經專門出現了賣報員這一個職位,每天清晨,都會有小孩跑著在街上叫賣,也得以教育普及,和存留在玉京的人基本能屬於大明上層,識字率高,報紙銷售極好,可惜,其他地方不能複製這個模式,除了大明京報,基本沒有哪一個報紙省得虧錢在其他地方出售。

  額?

  也不對,還有一個,那就是由全洪牽頭,幾大商會和若幹個家族讚助的中醫雜談,它已經相當於後世的學術期刊一樣,不過沒有後世那麽高大上!

  全洪是響應國家政策,為了減少大明各地的死傷率,通過在報紙登記一些“土”方法,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偏方,並免費無償交付給各地官府,促進大明和諧發展,並且積極懸賞,對於民間有土方法的能人,隻要上報,中醫雜談經過驗證後,會根據效果進行一定的獎勵。

  中醫雜談,至今應該是讀者來信最多的報紙。

  基本隔幾天就有人投稿,這個立馬轉官方通道,免費寄到玉京,再有全洪等人進行試驗。

  有許多人因此瞎投稿,期望能碰上好運氣,獲得獎勵。

  為此,後來,中醫雜談設置了門檻,投稿需要交付十文錢,然而,別看就是幾個包子的錢,結果投稿的人數大大減少......

  不得不說,有時候免費和花錢真不是一個層次,哪怕是花的錢很少。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四日後,有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從海外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