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攻占古巴的計劃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9      字數:2275
  這件事情模糊地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大明如何短時間內就挖掘了一條道路,這件事情沒有任何記載留下,隻知道羅成率領一部分人,三年的時間內,不僅修建了南方的最大城池——南通,還修建了一條寬三米的官道直通瑪雅。

  瑪雅的事情,也靜待後事發展,不過大概有了思路,總之,就是大明並不會主動出兵征討,最多進行經濟援助,來達到幹預的效果。

  五軍大都督府。

  海軍部。

  人很多,正激烈地討論,由於太過認真,無人發現朱訓樘的到來。

  一副長長的世界地圖懸掛在一側,中間擺放的是大明的簡易地理土盤,而另一處長桌子麵前,眾人表現不一,不過討論的話題就一個,出動多少人,多少船隻,從哪裏登陸的問題。

  沒錯,新大明要決定進行第一次遠征,征服古巴。

  西班牙是心頭之患,而且海岸線漫長,不能靜等著西班牙的攻擊,要主動發出攻擊,再說,得到的消息是,古巴島上人並不多,實力也沒有強大的地方,隻要動用的兵力足,攻占古巴不是一件難事。

  “卑職參加陛下。”

  一人猛地說道,其他人也回頭一望,連忙行禮。

  “免了,朕來看看你們商量的如何了。”

  陳去疾:“陛下,我們目前已經初步有了大概方案,您請看。”

  “依據科爾的介紹,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古巴中部地區,我們估算,目前最多有千人,我們需要調用大概5艘戰艦,外加若幹船隻,從漢漠出發,大概需要不到五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古巴,然後直奔中部的總督府。”

  科爾,就是已經投誠的科爾特斯。

  要說戰略,戰術,基本就是沒有。

  簡單直接,就是朝著古巴總督去,以人壓勢。

  “大概需要多少人?”

  “臣認為五千人即可,可是,為了保準起見,還是一萬人吧。”

  這跨越幅度有些大,朱訓樘.....

  “有幾成勝算?”

  “六成。”

  “六成也值得搏一搏了。”朱訓樘道:“科爾的條件是什麽?”

  “他說,勝利後必須保證他原先在島上的財富還是屬於他,而且把總督的東西也要交付給他。”

  朱訓樘:“給他,隻要他帶好方向,不就是黃金嘛,朕自然會賞賜與他。”

  一萬人海軍已經是大明的極限了,暫時隻有這麽多,這次是傾巢而動,可以說花費了巨大的代價,而且是一次賭博,不過,朱訓樘認為是可以打贏的。

  既然定下了初定目標,軍事的事情交給專人,他並不認為自己比老蔣高明多少,自然是放權。‘

  第一次海外遠征,自然引起了高度重視。

  一切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朝著東海岸漢漠而去。

  ......

  青陽縣,驛站。

  “駕!駕!”

  遠方有兩道馬匹趕來,看行李,應該是朝廷的傳信人。

  驛丞連忙走出來,幾人交接一下,而後使者繼續禦馬而行。

  “看來朝廷又有什麽大事了。”

  “是啊,這麽急匆匆得,應該事情不小,按理說,天下太平,哪裏來的那麽多事情?”

  “哼,你這就屬於目光短淺了,沒看報紙上說嘛,要鼓勵咋們去外麵見見世麵,如果不是走不動了,前些日子招雜役,我就報名去海外來。”

  驛站一側的茶水攤,幾人在激烈的進行鍵政。

  “話說啊,還是大明好,以前哪裏有這樣的日子,天天給那些貴族老爺交稅,根本吃不飽,整天挨餓,現在好了,不僅交的稅少了,而且什麽都方便很多,對了,你家的孩子啥情況啊。”

  “嗐,被說了,那小兔崽子不認真學習,啥也不會,別人都會說幾句大明話了,他,哼,笨死了,怎麽也學不會。”

  “那你得好好掰馳掰馳,這不會說大明話,根本以後活不下去了,我聽人說,朝廷會逐漸廢棄咋們說的話,有的地方已經實行了這個政策,不說大明話可是要扣錢的。”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了。”一人繪聲繪色道,仿佛自己看見了一樣。

  兩人有說了半天,扯了半天,又回到了剛開始的話題。

  “也不知道打什麽仗,諾,你看,又來了。”

  遠處一輛牛車滾滾而來,不知道拉著什麽,反正看著很沉的樣子。

  他們壓低了聲音:“這是第幾批了?”

  “好像是第三批。”

  “東邊沒有什麽大事情發生啊。”

  “是啊,我也沒聽說過。”

  其他人也投出關心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敲著。

  很快過去了,眾人掀起討論的高潮。

  一人攔住小二:“知道啥消息嗎?”

  小二偷敲了一下四周,低聲道:“海上要有動作了。”

  眾人恍然大悟,對,應該是海上的消息。

  怪不得如此。

  “唉,本來上次有機會拜祖的,結果我拒絕了。”

  “哪裏?”

  “玉京。”

  人們發出驚歎,紛紛惋惜。

  這幾年,掀起了認祖熱潮,尤其是百家姓的公布,是個人都想和大明拉上關係,認祖先的簡直數不過來了。

  然而,這認祖先也分級別的,分為三等。

  而能去玉京進行祭拜祖先,則是最高的待遇,一般人沒有多少人有機會,而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機會比其他高上許多,例如,一個地方設置小吏,往往去玉京祭拜祖先的要機會大很多。

  然而,免不了什麽頑固分子,也就是所謂的不識時務者。

  最終隻會被曆史大潮淹沒。

  接下來的時間,眾人的話題更加熱鬧了。

  而一側的男子則淡然地喝完茶,付賬起身離開。

  這名男子望著大明士兵遠去的方向,露出深深的憎恨。

  而後壓下怒氣,朝著一側走去。

  ......

  “為什麽不可以行動?”

  “這是上麵的命令,不許動。”

  “這是多麽好的機會,你們難道看不到嗎?”

  “有沒有組織性,上麵的人說了不許動,老老實實待著,若出了任何問題,你自己知道後果。”

  “啊!”

  房間中已經空了,隻有男子大呼小叫,他認為眼前是個好機會,可以重創大明,然而組織給的命令卻是保持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