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國庫空虛啊!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8      字數:2216
  一切計劃都是如此的順利,這讓朱訓樘感覺幸福來的是否有些虛假。

  天命十三年初,最先傳來的消息反而是海林。

  第一批遠航人員,順著海岸線一路南下,在一個地方成功登陸,並建立了新大明史上第一個殖民點。

  這趟路程十分平靜,沒有發生任何事故,不僅檢驗了船隻的可靠性,而且增加了航海的經驗。

  而且據得到的消息,登陸後遇上了一些土著,並且發生了激烈的爭鬥,最終以三死十傷亡的代價最終征服了當地的一個小部落,初步形成了一個小據點。

  而後,他們並未盲目擴大戰果,留下了二十人,剩餘的人則原路返回到了大明。

  “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朱訓樘如此評價道。

  這次出航,總共花費了大明寶鈔一千五百兩,收益暫且為零,然而,朱訓樘認為大有所值,今日的虧錢,是為了明日賺取更多的利益。

  朱訓樘穩坐宮中,心神卻隨著船飛向了各處。

  那種征服拓土的感覺十分奇妙,簡直賽過活神仙。

  然而,還是有些大臣有微詞,畢竟如今的新大明也是勒緊褲腰帶生活。

  國庫的錢嘩嘩地往外流,若不是韭菜足夠多,可支撐不了大明的野心。

  “朕不同意,必須派人進行遠航。”

  朱訓樘大手一揮,似乎有些莽撞的樣子。

  秦良桓恭敬地站在一旁,餘光掃了一下陛下,小心翼翼道:“目前國庫的東西折算起來,僅有十萬兩白銀,如今地方各處都要錢,陛下,您看?”

  朱訓樘皺起眉頭:“莫非再誆朕,前些日子戶部尚書還說有七十萬兩白銀,而且各地的稅收即將要收入國庫,為何現在就還剩下這點。”

  秦良桓心中無語,耐心解釋提醒道:“年底的時候,陛下您說體諒關外子民,所以赦免了一部分稅收,而且定西省的巡撫向您上了奏折說海林投入過多,其他地方有怨言,所以您就從國庫裏撥了一萬兩白銀當作海林的特款。”

  “還有,去年的十一月份,對山鬼部落拆分安置,又花了足足三萬六千兩白銀。”

  秦良桓再次瞄了一眼陛下,隻見陛下神色沒有什麽變化,他繼續道:“五軍大都督府又訴苦,比去年多了將近三萬人的名額,這又花費了不少錢財,器械局研製船隻,火槍火炮等技術,各地修築橋梁,水壩,等等......”

  朱訓樘止住了秦良桓,一手托著下巴,這麽仔細想想,是花費了不少錢財,負擔是有些重。

  可是哪方麵都很重要啊,舍掉哪一個都是重大損失。

  一個國家要繁榮富強,快速發展,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對外殖民,進行資本積累,這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幹的事情。

  而另外一種,則是對內壓榨,靠正常巧妙地收割大部分人的勞動成果,從而投入到國家建設中,這條路很難走,走這條路國家的人以俄國為代表,例如俄國的廢奴製,就是通過這個名義進行剝削,從而完成從封建農業國轉型,再到後來的蘇俄,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國家。

  而對於新大明來說,隻能兩者結合為之。

  一邊國內收割土著,另一邊則通過殖民擴張掠奪其他國家財產。

  現在,隻有繼續壓榨國內的韭菜了。

  朱訓樘沒有暫且擱置航海的計劃,這次的花費,打算從自己的內庫撥款。

  若是說,如今天下第一富是誰,那首當是朱訓樘,不是算國庫,而是單憑內庫的銀子。

  目前,他另一個身份暗地裏掌管了國內百分之三十分的糖,百分之九十的煙草,百分之二十的漁業,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大地主,而且其他的市場也占據了很多。

  大明入關幾年,財富大幅度向大明人聚集。

  後世有專家研究,天命十三年時,四十萬的大明人占據了新大明的百分之三十六的財富,而九百萬人的殷人則占據了百分之六十四的財富。

  可以說,通過一五計劃,還有一係列的動作,大明不知不覺中壟斷了整個國家,基礎紮實多了。

  等秦良桓又說了一些其他碎事情,朱訓樘沉思了一會,便找人叫來了鐵心民。

  錦衣衛也得到了急速擴張,尤其是煙草案中,一舉立下大功,錦衣衛的名聲也在關內開進蔓延開來。

  “朕交給你一個任務,給我查查這幾家,他們到底又多少財富。”

  鐵心民神情一震,紙上寫的幾家,全是新大明的頂級家族,顯赫至極,難道陛下要對這幾家動手。

  這可是一個天大的事情。

  朱訓樘輕描淡寫道:“別瞎想,朕隻是讓你查一查,沒讓你幹別的。”

  鐵心民這才發現自己後背已經濕透,他連忙應聲道:“卑職遵旨!”

  “那對雙胞胎如何?”

  朱訓樘冷不丁地說道。

  鐵心民迎上陛下的眼神,平靜得如一泓泉水,分不清到底是什麽態度,他趕緊跪下認錯,咣咣咣磕著響頭,嘴裏不停說道:“卑職該死。”

  “有的東西,朕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你們不要把朕當作瞎子,這些年來,也算你忠心耿耿,要是換做其他人,早就家產萬貫了,你呢,也就又四五個美妾,一座府宅,幾乎沒怎麽貪汙受賄過。”

  “朕可不希望這次交給你得事情,前腳出了這道門,下一刻及有人知道。”

  “起來吧!”

  .......

  望著離去的背影,朱訓樘歎了一口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在他這麽多年辛辛苦苦的份上,饒他一次,若再犯......

  哼!

  朱訓樘低頭瞧了紙條上的幾個字,航海的錢財就靠這些人了。

  經過多場磨難,能夠成為新大明顯赫的貴族,基本都是朱訓樘的人了,也是新大明的統治基礎,朱訓樘決定要繼續改變一些國策。

  重新把“分封”的大旗拿出來。

  這次,分封不是裂土分封,而是經濟分封,這些人有錢,何不利用他們手中的錢去探索航海呢。

  若是幹的漂亮,真正的分封也未嚐不可!

  朱訓樘嘀咕了幾句,有風險大家一起承擔才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