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輿情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1-01-28 10:48      字數:2236
  “這段時間休息的可好?”

  朱訓堂命人搬來一個板凳,而後坐到禦案前,緩緩端起茶杯,茶水流淌下來,還散發著絲絲熱氣。

  “謝陛下。”郭威謹慎地坐下,說道:“托陛下鴻福,臣近日一切都好。”

  朱訓樘隨意道:“休息夠了,就應該做正事了,談談你對遷都的想法。”

  郭威心中一動,聽陛下的意思,難道要繼續去啟用他?

  他斟酌再三道:“遷都肯定要遷都的,否則長時間下去,對暴蒙的控製力不會得到有效提高,人口也是國家之基,若是能充分發揮暴蒙的人口優勢,那大明也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力會大幅提高。”

  一般來說先揚後抑。

  所以朱訓樘就靜等著郭威的後麵幾句話。

  果然,郭威話鋒一轉。

  “暴蒙疫情嚴重,若不有效的進行接種,恐怕移民中也會爆發瘟疫,所以需及時對移民的人進行接種,確保移民的安全,另外路上的後勤保障問題,還有移民的先後順序,如何行走路線問題,這些都是要一一考慮的,需要徐徐圖之。”

  “還有安置問題,臣聞玉京雖大,然隻不過一個人工島嶼,目前城東還居住了許多人,貿然行動,恐怕也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端。”

  郭威又怕陛下誤解了他的意思,又添了一句:“解決了這些問題,那遷都就沒有什麽障礙了。”

  朱訓樘的嘴角含笑,輕聲道:“有這麽多問題,所以才找來你,正準備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機構,專門負責遷都事宜,思來想後,恐怕也隻有你能擔負起這個責任。”

  “臣惶恐。”郭威立馬站立起來,想要行禮。

  不過朱訓樘阻止了他。

  遷都工作要涉及到方方麵麵,要有大局觀,而且說出的話要有人聽,羅誠是郭威曾經的將領,有著深厚的情感。

  遠在暴蒙的陳滄全洪幾人,也和郭威打過一些交道,算起來應該是最適合的人了。

  大明朝堂之上,經過朱訓樘有意無意的打壓分化,派別之係逐漸消融,作為“保皇派”的領軍人物,朱訓樘決定再次起用他。

  郭威接下了任務......

  大明天子都定下了基調,而且大權在手,沒有任何可以阻擋的力量,全都圍繞遷都入關事情展開了工作。

  天命六年一日。

  大明京報以頭條刊登了《大明遷都入關的決定》,開篇就指出“昭昭天命,唯我大明”,論述了大明對這片陸地的所有權,這片土地的子民理應向大明表示忠誠。

  直截了當的提出了大明入關的正義性和大義。

  中間又大篇幅地介紹了暴蒙的一些惡俗和殘暴,比如沒有倫理關係,殘暴的人祭現象,指出阿茲特克的高層部落乃是來自北邊野蠻之地,破壞了文明世界。

  詳細揭露了暴蒙的兩次內亂,和高層的奢靡生活。

  後半部分則詳細展示了在英明的大明領導下,愚昧的殷人是如何的走向了文明世界,認祖歸宗。

  然後點題,大明入關的時機,條件都十分成熟,為了解救萬民,懸壺濟世,大明天子朱訓樘作出了重要決定——入關遷都。

  報紙一出,引起軒然大波。

  最直接的影響是,新京的房價是一路下跌,有聰明人在高價拋售,及時止損,這些隻是一個小的波動。

  更大的波動是,報紙上指出入關遷都,朝廷計劃要移民30萬人。

  目前整個大明,刨除關內三省。

  人口也就100萬出頭,這就意味著十分之三的人都要離開故鄉。

  民間,朝堂中都是議論紛紛。

  對於移民是好是壞,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區分的能力,公有公的理,婆說婆有理,反正吵得一團糟。

  不僅如此,報紙刊登第二日。

  朝廷就向各省頒發了關於梳理人口的建議,文中特點強調,對各地明人進行調查,走訪查問其移民意向。

  這一下子讓眾人覺得,這次移民入關不是鬧著玩兒的,更加引爆了輿情。

  朱訓樘穩坐高位,靜悄悄德吃著瓜。

  遷都入關的事情需要漫長的準備時間,先看看民間的輿情再說。

  這部分疆土是明成祖打下來的,也是大明的龍興之地,不會直接丟棄,所以朱訓樘改變了原有的主意,必須留下一部分明人。

  他心裏隱隱約約有了一個主意,就是決定要廢除夏人身份,讓這關外100多萬人的身份有所變化。

  全成為大明人,增加基本盤,這隻是一個初步想法,還沒有給任何人透露。

  畢竟這一動牽扯了許多利益。

  廣南,大山寨。

  老孫頭抽著煙鬥,正琢磨著事情。

  煙鬥,這是定西的產物,一經上市便引起了許多人的風靡。

  一般富人之家才可以擁有。

  所以老孫頭的身份也不一般。

  說是老孫頭,其實他也就三十多歲,已經有了8個兒子,孫子輩兒的更不少。

  前幾天,官府派來了人,要登記一下是否移民的意願。

  這次是真的,所以老孫頭發了愁,不知如何是好,在這個地方待了30多年,已經有了感情。

  兒孫滿堂,家中也有許多農夫幫著耕地,幸福美滿。

  對於離開這裏,他沒有什麽興趣。

  就想這樣度過一生得了。

  入關移都,這是大明的未來戰略,而且他早已聽聞,關內也非常富饒,利用後世的一句話來說,這是一個風口。

  趕上了就起飛了。

  老孫頭雖然有些不通透,但隱隱約約感到這是一個機會。

  他狠狠的吸了一口煙,吐出白色濃霧,身體感覺清爽了不少,腦子也變得清明起來。

  “要不分家?”

  老孫頭目光閃爍,開始又進入沉思。

  自己和幾個兒子留下來,讓一部分人前去關內,這樣既可以保留現在的家底,也可多留一條路。

  嗯~這個方法倒不錯。

  他開始考慮名額,老七還未婚配,孑然一身,沒有什麽顧慮,可以去。

  老八年齡尚小,可由老八照顧也可以去。

  老三不行,這小子娶了好幾個婆娘,而且有了穩定的家業,不能變。

  老大嘛,不提了,早就去了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