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使者,祭祀
作者:我是海陵王      更新:2020-03-03 23:26      字數:2085
  經過考慮,大明決定派遣使者進關,探訪詳情。

  使團共計二十餘人,帶著豐厚的禮品,例如柔滑細膩的絲綢,潔白無瑕的紙張,還有一些其它重要的東西。

  使團中不僅有經驗豐富的士兵,還有精通各種土語的使者,帶著大明的期望進關了!

  懷著忐忑,眾人進入了關中。

  穿過雨林之後,就是寬闊的平原,一片綠油油的土地種植著玉米。

  沿著小道一路前行,使者團莫指揮使看著這片土地,不禁歎道:“原以為大明的土地肥沃,已經是天選之地,沒想到關內更加繁榮。”

  眾人連連帶頭。

  繼續出發。

  大約過了半天的時間,終於擺脫了渺無人跡,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村落。

  與大明有明顯不同,這裏的建築多采用石材,使者團看見村落的中心有一座很明顯的石廟。

  使者團裏麵記載風土人情的男子立馬在隨身筆記中繼續寫道:“采用灌溉和耕田耕作技術,農業水平較高,建築多為石頭建造而成,有神廟。”

  突然,村落中走了一個人。

  衣衫襤褸,隻有將要害之地掩蓋住,其他的地方裸露著,帶著奇怪好奇的眼神望著眾人。

  下一刻,使者團走出一名精通語言的人,開始與對方交流。

  “及拉呱啦……”

  “……”

  換了幾種語言過後,對方終於有了回響。

  “怎麽樣,能聽懂嗎?”

  “沒問題,對方說得好和危方部落的語言好像差不多,能大概了解。”

  “那好,你問問對方,這裏有沒有皇帝,或者是首領,告訴他,咱們來自大明,特來交流一番。”

  “好,沒問題。”

  使者扭過頭,用著大家陌生的語言開始與對方溝通起來。

  關內男子似乎沒有絲毫惡意,雙方開始交流起來。

  這是大明與關內之人第一次正式的交流,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

  大明境內,天命元年十月。

  《春秋左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不僅是對祖先神明表達敬意,感恩恩德,也是教化萬民,維護倫理綱常之舉。

  作為統禦天下的皇帝,朱訓樘的任務更加繁重。

  十月十八日,朱訓樘於京城之南寰丘,以建國祀天。

  祭壇周圍設日月星辰四壇,外圍設五嶽、五鎮、四海、四瀆、風雲雷電、山川、太歲、天下神祗

  祭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準備階段,祭祀前十日始,命大臣三員到犧牲所看牲,皇帝親自省牲;太常寺進齋戒銅人;

  朱訓樘謁太廟報告以建國日祀天,請皇祖配帝侑神;

  在奉天殿集合百官受誓戒傳製;準備祭時所用的親填禦名的祝版、玉帛,由太常寺送至天壇;

  祭前一日設法駕鹵簿;皇帝再向太廟報告將出宿齋宮;皇帝乘輿至圜丘閱視壇位,閱圜丘上陳設的由皇穹宇請出的上帝、配帝、大明、夜明、星辰、雲、雨、風、雷之神版及神牌;各神位前按等級擺放好犢、羊、豕、玉、帛及登、簠、簋、籩、豆、爵、尊、篚等供品及祭器。

  是日三鼓(約為子時)先燔柴,然後為迎帝神、奠玉帛、進俎、初獻、官員讀祝文、亞獻、終獻、飲福酒、受胙、撤饌、送神、望燎。最後將祝版、帛、饌送至燎所焚燒。

  以上每一禮節進行中均有中和韶樂奏樂,並有文、武舞士各64人跳舞。

  祭禮後皇帝再詣太廟報告禮成,百官隨至殿行慶成禮。

  “孝玄孫嗣皇帝朱訓樘敢昭告於列廟皇祖考妣太皇太後;節序流邁、時維孟秋。氣序若流、時當孟夏。氣序雲邁、時維孟東。謹以牲醴庶品,用薦時袷之禮。以申追慕之情。伏維尚享。”

  祭祀之後,便是賞賜。

  每到這天,京城就極其繁榮。

  大明體恤眾民,祭祀這一天,在京城西側,設立宴席,每戶並發放半兩豬肉。

  要知道,雖然經過數十年的飼養,豬肉快速繁殖,但豬肉仍是貴族食物。

  有的大明百姓都很難一年吃上幾兩豬肉,因此,每年這一天,京城西側就會排上一道長長的隊列。

  朱訓樘聳了聳肩膀,不顧禮儀癱倒在軟塌之上。

  周婉兒迅速上前,關心道:“陛下,奴婢給你脫了這身衣服吧。”

  朱訓樘懶懶道:“隨你。”

  在三個宮女的服侍下,朱訓樘脫了那一身勞累的玉冠,還有沉重的衣袍。

  朱訓樘吐槽道:“幸虧一年隻有一次,否則早晚都被累死。”

  他翻了翻身,伸伸懶腰:“今日不審閱公文,朕要洗浴。”

  “是!”

  幾位宮女躬身道,隨後便準備溫泉水。

  朱訓樘泡在溫泉裏,露出陶醉的神情,舒服。

  這樣的生活才是他一直向往的,他拿起一口糯糯的甜點,狠狠咬了一大口,喝一杯美酒,身旁有幾位穿著薄紗的嬌小宮女伺候著,這樣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如果換個皇帝,恐怕真要沉迷於這樣的生活。

  大明的進取心恐怕會打個很大的折扣,目前,從他收集到的信息中得知,大明的戰爭力與建國之初相必,可謂天壤之別。

  一些大明士兵竟然連基本的戰爭素養都不具備。

  虐虐低級的土著人還行,但要是碰上殘暴的西方殖民者,那就有些吃虧了。

  唉,這生活,奮鬥啥,肯定是墮落了。

  不過,既然他來了,那就得改改了,要舒服,也得勇猛。

  所以,必須要下重手。

  朱訓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以戰養戰,必須激發大明的士氣和戰鬥力。

  祭祀之後,整個大明陷入了一股奇怪的氣氛,眾人的眼睛都放在了關內,等待著關內的消息。

  天命元年末,終於,來了消息。

  關內口,一行人漸行漸近,正是出使的使者。

  不過人數少了很多,隻有三四個人。

  “報告大帥!使者回來了。”

  郭威驚醒,雙目一亮,快速穿衣。

  原先的神廟中,已經成為了臨時的駐紮地。

  此時,四位使者洗去了塵埃,換上了一副新的衣服,麵帶笑意,等待著接見。

  “怎麽樣?”

  一人上前躬身道:“大帥,不負所托,入關可有大作為!”

  ps:

  改了第一章,有興趣的看一下,說說哪個開頭好,真沒想到簽了三四本小說了,第一次寫曆史竟然內簽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