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作者:一語破春風      更新:2020-05-11 21:37      字數:2258
  山村的平靜打破,有關陸郎第三次中頭籌的消息傳開,村裏老老少少蜂擁而來,擠在籬笆小院外麵,或村口的道路間。

  三年童試全部考中,下一步就是去郡城考舉人了,不少人心裏多少是不舍的,被陸太公拿起拐杖教訓了一番。

  “良生要是能中舉,那是我陸家村所有人祖上有榮的事,哭哭啼啼像個什麽樣!!”

  其實老人眼眶也是紅紅的。

  槐樹在風裏搖曳,嘩嘩的響,村裏道路間的人分開,陸良生牽著老驢,馱著書架慢慢悠悠走出,身後還跟著抹眼淚的李金花、抽泣的陸小纖。

  陸老石為人溫吞,也說不出什麽來,粗糙的大手很快擦過眼眶,不想別人看見他這個樣子。

  “出門在外,別委屈自己,遇到不順啊,就回來,咱兩村的人都站在你這邊,誰要敢惹你,我們幫你打回去!”

  說到後麵,聲音也哽咽起來。周圍,如陸盼等要好的八人也過來,拍響胸膛“良生,你爹說的對,要是遇上什麽事兒,就算是京城,咱八個都給你撐著。”

  “就是去河穀郡,又不是不回來。”

  陸良生安慰過父親,才朝他們八人笑起來“村裏我不在,安危還要靠八位叔叔伯伯,之前教給你們的練身之法,好生修習,也督促村裏老少都沒事就練練。”

  “良生放心,我們會好好督促的。”

  見陸盼做了保證,陸良生看了看妹妹濕紅著眼,陸小纖不舍的拉著兄長的袍袖,淚漬滑了下來“哥……就不可以不走嗎?”

  有些事,她這個年紀還是懵懵懂懂的,但不妨礙對兄長的崇拜,生活的環境,也大多都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生活在一起,有女鬼姐姐、有貪睡的蛤蟆、有打鬧卻和諧的爹娘……

  陸良生輕輕刮過她眼角的水漬,笑道“早去才能早回,你在家好好照顧爹娘。”

  小姑娘乖巧的點了點頭。

  走出村口,母親李金花還一幫鄉親都在路邊等他,牽著老驢過去,接過母親遞來的包袱,又走了一段,陸良生才讓一路送行的婦人還有鄉親們都回去。

  “諸位鄉親,良生家中父母就拜托大夥幫忙看顧,若是村裏有什麽難處……”

  人群裏有聲音好奇的喊道“有難處,你是不是就不走了?”

  “我盡量趕回來。”陸良生笑起來。

  他這番話,令得眾人跟著哄笑出聲,就連含淚的婦人都破涕笑出來,拿手打兒子一下。

  “都要出遠門了,還沒個正行,到了外麵可不許在家裏那樣了。”

  陸良生忽然將母親抱住,手在她瘦弱的背脊拍了拍,低聲道。

  “娘…兒子走了。”

  騎上驢背,驢脖銅鈴輕響,行上了官道,回頭望去,遠方的棲霞山綠野充盈,山下的村子依舊,一群站在那裏的人,揮手送別。

  或許有些感受湧上心頭。

  書生停了老驢,下來麵朝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托起寬袖,拱手拜了下去,好一陣,才收拾心情,重新上路。

  時間近午時,匆忙的官道間,一人一驢的身影緩緩走入富水縣,有認識這道身影的商販、行人,紛紛讓開一條道,衝對方打過招呼。

  陸良生也都微笑回應,一路走過長街,來到城中角落的偏僻小院,推開院門,恭謹的喚了聲“恩師。”

  古樟老樹,陽光穿過枝葉間隙,落在捧書的身影上。

  “來了啊,過來坐。”叔驊公垂下書,指了指旁邊的石凳。

  三年間,老人家更加老了許多,花白的頭發已盡全白,將近六十的年紀,精神依舊矍鑠,給陸良生到了一杯茶,跟著坐下來。

  “良生這就要準備去河穀郡,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不妨再等三年。”

  雖然收得這麽一個佳徒,讓老人麵上有光,可三年童試下來,也有愛護其羽翼之心,若是鄉試沒中,挫了陸良生的心氣勁,才開口勸道。

  那邊,陸良生抿了一口茶水,放下笑道“恩師不用擔心,良生先去河穀郡安頓下來,秋闈之事,順手而為便是,也不會有求之不得的心態,能考則考,考不中,再等三年就是。”

  “嗯,你能有這樣想法是最好的,到了河穀郡,為師也沒有能幫上忙的。”王叔驊點點頭,說完這句,起身走去屋裏,片刻又出來,手裏拿了一封信函。

  “河穀郡那邊,我有一故交,乃飽學之士。”

  老人將信函交給書生,慈和的看著他“…到了那邊,學業上有什麽不懂的,可請教於他,秋闈鄉試三年一次,今年剛好輪到,你能考則考,不能考就當去適應一番,不可勉強。”

  “良生知曉。”

  收起那封書封,陸良生與老人在小院裏聊了一會兒,縣令閔常文也過來了,一路往北門過去,瑣瑣碎碎的聊起三年間的過往,也有未來可能出現的畫麵。

  “若是良生能中舉,說不得你我三人還能同殿為臣,到時還需你這青年才俊多多照拂啊!”

  “嗬…縣尊抬愛了,良生聽恩師說起過縣尊曾經可是尚書仆射,一生嫉惡如仇才得罪小心被貶到這裏,若真有那一天,該是縣尊照拂良生才是。”

  “哈哈哈。”

  笑聲漫過長亭,不久之後,陽光傾斜,彤紅的霞光照過來,陸良生跨上老驢,朝王叔驊、閔常文拱手拜別離去。

  看著慢慢悠悠騎驢的背影,王叔驊輕撫白須,歎了口氣,讓他想到了年輕時候,也是這般踏上求仕途的旅程。

  一旁,閔常文笑容收斂,從遠去的背影收回視線。

  “叔驊公,你我看來也要遠行了。”

  “嗯?”

  閔常文從懷裏掏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目光又看去霞光裏遠去的那抹身影。

  “朝中舊友著人送來的,有個旁門左道之輩迷惑君上。”

  老人側過臉來,看一眼他手中的書信。

  “朝中能人那般多,怎的用得上你?看來是得罪人的差事。”

  聽到這番話,閔常文撫須大笑起來,將書信揣回袖中,邀請老人上馬車,“得罪人又何妨,朝堂不靜,就關乎天下萬萬百姓,閔某倒是想會會是哪路妖人,叔驊公可願同行否?”

  “哈哈,老夫隨你到這窮鄉僻壤,你豈能一走了之,自然要一路同行。”

  王叔驊伸手“請!”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