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熱議【求訂閱】
作者:水煮豆腐湯      更新:2020-05-11 20:59      字數:2228
  同裴秋掛斷了電話,高歌沒忍住掏出手機翻看了一圈微博。

  其實在說出那番話的時候,高歌能想象到肯定有好事之人大肆宣傳,進而被傳到網絡上。

  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事,這件事情所引發的事件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大,可以說是全網熱議。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裴秋居然是第一個站出來了為他聲援的,這讓他心中有些感動之餘更多幾分擔心,要知道裴秋一直展現在大眾麵前著完美的形象和個人魅力。

  這不能說是個黑點,但很容易被人抓住大做文章。

  這也是為什麽高歌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裴秋的原因。

  電話另一邊,聽到話筒裏傳來的‘滴滴’聲後,裴秋這才收起了手機,將手機還給了經紀人劉姐。

  “高歌電話裏跟你說什麽了?”劉姐按耐不住心裏的好奇,出聲詢問起來。

  “沒什麽,他看到我微博上發的那個有些擔心。”

  裴秋笑著回答道,回想起電話裏高歌的話,令她的心裏有些暖暖的感覺,就像冬日裏喝了一杯熱飲一般,十分舒服。

  副駕駛座上的經紀人劉姐看到自家藝人心情不錯,這一顆懸著的心也才算放了下來,她最怕的就是裴秋會受到網絡上一些網友話語的影響,現在看來她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有人比她更關心裴秋。

  是啊,一家人畢竟是一家人,就算離婚了那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更何況倆人中間還有著一個起著粘合劑作用的女兒高雅呢!

  說話間的功夫,保姆車已經開到了家門口,“姐,這個獎杯……”

  裴秋剛打算下車,身後的小助理突然叫住了她,扭頭一看發現助理手裏正抱著獎杯的盒子向她詢問。

  “先放工作室吧,家裏沒地方了。”

  “好的。”助理了然般的點點頭。

  ……………………

  2018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國內幾大視頻平台多檔偶像選秀節目開播,不少圈內人甚至以2018年為,宣布國內正式進入偶像元年。

  18年同樣是非常恐怖的一年,各種男團女團爭相出道、上衛視節目刷臉,擠占著原本圈內藝人的生存空間。

  這波資本的運作來得實在霸道,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將十幾位素人、回鍋肉打造成為了娛樂圈內頗具號召力的流量小生,收獲粉絲無數。

  在這群流量小生、小花的擠壓下,原本圈內好多藝人因工作而鬱悶的同時也不禁發出幾分感慨,時代確實變了!

  時代變沒變觀眾們其實不知道,但衛視節目、視頻網站、微博熱搜、豆瓣八組等地方,那些經常營銷的麵孔變了才是真的。

  一群不知哪裏冒出來的流量小生登頂熱搜,可偏偏連他們的名字都沒怎麽聽說過。

  大眾對藝人明星的要求其實不算高,唱歌的那就好好唱,演戲的那就好好演,搞綜藝的那就把架子放下來努力高校,你看看多麽淳樸簡單的要求。

  可是這群新出爐的藝人連最基本的這幾點都做不到,偏偏粉絲們還最喜歡嘴路人替自己愛豆挽尊。

  像什麽‘行程太累了,所以才沒有時間去學習充電’‘這兩天身體狀態不好,所以才對口型假唱的’等等,就連難聽的鴨嗓都能被粉絲吹捧為‘注入靈魂’。

  這些借口簡直實在拿大眾當傻子耍。

  大眾們對這群流量的不滿其實早已有之,粉絲挽尊的言論就如同落石堵塞住了出水口,看起來盛世太平,其實這些言論和不滿早已匯聚成為了山頂的堰塞湖,這次正好碰上高歌開這個口子,觀眾的不滿頃刻間全都爆發了出來。

  一開始,幾位流量藝人的粉絲還能堅持住,到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路人下場,情況就有些控製不住了,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起來。

  “這一次我支持高歌,我們不否認粉絲音樂存在的必然性,但不能因此失去公平性,這對於國內的其他音樂人來說並不是那麽公平。”

  一名認證為‘原創音樂人’的小v博主在自己的微博如此寫道。

  他的這條微博一經發出,便引來不少流量粉絲的圍攻,她們都是通過微博搜索找來這裏,任何不利於自己愛豆的言論都會被她們‘圍剿’騷擾,直至騷擾到博主刪除該條微博。

  “老羅,你快看看你的微博吧,已經火了。”

  這條微博發出後,被朋友稱作‘老羅’的年輕男子投入到晚上的樂隊排練中,中間得空拿起手機這才知道自己微博上的‘盛況’。

  一個半小時前發的那條微博下已經有不下五千條留言,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罵他在蹭熱度的。

  羅鑫對與朋友的關心表示了感謝,但那條微博他是不會刪除的,不僅如此,他還重新編輯了一條微博,設置為了僅粉絲可看。

  一旁的樂隊成員得知這件事後都圍上前來,一臉關心道,“老羅,你這是幹嘛呢?”

  “當然是幫我漲漲粉啊……”羅鑫笑的極為‘陰險’。

  作為在校大學生的他,男生嘛最不缺的就是大心髒和粗神經,那些微博評論在他看來就跟撓癢癢差不多,絲毫破不了他的厚臉皮防禦。

  不僅如此,他還想出了借此機會漲粉的想法。

  搞定微博後,羅鑫跟自己的樂隊朋友聊了起來,他們話語裏聊得正是網絡上討論度破天的這件事,事件的中心人物高歌更是他們討論的重點。

  “有一說一,高老師這人也太剛了,剛剛複出就搞了個新聞。”

  聽到朋友的話,羅鑫幫著高歌解釋起來,“畢竟是搞過搖滾的人,心裏或多或少對這個世界都有那麽一點兒憤世嫉俗。”

  “其實我也早看不慣這種搞音樂的偶像,說來說去就是賣臉和賣人設,要有點兒真才實幹也好啊。”

  他們是大學時期組建的樂隊,中間有成員的來回更替,半年前才穩定下來。

  平日裏就是練習,去後海酒吧駐唱,掙到的錢改善生活談不上,也就是維持而已。

  懷抱著音樂夢想,但這個世界似乎留給他們這群音樂人的成名道路並不多。

  “什麽時候能有一檔為咱們舉辦的綜藝節目啊?”羅鑫忍不住跟好友發起牢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