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校園民謠已死
作者:水煮豆腐湯      更新:2020-05-11 20:59      字數:2367
  真人秀綜藝的攝像機一開,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盡管節目組工作人員都知道盡量不要入鏡,但總有人悄悄地來到高歌身邊,向他詢問起《戀戀風塵》這首歌。

  “高老師,這首歌什麽時候才能下載啊?”

  節目組的場記王鵬裝作來廚房找東西,來到高歌身邊小聲詢問起來。

  此時的高歌正在和蔡文努力搶救著鍋裏的炸醬,隻可惜時間太久了,掀開鍋蓋就是一股糊味,隻得倒掉重新做。

  聽到王鵬的話,高歌卻搖搖頭道,“這歌還沒錄音,估計得等一段時間了。”

  “啊?”

  沒有任何詞語能描述王鵬心裏的無可奈何。

  對於他這位三十代中半的人來說,校園民謠是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繞不過去的記憶。

  青春是無法被替代的,因為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回憶,時光如荏再也回不去。

  今天聽完了高歌的這首《戀戀風塵》,往事依次浮現在眼前,猶如昨天曆曆在目,他的青春仿佛從來沒有散場過。

  從高歌這裏得到不確定的答案後,王鵬隻好放棄後來到節目組攝影師身邊,跟攝影師朋友套路起來,“回頭你把高歌唱歌那段視頻減下來傳給我唄……”

  “你已經是第三個來跟我說的了。”朋友無奈道了一句。

  看來同他一樣抱有這個想法的人還不在少數。

  “辛苦了,回頭請你吃飯。”

  外麵工作人員討論的火熱,廚房內蔡文一邊重新炒醬也向高歌詢問起來,“這首校園民謠你什麽時候寫的?”

  在蔡文這個老朋友眼裏,自從青痛期樂隊解散後高歌已經很多年沒有碰校園民謠了。

  不光是高歌,還有像徐鴻飛等一眾圈內好友,他們這群搞樂隊、民謠的都開始另謀出路,或轉居幕後搞創作,或兼職賣烤鴨,或當主持人,當然還有更多的人離開了這個曾經熱愛的行業。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校園民謠已死’的言論是當時傳統樂壇對這個曲風最後的輿論圍剿。

  麵對蔡文的提問,高歌開口答道,“以前的庫存。”

  聽了高歌的解釋,蔡文了解般的點了點頭,但心底又有很多不解,“老高,你說校園民謠怎麽就沉寂於主流市場了呢?”

  這大概是蔡文出演《悠閑的生活》來第一次提到這麽深刻的問題。

  以往的時候有嘉賓過來,他們大多時候也就聊天,因為和多數嘉賓是工作關係,所以不會提及更深的話題。

  不過在今天麵對著高歌這位老友時,蔡文第一次提出了困擾自己心裏多年的疑問。他喜歡並懷念著校園民謠,懷念著那個時代,校園民謠的沉寂也令他痛心不已。

  “因為時代不一樣了,因為現在沒有校園文化,現在校園的牆矮了,與外界打通了,不像以前的象牙塔,外麵鑼鼓喧天,裏麵陽春白雪。”

  高歌斟酌著語句說道,“那個時候象牙塔的內、外分別得很清晰,大學校園裏的生活很單純,而現在的大學校園已經和社會越來越接近,民謠也就不那麽純粹了。”

  “音樂在咱們的年代好像一首首詩,現在的音樂更像是快消品,有太多可以選擇了。他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比我們那個年代更寬廣,他們的注意力也在被外界新鮮的事物不停分散。”

  “咱們那個年代一張專輯會聽一年,聽上百遍。但現在就不會了,電腦、手機音樂APP裏隨時可更換新歌。”

  從來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入想過的蔡文,聽完了高歌這一番話後也想明白了過來。

  校園變了,市場也變了。

  時代的洪流是不可逆的,不少人青春記憶裏的校園民謠如今隻能追憶,這在他看來是一件憾事。

  “那有沒有可能重燃校園民謠的商業潛力?”蔡文又開口問道。

  “或許有吧……”

  這一次高歌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糾纏,看了眼鍋裏炒製的炸醬,開口道,“你那邊好了沒,我下麵條兒了。”

  “好了!”

  在倆人的合作下,今天第一頓午餐算是弄好了。

  ……………………………………

  吃過午飯,劉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去田間勞作,二十代的年輕人在心理年紀二十歲的劉老師帶領下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高歌和蔡文兩個‘老男人’在院子裏和泥砌著土灶,打算一會兒再燒點兒碳晚上吃燒烤。

  幹完了活,兩個人就坐在院裏的小凳子上休息,懶得再多動一步。

  “你喝水嗎?”

  聽到廚房裏水燒開的聲音,蔡文詢問道。

  “給我來一杯。”高歌也沒有客氣。

  聽到他的回答,蔡文臉上露出了笑意,“我這裏有從寧夏買來的枸杞子,等會兒我給你泡一杯。”

  不多時,蔡文便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枸杞水來到了院裏,玻璃杯裏一顆顆紅色、暗紅色的枸杞子果肉猶如一個個小精靈,隨著人的動作上下浮動著。

  兩個老男人就這樣一個人端著一杯枸杞水,一邊喝一邊閑聊著,與鏡頭那邊青春無敵、充滿幹勁的年輕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來到這裏也有近十個小時,高歌也逐漸適應了不管到哪裏都有攝像頭追蹤的場麵。

  天色漸暗,結束勞作拍攝的其他嘉賓們也都回來了,回來見高歌、蔡文倆人正在準備燒烤用的肉串兒、蔬菜串兒,這群早已餓得饑腸轆轆的年輕人眼珠子都亮了。

  “高老師,蔡老師,咱們晚上吃燒烤嗎?”

  “對。”高歌點點頭回答道,手上穿串兒的動作不停,“你們誰去洗下手,也來幫幫忙,多個人快點兒。”

  此時此刻一輪彎月掛在空中,小院兒裏因為節目拍攝而燈火通明,燒烤的一縷縷煙升起又在空中飄散,混合著碳香、肉香越飄越遠。

  拍攝忙碌了一天,不論是主持人還是嘉賓,都累個夠嗆。

  小院兒裏有肉有菜有讚助飲料,眾人又都恢複了精神,經過了大半天的相處,幾個年輕人關係親密了不少,話也多了起來。

  他們剛才還在聊著音樂,不知何時又把話題引向了愛情。

  許是中午那一首《戀戀風塵》讓他們從中了解到了高歌這代人對愛情的理解,帶著一絲好奇,大家都想聽一下那代人的愛情故事。

  “蔡老師,您和您夫人是怎麽認識的?”

  一旁的高歌笑著端起枸杞水喝了一口,在一邊兒看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