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人生難免不入俗【二更求票】
作者:水煮豆腐湯      更新:2020-05-11 20:59      字數:2294
  音樂app基本上都會出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麵自帶或者自主下載。

  有得人喜歡在清早來一些醒神的音樂,有些人喜歡在中午邂逅休閑來一段放鬆音樂,更有的人喜歡在睡前美滋滋的聽上一些催眠曲,而且大部分音樂播放器都附帶睡眠功能,可以在設定時間後自動關閉。

  作為企鵝旗下的音樂產品,龐大數以億計的用戶量,是他音樂平台拍馬都追不上的優勢。

  企鵝作為國內最成功的社交APP平台擁有者,單單以QQ,微信,QQ群,每一款產品都有著充足的群體,

  QQ音樂在發展初期依托QQ的產品宣傳,成功奠定了基礎,隨著這些年的發展以及微信的壯大,QQ音樂所擁有的聽眾越來越多,加上近年微信的用戶群體爆炸性增長,成為第一名,也是理所當然。

  用戶多,關注度高,每周的新專題、新采訪總能吸引到無數喜愛音樂的聽眾留言參與。

  下午,新的采訪上架,有關注過‘QQ音樂專題’的聽眾都收到了推送。

  ‘《高歌專訪——人生難免不入俗》’

  不管是‘高歌’還是與他完全不搭的‘俗’,這樣的標題無不吸引著文藝青年和普通聽眾。

  ‘高歌居然接受采訪了?’

  ‘為什麽說人生難免不入俗?’

  ‘你可是仙兒啊,怎麽能入俗?’

  看到這條推送的用戶心底升起了無數疑惑,帶著這些疑惑他們點開了這條推送的專題。

  “《人生難免不入俗》采訪/撰稿:李雷拍攝:靜靜

  圖

  圖”

  “和高歌的見麵就在今天上午,見麵之前我一直在想一會兒見麵了應該聊些什麽,提前準備的那些問題總覺得不夠好。

  終於見到了高歌真人,互相寒暄幾句,我們一行人先是喝了一杯他泡的茶,然後這才開始提問。

  他的說話很慢,聲音安靜平穩,涉及到回憶的部分總是思索很久才開口。”

  不論是采訪的配圖,還是撰稿人對高歌的描述,讀者們看的是津津有味,而采訪的問題拋出後,眾人隨之看到了一個與之完全不一樣的高歌。

  “Q:很多歌迷非常喜歡《平凡之路》這首歌,您出這首歌的目的是為了向歌迷講述這個有關自己的故事嗎?”

  “A:不是,為了錢。”

  “Q:外界歌迷喜歡稱呼您為‘仙兒’,對於這個稱呼您怎麽看?”

  “A:算不得,稱不上,擔不起!我就是一介俗人。”

  ………………

  就是這幾個問題,引發了評論區文藝青年和普通聽眾的一場撕逼大討論。

  “這段采訪有什麽意義?打碎了高歌的形象給我們看嗎?”

  “我想看的不是這樣的高歌!”

  文藝青年們怒了,這就像打碎了美好展現給世人看,這完全不是他們想象的高歌。

  與之不同的則是普通聽眾,他們對此倒是滿不在乎,歌是否好聽入耳才是他們的唯一標準。

  “你們可別鬧了,說的跟《平凡之路》之前出的那些音樂你聽過一樣,真要喜歡倒是多聽聽評論啊,有的歌甚至評論數都沒破百,文藝青年可不是你們這麽當的。”

  有聽眾馬上反駁起來。

  “還說什麽《平凡之路》你們不聽,說得跟高歌其他的音樂你們聽過一樣,沒歌詞牛逼,有歌詞傻逼,那你們倒是聽聽沒歌詞的啊!”

  “大前年高歌參加昌平的音樂節,一些圍觀起哄的粉絲歌迷到最後都不知道高歌曾經來過,拍拍門票、現場裝文藝青年誰不會啊,抱著裝逼的想法說到底還是像傻比!”

  “對,你們文藝,我們俗!可惜你們的偶像也是俗人,不喜歡別點進來啊!”

  評論區裏的這場小範圍的罵戰還在繼續,更多的讀者還在認真看著這篇采訪,想從中了解到一個更真實的高歌。

  “其實仙化、神化高歌是一種很幼稚的行為,他喜歡音樂、喜歡不羈、喜歡騎著電動車逛逛北京城,這真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仙兒,借用高歌自己的話‘他真的是一介俗人’。”

  撰稿人李雷在文章的最後如此寫道。

  “外界有沒有神化高歌?答案是肯定的。”

  “外界給高歌貼了太多的標簽,其實他隻是一個音樂人,高歌的原話則是‘我就是一個搞音樂的,我唱你聽的關係’,但真正關於他音樂的談論則少之又少。”

  “人們隻是喜歡圍觀他的現狀,咀嚼討論他的人生態度。在這個房價飆升、三句話不離消費的2019年,還有昔日的大明星自願過安貧樂道的日子,這太容易引起人們的轉發甚至追捧。”

  “當然,大多數人談論高歌的時候,都保持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無論他們多麽推崇他、崇拜他,這些人都絕不會踏進高歌式的生活半步。”

  “如此說來,高歌其實是一個符號,是這個無比浮躁的年代裏,許多人精神世界中的世外桃源。在我們麵對庸庸碌碌的生活時,還能想起在北京的某個角落裏,有一個超凡脫俗的高歌。”

  “采訪進行到最後的時候,我看著本子上寫下的問題和答案默默不出聲,高歌見狀卻是笑著給我添茶一邊詢問起來:‘是不是和以前一些媒體筆下的我完全不一樣?’我的回答:‘是。’

  ‘這其實才是我,俗人一個!’”

  “采訪的過程中,高歌言談舉止完全和俗掛不上邊兒,但這個‘俗’字他卻從頭講到了尾。”

  “我臨最後說道:‘這篇文章如果發出去估計有很多人會被嚇到。’”

  “高歌笑著回答起來,‘嚇到也總比不知情好。’”

  “你們看,這次他不想再當你們心裏的那個符號了!”

  ……………………

  認認真真將全文幾千字的采訪看完,大家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紛紛開始在評論區裏留言,發表自己的感想。

  “很真實的采訪啊,人生在世誰不是俗人。”

  “其實之前媒體們一直吹捧高歌我都有些反感了,現在看來他的這篇采訪我倒覺得更真實了,也有些喜歡了。”

  “人生在世貴在一個‘真’字!”

  這篇采訪被不少的營銷號直接搬了過去,圍繞著高歌的討論越來越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