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野生與圈養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4373
  最快更新極賦最新章節。

  這也不合適,那也不合適。

  最讓人窩火了。

  元正轉念一想,看著諸葛韶榮問道:“你在那個妖獸山脈裏,到底都安排了一些什麽,扛把子怎麽這個時候都沒有回來?”

  萬裏煙雲照離開元正四天了,這讓元正的心裏有些不太放心。

  諸葛韶榮冷冷說道:“沒什麽,要不了它的命。”

  元正這一次沒有讓著諸葛韶榮,欲起身,脅迫諸葛韶榮去往妖獸山脈。

  真要是遇到了太厲害的獸王,扛把子肯定不是對手。

  剛有這樣的想法時,天空中,一頭蒼鷹飛翔而來,穩穩地來到了此間院落,化作了一尊威武磅礴的萬裏煙雲照。

  風龍就在一旁,遇見萬裏煙雲照,好像還有些膽怯。

  元正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看了一眼扛把子,確定無恙之後,才微微摩挲了其龍角一二。

  要是扛把子在妖獸山脈裏有個三張兩短的話,元正真的就要瘋了。

  柳青詩想了想說道:“我隨你去蒼雲城,也無需伸張什麽,反正你眼下正值用人之際,我也可以去給你幫忙。”

  元正知道柳青詩的武道根骨很是不俗,可柳青詩這樣的女子,畢竟從小生活在蜜罐裏,什麽都不會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說道:“那裏多數都是粗糙老爺們兒,你一個細皮嫩肉的姑娘家去了,怕是不合適吧。”

  柳青詩道:“那要去了之後才知道,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

  元正無奈了,柳青詩一定要照顧好了,若是不照顧好的話,是真的會出事的。

  思來想去,堵不如疏,這一次,幹脆讓著柳青詩,去蒼雲城,隨便給柳青詩安排一個閑散事情,混住日子再說,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要看以後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以後了。

  萬一這個姑娘家一時想不開,找個沒人的地方尋了短見,也不好收場。

  元正這才對諸葛韶榮說道:“我們去了蒼雲城,我就不在江南了,在此之前,我想要給你引薦一個人。”

  諸葛韶榮道:“就是那個鍾南?”

  元正反問道:“你知道是他?還是說世家大族都知道了鍾南。”

  諸葛韶榮道:“和你猜測的一樣,不過我沒有見過鍾南,我對你的好感已經被消耗殆盡了,估計我對鍾南,也不會有什麽好感,當然,你可以認為我這是不懂事。”

  諸葛韶榮隻是為了女人生氣,並非別的原因。

  元正笑道:“不會的,你對我沒有好感,但肯定會對鍾南有好感的,他是一個雲遊四海的讀書人,身邊有佳人陪伴,雖說沒有成親,可兩人之間,相敬如賓,一起走過千山萬水的。”

  諸葛韶榮道:“那就更加沒有了好感,不過公事公辦的原則,還是不會破掉的。”

  諸葛韶榮就不明白了,為什麽優秀的男人,總是心裏有人呢?

  元正有些不知道怎麽說,諸葛韶榮這樣的女子,還真是不好用常理去推測衡量。

  略作整頓之後,幾人便收拾去了青山郡郊外的那個山莊,風龍很是耀眼,諸葛韶榮和柳青詩騎乘而去,吸引了無辜老百姓的目光,趁此機會,元正和花椒還有茴香,走了另外一條無人問津的小路,提前到達了山莊裏。

  書房裏的鍾南,其實不是想象中那般兢兢業業的,偶爾喝茶,偶爾讓起來活動活動筋骨,老坐在那裏,氣息會不順暢,筋骨也會僵直,偶爾舒展舒展,才是最好的。

  除卻特別紮手的事情,其餘的事務,鍾南的處理方式便是循序漸進,不急不躁,一個有才華的人,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從容不迫的。

  元正來到山莊裏,鍾南便已經感知到了,蕭子珍和慕雲在另外一個書房裏,研究學問,鍾南吩咐了一下仆從,令後廚好生準備,這才走出了自己的書房。

  伸了伸懶腰,劍氣遊走。

  揮了揮胳膊,劍動九天。

  元正見狀,覺得很是賞心悅目,一個箭步上前,並指為劍,一道橫劍術肆意襲去,形成一片森然的劍氣,朝著鍾南籠罩而來。

  鍾南再也不是那個在西蜀跟人吵架吵不過,打架也打不過的那個鍾南了。

  隨手一揮,數十道劍罡轟然列陣,形成一方劍域,恰到好處的防住了元正這一招橫劍術,緊接著,劍域露出一條口子,三道無影劍,無聲無息,直逼元正。

  元正大袖一揮,散去了鍾南的劍勢,哈哈大笑道:“你的劍道修為非同小可,竟然可以承受住我的劍意。”

  這話是真話,年輕劍客裏,能經得起橫劍術折騰的劍客,真的沒有多少。

  鍾南道:“我也很意外,若非你留手了,興許這隨意的一劍,便能讓我狼狽不堪。”

  元正道:“諸葛韶榮要來了,大家坐在一起,吃一頓飯。”

  鍾南嗯了一聲,仆從們已經在大堂裏安置好了桌椅,這個時候,一頭風龍襲來,諸葛韶榮和柳青詩翩翩而來。

  元正看了一眼,對鍾南介紹道:“第一個就是諸葛韶榮。”

  鍾南這一次沒有雙手作揖行禮,對著諸葛韶榮微微點頭道:“見過姑娘。”

  在鍾南看來,諸葛韶榮是個才女,但也隻是個才女了。

  諸葛韶榮倒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世家子弟與寒門子弟許多地方上,都存在著觀念不和的情況。

  諸葛韶榮打量了一眼鍾南,皮囊也還不錯,氣質尚可,好奇問道:“你是南人,為何會跟著這個北人一起搞事情呢?”

  鍾南簡短應道:“大概是看彼此都比較順眼吧。”

  這個回答,讓諸葛韶榮摸不清楚頭腦,一個寒門弟子竟然對紈絝子弟比較順眼,這還真的是有點稀奇了。

  元正打趣道:“如此看來,男人不懂女人,女人也不懂男人啊。”

  諸葛韶榮生猛的說道:“莫非你們兩個人,還有奸情不成?”

  鍾南輕聲道:“姑娘言重了。”

  諸葛韶榮翻了一個白眼,鍾南已經知道,元正應該是和諸葛韶榮或是身後的那位姑娘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到底都是一些什麽事情,鍾南也不是那麽好奇的人。

  幾人緩步進入大堂中,後廚大概還得要一會兒才能準備妥當。

  侍女們先是奉上了茶和點心。

  在這裏,諸葛韶榮也好,柳青詩也好,也不會嫌棄這個和王侯之間比較起來不體麵地村莊和點心。

  人在越小的時候,越是嫌棄,越大的時候,便越會求同存異。

  諸葛家族與雲端之巔的事情,幾人都了然於心,也沒有去說那些場麵話。

  諸葛韶榮忽然間說道:“我沒有想到,在我應該做些什麽事情的年紀裏,遇到的也都是一些不弱於我的年輕人,你們兩個,其實給我的感覺很不舒服。”

  “也許是我有些嫉妒,坦白來說,讓我來搞這麽大的事情,親自上手,我還真的沒有底氣,而不像你們,這麽年輕,就已經成了獨當一麵的大人物了。”

  鍾南道:“哪裏的話,隻是人際遇各有不同罷了。”

  諸葛韶榮看著鍾南,隻要是比較重要的人,諸葛韶榮都會很認真的端詳一眼,大概是多年來養成了這個尋幽探密的習慣。

  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鍾南道:“快要二十了,已經開始吃二十的飯了。”

  諸葛韶榮哦了一聲,原來比自己小啊。

  心裏莫名的感覺有些自卑。

  這世道是怎麽了,怎麽越小的人,越是鬼大。

  柳青詩坐在諸葛韶榮的身邊,安靜不語,眸光偶爾投放在元正的身上,元正的長相的確不錯,是柳青詩喜歡的類型,可元正的內心,不是柳青詩喜歡的那種類型,興許是對元正的內心,了解的還不夠多。

  諸葛韶榮說道:“我們江南有一個齋象別院,那裏有很多的寒門子弟,也有很多的衣冠子弟,類似於另外一個稷下學宮,不知道你有沒有在那裏熏陶過。”

  齋象別院,門戶之見不算深沉,也有,可總的來說,衣冠弟子和寒門弟子,還是能夠和平共處的。

  鍾南不知道諸葛韶榮為什麽要問自己這個問題。

  既然問了,那自己就要誠實的回答:“早年間去過,發現那裏並不適合我,便自己一個人孤身上路,一邊讀萬卷書,一邊行萬裏路了。”

  諸葛韶榮問道:“為什麽覺得那裏不適合你,那裏也出現了許多的當官的,寒門子弟也有很多在那裏結下了不錯的香火情,也走上了仕途,有那麽幾個,如今混的也還算是不錯。”

  鍾南道:“我不喜歡混,隻喜歡做事做人,其餘的事情,不會放在心上,那裏的確是一個很能曆練人的地方,可我也不喜歡去曆練,而是喜歡去經曆。”

  曆練與經曆是有所不同的,不過這等毫厘之差的分寸,大概隻有悟性極高的人才能體會的出來。

  諸葛韶榮一時間覺得,大家都是南人,可她和鍾南,真的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在裏麵。

  在一個小池塘曆練,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孤身上路,去看看名山大川,去體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去行走江湖,去沙漠馳騁,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勇氣。

  元正發現,鍾南這樣的人,才能製住諸葛韶榮。

  從善如流不說,精神境界,比諸葛韶榮好像高出來了不少。

  諸葛韶榮哪怕知道,可她也沒脾氣。

  鍾南道:“姑娘也曾去過北方,覺得那裏的風土人情與我們南方比較起來,如何?”

  諸葛韶榮道:“口音,飲食,都不一樣,北方粗狂豪邁,南方細膩計較,是有那麽一點,可總體來說,我還是覺得南方更適合人族居住。”

  鍾南道:“其實我覺得哪裏都適合居住,隻是看一個人習不習慣罷了。”

  諸葛韶榮不解問道:“此話是何道理?”

  元正打岔道:“這就是圈養的和放養的區別,圈養的,離開自己的小窩,去了外麵,很不習慣,而放養的,無論去了哪裏,都是遼闊的天與地,不但如此,偶爾進入了圈養的小窩裏,覺得也還不錯,卻也隻是稀鬆平常了,因此才會覺得,天地之大,哪裏都有一樣,陸地上能站人,水裏能遊泳,海上可揚帆。”

  諸葛韶榮這一次沒有白一眼元正,好奇問道:“據我所知,你好像也去過好多地方。”

  元正道:“除了大周,剩下的地方都去了,真的是跋山涉水,和妖獸廝殺,和山賊廝殺,有海中巨獸廝殺,在江湖上縱橫捭闔,在地方上龜縮一團不敢作為。”

  “大概就是這樣了,說精彩吧,也不精彩,也就是那麽一回事兒,去過很多地方,的確可以開闊眼界,可眼界開闊之後,也會體會到,什麽叫做寂寞,因為無人分享而寂寞,因為無人懂得而寂寞。”

  諸葛韶榮這一次白了一眼,問道:“那你是有多寂寞?”

  元正道:“這就好比,我們幾個人圍坐一桌,實際上心中的想法與天地,都是截然不同的,無法共存的,隻能依靠外物外事來連接彼此的距離,比如說利益,比如說友情。”

  “也會明白,什麽事情可以將就,什麽事情不可以將就。”

  鍾南補了一句道:“大致是這樣,細分起來錯綜複雜,這無關學問道理,隻是有感而發,讀書人有喜怒哀樂,文盲亦是如此,有規律可尋,卻又無跡可尋。”

  年輕人喜歡談天說地,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從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事情上下功夫。

  而反過來的情況也有,但是很少。

  諸葛韶榮道:“我看你寫的《明心》與《問道》你雖然是讀書人,卻並非儒家子弟,我想問問,你為何不想成為一個儒家子弟,以你的才華,若真是走上了儒家這條路,興許未來,大有可為。”

  “保不準,還會青史留名,萬古垂青。”

  元正心裏微微泛起了漣漪,諸葛韶榮下的功夫可真不少啊。

  元正也看過鍾南的文章,道理如何,暫且不說,但沒有一句廢話。

  鍾南應道:“大概是沒有緣分吧,僅此而已。”

  諸葛韶榮:“……”

  這個時候,後廚也準備好了,丫鬟侍女們,也開始上菜了。

  最快更新極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