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278
  商河做事也算是體麵,分給了元正,李塵,李鼎三人一輛馬車。.

  馬車裏,有茶水點心,地方不大不小,三人擠在一起,也能湊活,外麵駕車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壯男子,一臉冷峻模樣。

  想要在這馬車裏說上幾句私房話,也會被外麵的馬夫給聽見。

  做人嘛,得心裏有數。

  想要在馬車裏說話,隻能暗中傳音了。

  李塵疑惑道:“我們真的要跟隨這商隊,在大夏境內浪蕩一段時間嗎?”

  元正反問道:“以你的意思,如何看待這件事?”

  李塵說道:“人家畢竟是來做生意的,雖說給我們管吃管住,可我們跟著人家,人家許多事情也不方便去做,大家都在風口浪尖上,紮堆不好,容易出事兒。”

  “商河是一個生意人,坦白來說,我不喜歡和生意人打交道,這人的銅臭味很重,藏得也深。”

  “也不想被人家認為,我們就是個要飯的。”

  以前的李塵很窮,現在的李塵也好不到哪裏去。

  可不管什麽時候,李塵的為人處世,都很硬氣,許多事心裏有數,卻也不會說出來,隻是默默地行動。

  元正讚賞道:“我和你的想法一致,起初我還好奇他們來到大夏境內到底幹什麽,如今也算是一葉知秋了。.”

  “生意人若是不鋌而走險,是很難做成大事的。”

  “我們又都是魏人,商河這一次所做的事情,真的要被官府細細計較起來,他也難以獨善其身,隻是恰好被他給鑽了一個空子罷了。”

  “有很多灰色地帶,我們進不去,他們也不打算讓我進去。”

  “商河也害怕我們日後回到大魏,將他們的事情向官府舉報了,這的確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生意人最講究的就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我也想離開這裏,可小靜秋非要纏著我,等小靜秋稍微有些定向的苗頭了,再給她指點一下功法修行上的事情。”

  “我也是看在小靜秋的麵子上,不然,也不會坐人家的順風車來到大夏境內。”

  小靜秋是一個好苗子,並非是說她在武道一途有著很高的天賦,而是說小靜秋心地善良,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這樣的小靜秋,元正也不希望她日後成為一名生意人,做一個真正的自在人,等到了適合婚嫁的年紀,最好嫁給一個品高味正,德行上佳的讀書人。

  拉開馬車窗簾,映入眼簾的是綿長的官道,紅河兩岸的風景一覽無餘。.

  最前方,隱隱約約顯出一座大城的輪廓。

  武原城,是大夏邊境的軍事重城,傳聞中,有二十萬大軍駐守。

  外有紅河裏的妖獸配合,他國大軍想要進入武原城,可能性不大。

  於兵家而言,臨近武原城的紅河,是天險,易守難攻。

  必須高於武原城十倍的兵力,才有一定的可能拿下武原城。

  商隊不緊不慢的前進,武原城的風貌漸漸映入元正的眼中。

  和想象中的繁華大氣不同,武原城無論是城牆,還是百姓房屋,亦或是官府重地,幾乎都是以石頭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很少見到木結構的房屋。

  雖如此,卻也精致,沒有雕梁畫棟,卻也在石頭上刻上了山川萬物。

  石藝技巧頗高,有些白玉石砌成的房屋,在日光的折射下,閃爍光輝,與其餘的房屋遙相呼應,光輝折射,又稱為其餘的顏色,某些區域,更是五顏六色。

  李塵見狀,由衷的說道:“大夏就像是上古時代的神國,原始而又華麗。”

  元正也有這樣的感觸。

  天下四國,大秦尚武之風濃鬱,以皇權為主。

  大魏王朝則文武並重,取長補短,有德者居高位。

  大周王朝,則是禮儀之邦,重禮樂,更重開荒墾田,多數情況下,百姓安居樂業,而貴族掌權。

  而大夏,就是眼前這般,看似鬆散,可居住著極為堅固的石頭房子與城堡閣樓,又能和妖獸和平共處。

  四足鼎立,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支撐點。

  元正忍不住在想,若是大秦和大魏真的打起來了,大夏和大周,到底是趁火打劫還是隔岸觀火呢?

  商隊進入武原城之後,隻是簡單地交接了一下手續,也不打算在武原城停留。

  繼續往北而去,對於大夏的地貌,元正真的是不知道,從山川地勢上來看,大夏的每一寸土地,都適合生長藥材。

  他們也不知道商河這支商隊到底要去哪裏,元正也沒有問。

  有些問題,還真的沒辦法去問,去了不就知道了。

  可元正也是明白人,輕聲道:“商河這支商隊,實力不弱不強,去的地方估計是偏遠之地,自然是南轅北轍的路線,有可能會帶著我們去往大夏更遠的地方。”

  “反正好一點的風水寶地和大主戶,商河這支商隊是接觸不到的。”

  “話又說回來,商河這支商隊走的路很遠,卻也很保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些吃香喝辣的商隊,真的賺到了大股子,恐怕能落在自己手上的也沒有多少。”

  李塵不關心這些事情,可也開始在乎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和框架結構,這就是讀書的好處。

  能讓自己越來越明白,哪怕是一件不太懂的事情,也能看出來一些端倪。

  李塵道:“商河的打算就是走最遠的路,掙最放心的銀子,一來不容易出事,二來南轅北轍也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隻是在外人看來,這有些愚蠢,實則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元正沉思道:“是不是大智慧我不知道,大概是商河被競爭對手逼迫到了這一步,若有更好的選擇也不會如此。”

  “千萬不要通過一兩件事來判斷一個人真正的想法和品性。”

  李塵點了點頭,看向了自己的弟弟,近些日子來,開朗了不少。

  抱著一本雜書正在細細品讀,也沒有插話,可這樣耳目濡染下去,腦袋瓜子早晚都會開竅的。

  和元正預料的差不多,這支商隊在快要離開武原城的時候,才臨時停歇補充了一下糧草,繼續往更遠的地方去。

  做生意嘛,也比較忌諱和邊防軍隊走的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