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本經陰符篇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840
  同樣是萬裏殘陽。

  同樣是接近黃昏,卻有些悲涼。

  元正想起了自己和單容分別的那個黃昏,師姐說過,以後可能會相見,可能會不相見。

  西蜀的熱鬧,單容沒有去,元正知曉,師姐不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

  可這樣的景色,元正還是會懷念師姐。

  上一次走的時候,師姐帶著一柄劍,一個人,輕裝上路了。

  沒有火燒雲的天空,也沒有夏日的餘熱,深秋時節的萬裏殘陽總會讓人想到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

  還好,元正有蘇儀陪著,有花椒和茴香陪著,一路上並不孤單。

  蘇儀道:“師弟的庶人劍已經大成了,我們也要返回秦嶺一趟,看看師尊是否有別的安排。”

  “西蜀龍脈徹底斷了,於天下大勢而言,看似沒有影響,實則暗流湧動。”

  元正大概是聽進去了,也許沒有聽進去,既然是回秦嶺,那就回去。

  一路上元正都是悶悶不樂的,至於為何會悶悶不樂,大概是因為西蜀雙壁沒有了盼頭,日後那三萬大軍也不知曉到底要做些什麽吧。

  看到別人的心酸與悲傷,偶爾自己也會覺得悲傷。

  元正是頭一次有這種感覺,他忽然說道:“其實庶人劍的修行,就是讓我明白,哪怕身為鬼穀弟子,也需要懂得,人間正道是滄桑。”

  花椒與茴香沒有回應,她們不知道如何回應,也很難體會元正現在的心境。

  人間是個好地方,千奇百怪,什麽事情都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讀書人覺得,正道就是為萬世開太平,為百姓謀福利。

  江湖俠客覺得,正道就是行俠仗義,就是提升武道修為。

  元正卻覺得,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到及冠之年,也有這般感觸,也算是不容易了。

  蘇儀似笑非笑的回道:“其實這個,我也不是很懂,有些路,有些事,隻有自己知道,我無法同師弟感同身受。”

  元正沒有再問了,沒有結果的事情,隻能自己去探索。

  約莫過了半個月,一行人就返回了秦嶺。

  熟悉的殿宇成片,熟悉的高處不勝寒,熟悉的大秦龍脈。

  鬼穀門庭周圍,似乎不受四季影響,這裏碧草如茵,這裏樹葉碧綠繁茂,這裏的水光山色,無限生機。

  花椒和茴香兩位女子回來之後,便是去了五髒殿收拾煮飯。

  在外麵,吃了很多客棧的飯食,也吃了許多別人家的飯食,也有野味。

  可總歸沒有五髒殿做出來的飯好吃,也許外麵的人間百味,於花椒還有茴香而言,沒有什麽感觸,也不曾感受到什麽叫做人情味。

  還是那個熟悉的亭子裏,鬼穀子在這裏喝茶,蘇儀帶著元正來到此間。

  外出修行的徒兒回來了,鬼穀子沒有多大的反應,很難從這樣的一個人身上看到任性的光輝。

  連鬥鬼這一柄凶劍,鬼穀子都沒有多看一眼。

  他隻是淡淡的說道:“庶人劍大成了,縱橫劍道可以切換自如了,於你而言,也算是築下了厚實的劍道根基,你可曾覺得慶幸?”

  元正微鞠一躬,應道:“沒有,算是有感而發,已算是水到渠成,許多事,其實沒我想的那麽複雜,也沒有那麽簡單。.”

  鬼穀子道:“諸侯劍的修行,就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了,花椒和茴香也不會陪著你繼續浪蕩,天下之大,你想去哪裏,就可以去哪裏。”

  元正有些微茫,花椒和茴香作為劍侍而言,從未出手,有些多餘。

  可相處的日子長了,突然沒有了花椒與茴香的陪伴,元正覺得不習慣。

  鬼穀子道:“孤獨是美麗的,前提是要承認孤獨的美麗,一個人的孤獨,也會同另外一個人孤獨連成長線,那條長線也許叫做人生理想,也許叫做功名利祿,全取決於你自己如何看待。”

  “修行庶人劍,是害怕你死在了外麵,才讓花椒和茴香陪著。”

  “諸侯劍,便無需如此了,你的路,你自己走。”

  元正了然於心,不再堅持。

  鬼穀子笑道:“你的垂天鏈裏麵,應該會有些新的內容,在你庶人劍大成之後,裏麵的東西你便可以探索了。”

  “感情和悲傷,在有些時候非常的多餘,除了誤事之外,再無其餘的用處。”

  “我以為你庶人劍大成後就會發現端倪,直到一路返回秦嶺,你都不曾發現。”

  “我也隻會提醒你這一次,下一次,你便自求多福。”

  元正微微探出神識侵入垂天鏈裏麵,上一次是縱橫聖劍的修煉法訣,這一次是——本經陰符篇。

  心如止水,元正沒有覺得興奮和緊張。

  他修行過滄海六合,該消磨的棱角,差不多都消磨了。

  同年輕人比之,元正沒有那麽的好高鷺遠,誌向遠大,他剛剛明白人間正道是滄桑。

  一些紈絝子弟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改變。

  他說道:“這一門功法,和滄海六合不同,可我不明白,為什麽傳授於我?”

  鬼穀絕學,分為捭闔篇,反應篇,揣篇,摩篇,轉丸篇,卻亂篇,決篇等……

  曆代鬼穀門徒除了修行縱劍術與橫劍術外,其餘的絕世篇章,不會全部學會,頂多就是挑選一兩個擅長的篇章。

  有人擅長轉丸,有人擅長卻亂。

  唯獨到了元正這裏,是沉甸甸的本經陰符篇。

  這門功法,是武道功法,亦是治國理政的功法。

  談不上龐雜,卻是博大精深,萬事相通的絕世篇章。

  來到鬼穀門庭後,元正對此也是有所耳濡目染,從古至今,還不曾出現過修行本經陰符篇的人。

  本經陰符篇幾乎概括了所有的鬼穀絕學,且更上一層樓,能升華多少,取決於修行者的悟性。

  蘇儀額頭滲出了冷汗,他很想說些什麽,卻不知從何說起。

  這個年紀的元正,接觸到了本經陰符篇,就像是一名孩童拿到了一柄絕世寶劍,會誤傷自己和身邊的人,甚至會誤傷更多的生靈。

  在蘇儀看來,元正走火入魔,是早晚的事情。

  他不明白,師尊為何會傳授元正這樣的絕世篇章。

  鬼穀子無動於衷道:“你是我的關門弟子,所謂的關門弟子,就是我以後再也不會收徒弟了,隻會認可你一個人。”

  “世間萬物都有因果循環,有些人看得見,就成了蘇儀這樣的道士,有些人看不見,便成為了好大喜功的君王,或是濫殺無辜的江湖草莽。”

  “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老天爺讓他吃多少糧食,做多少事,幾乎都是注定的。”

  “也曾有人試圖逆天改命,可都失敗了。”

  “我不指望你能逆天改命,但你是我的關門弟子,也會走上那一條路。”

  “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樣的感悟出現在一個少年的身上,我覺得欣慰,也覺得難受。”

  “那也不過是統治者愚民思,強民體的老套把戲,也恰好符合人性的光輝。”

  “運氣好的話,有誌者,事竟成,運氣不好的話,就一路滄桑到頭了,化作枯骨,也無人知曉。”

  “凡事不過成王敗寇和人情世故,你要記得,你是誰,你想要做什麽。”

  “多數人被環境改變,少數人改變環境,從古至今,還都沒有出現過統禦天地萬物的大人物。”

  “本經陰符篇,就當做是一柄鋒利的劍,它的確鋒利,可也取決於用它的人。”

  元正默然於心,看似如此,本經陰符篇的修行難度很大。

  起碼他是第一個開始修行的,不像是修行縱橫聖劍那般簡單,有法訣照搬,有劍意對照。

  一個人一條路,能否成為康莊大道,誰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