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明了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871
  元正有些明白這個南方青年為何會對自己發這麽大的脾氣了。

  北人與南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遠的不說,近的便有元鐵山當初在南越屠城這個典型案例。

  南越距離江南的不是很遠,昔年江南無數士子都在口誅筆伐元鐵山。

  如今元正來了,自然會讓一些南方武夫心潮澎湃。

  看著有些頂天立地般的湯毅,元正笑道:“我來這裏,並無惡意。”

  湯毅道:“謝華公子是我們江南的大人物,也是我們江南的門麵,你折辱了他,他不計較,隻是懶得和你計較,文人不會和我們這等粗俗之輩計較的。”

  “不過,那也是真正的文人,謝華公子就是真正的文人。”

  “你來江南,其實從你第一天來到江南的時候,各大世家都已經知曉了。”

  “沒有派人來為難你,也沒有讓沿途的刺史郡守扣留你。”

  “那是因為,我們南人也好客,不願多生是非。”

  “和我一樣的南方匹夫,還有很多,他們知道有些事可為,有些事不可為。”

  “武王殿下的名頭的確響亮,他可以鎮得住南方士族,可以鎮得住一路上的刺史郡守。”

  “但從未讓我們這些武夫心生恐懼。”

  “既然你來了,無論你是走馬觀花,還是有別的正經事,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無需在那清香鎮裏,等候著別人來刺殺你,來暗害你。”

  “就算有人為難你,或許有南人,但我想,更多的是你們北人吧。”

  湯毅一口氣說了很多,元正聽的仔仔細細,大概是知道了。.

  原來江南謝家,根本沒有在意謝華當初被元正暴打一頓扔進豬圈的事情,君子不與小人計較,也不同粗俗之輩計較。

  原來自己被小看了,元正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元正虛心道:“受教了,我對武道一途,頗有興趣,剛才看你的棍法很有新意,不知道你師承何門何派?”

  在湯毅的想象中,武王庶子應當是蠻不講理,桀驁不馴飛揚跋扈的。

  突然軟了一下,讓湯毅不適應。

  湯毅道:“家傳的,雕蟲小技,讓你見笑了。”

  南方青年能感受到,方才交手之際,武王庶子沒有下死手,每次都是點到即止。

  那強勢的劍壓,每次都能在開山棍上留下痕跡。

  若是元正狠辣一些的話,湯毅的後果不好說。

  元正微微點頭,他沒有刨根問底,這個南方青年的氣場,讓元正折服。

  雙手抱拳道:“多謝兄台的善意提醒,其實我磨磨唧唧的,也隻是想要領略一下江南風光,並無惡意。”

  在清香鎮逗留,元正隻是覺得清香鎮的民風淳樸,風景秀麗。

  其人文風俗雖然和北方有著很大的不同,可讓元正覺得甘之如飴,很舒服。

  湯毅道:“話已至此,告辭了。”

  元正尷尬的笑了笑,南方青年頭也不回,轉身便走了。

  將鬥鬼插回腰間錦帶,元正默默運轉滄海六合,壓製了一下自己的騰升而起的殺氣。.

  這一次比上一次能強很多,鬥鬼總是能在不經意間讓主人殺氣騰騰,失去控製。

  元正沉思道:“我們返回酒樓,找那位掌櫃的處理一下手續,前往地禪寺看看。”

  佛門中人,元正初次接觸,也算是一見如故,然後就拔劍相向。

  花椒和茴香牽著五色鹿,默默地追隨在元正的後麵。

  “江南的江湖,其實也很風流,我想要去湊上一湊熱鬧,再去地禪寺的,可我不知道哪裏才有熱鬧。”

  “這般隨意散漫,算是修行庶人劍嗎?”元正向身後的劍侍問道。

  花椒嗯了一聲道:“庶人劍,本就是沒有規矩的修行,順其自然。”

  話雖如此,其實元正也知道庶人劍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他想到了西蜀絕壁那裏殘留的縱橫劍氣,再看看自己的縱橫劍氣,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老子自愧不如啊……

  回到園林小築,茴香叫來了掌櫃的。

  身材一般,有些矮小,一襲錦衣,和和氣氣的笑道:“公子這就要走?”

  對於這位掌櫃的,元正沒有過多的打交道,一看就知道屬於典型的南人,無奸不商,算計精明。

  可話說回來,元正本身也和這位掌櫃的沒有什麽關係。

  淡然笑道:“嗯,要走了,老居住在這裏,也不是個事兒。”

  這位掌櫃的很精明,特異在這園林小築裏四處轉悠了一圈,才過來和元正清理手續。

  生怕元正將園林小築某個一隅之地給摧毀了。

  細想起來,還是當初那位張美娘比較好說話,畢竟將屋子裏都給打成廢墟了,也沒有多要銀子。

  清理完手續之後,元正騎著萬裏煙雲照,帶著花椒與茴香,直接去了地禪寺。

  與佛門之間,元正並無緣分,也不打算四大皆空,起碼元正還無法徹底的戒了女色,更別說其餘的嗜好了。

  可既然某個刺客的源頭出自於地禪寺,元正自然就要看看。

  煙雨蒙蒙,江南多雨季,對於元正而言,並非什麽阻礙。

  他早已經雨露不沾身,濕氣不入體了,行走於雨幕之中,別樣美。

  地禪寺位於青山郡北部,其地勢居高臨下,本身就建立在丹陽山的頂峰,居高臨下中的居高臨下,丹陽山下,有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奔流不息。

  中間又是熟悉的鐵鎖橫江連長橋。

  一想到自己又要過橋了,元正就覺得有些頭大。

  上一次是在九真橋上,這一次幾乎就在人家的家門口上過橋。

  還未到達青山郡,還未到達丹陽山下,元正都覺得有些頭大。

  佛門清靜之地,有菩薩善目,自然也有佛怒金剛,想象之中,一旦發生了些什麽衝突,都是惡戰。

  元正故意問道:“我若是在地禪寺遭遇了危險,兩位姐姐會不會出手相救,還是說見死不救?”

  茴香沒有多大的反應,騎著五色鹿不急不慢的跟在元正的後麵。

  花椒卻說道:“公子都無法戰勝的敵人,我們又能如何出手?”

  元正:“……”

  看來這兩位劍侍真的隻能持劍,奉劍,做個擺設,順勢提醒一下自己應該做些什麽,然後就沒多大的用處了。

  三日後。

  淅淅瀝瀝的小雨,迷蒙的霧氣,一律消散。

  丹陽山上的太陽,還算耀眼,晴空萬裏,碧草連天,大河之水滔滔。

  元正看到那一座橋了,和九真橋比較起來,橋下的水流沒有那麽激烈,橋也沒有那麽長,那麽寬。

  倒是橋頭與橋尾的石獅子反倒是金光燦燦,典型的佛靠金裝。

  這一次橋的對麵沒有人,抬頭望去,隱約可見看見丹陽山鼎的寺廟建築,也隱約可以聽見陸陸續續,意境深遠的誦經聲。

  “我來這樣的佛門之地,尋找對我圖謀不軌的人,不太好吧。”元正自顧自的說道。

  可一想,越是光明磊落的地方,陰影就隱藏的越是深刻。

  他還是決定過橋了,萬裏煙雲照一飛衝天,眨眼之間,就飛躍了大河,來到了對岸。

  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身著一襲白裙,白裙上,繡著鮮紅如血的梅花,搭配著一頭清爽的短發。

  這姑娘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雙手負在身後,兩隻手還在互相打結。

  清秀的五官,白皙的皮膚,無不透漏著這少女的天真爛漫,還有幾分精靈古怪。

  剛到對岸,就遇到了這麽一位小姑娘,元正不由的想起了西蜀的歡兒和碧珠。

  右手下意識的放在了鬥鬼的劍鞘上。

  這姑娘見狀,趕緊說道:“我知道你是元正,我不是來找你麻煩的,而是跟你做生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