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懶得跟你計較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856
  元正走出沉心殿,卻並未第一眼看到扛把子。.

  但看見了蘇儀。

  “師兄,這是何故?”元正問道。

  蘇儀招了招手,三丈外的那棵坤木上,一塊約莫拳頭大小的金色光團飛躍而來。

  金色光團落地之後,便化成了一尊龐然大物。

  元正盡量讓自己保持從容,可忍不住說道:“扛把子,你竟然都能隨意改變形態了?”

  金光燦燦的扛把子這才上前,吐了吐舌頭,親昵的舔了舔元正的手背,從其龍眸中,看到了什麽叫做得意。

  蘇儀笑道:“你縱橫聖劍的修行,比我想象之中的要快很多。”

  “經過我的調教,你的扛把子,不但可以改變體型大小,還可以幻化萬獸。”

  言語之間,萬裏煙雲照便化作了之前的模樣,主體呈黑色,一雙龍角,隨後黑光一閃,又化作了一匹豐神如玉的白色戰馬,隨後又化作了一頭麒麟。

  元正覺得這非常的神奇,和戲法裏麵的大變活人很像。

  “如此一來,你也不必擔心你騎著萬裏煙雲照會招搖過市了。”蘇儀道。

  元正對著蘇儀鞠了一躬,雙手作揖道:“多謝師兄。”

  蘇儀笑道:“無妨,我們去看師尊吧。”

  清風醉人,大秦龍脈深處的風情,滄桑悠遠,帶著歲月的厚重。

  鬼穀子也不知曉是什麽時候來到這裏的,又會在什麽時候離開。

  一杯茶,坐在涼亭裏,靜靜的看著這一方山河,不食人間煙火。

  這才是真正的天上人。

  元正來了,微鞠一躬說道:“師尊,我已經學會了縱劍術與橫劍術。”

  鬼穀子沒有多大的反應,隻是放下茶杯,不冷不熱的說道:“接下來你就要正式的修行庶人劍了,四國之間,你想要去哪一個地方?”

  元正陷入了沉思。

  大秦,大周,大夏,元正不熟悉,那裏的律法與民風,都和大魏截然不同。

  他還是想在大魏境內遊蕩,去修行庶人劍,順帶去南越之地看看齊冠洲,自己若是到了舊南越地界,齊冠洲會將自己如何。

  然後去江南看看,看那謝氏一族,是不是對自己仍然有著憎恨之心,還是說已經屈服了武王府。

  “眼下雖無戰事,可士子們也無法向早年間那般遊學列國,各國之間門戶緊閉,還是現在大魏遊蕩一圈,再去看看其餘的三國吧。”元正這般應道。

  鬼穀子道:“庶人劍的修行是枯燥的,花椒還有茴香會陪著你,作為你的劍侍,她們會寸步不離。”

  “無論你接下來去向何方,都要記得庶人劍有所感悟後,回來一遍,不要著急修行諸侯劍。”

  元正微微點頭,對於自己的這位師尊,元正有著許多不理解看不透的地方。

  無論是唐峰還是神秘人,元正都能感覺到對方的情緒變化與人性,唯獨鬼穀子,是真的一望無際的深淵。

  這一日,花椒和茴香做了一頓盛大的宴席。

  這一日,也沒有因為元正的離開,而在宴席上說話。

  這一日,元正帶著兩位貌美如花的劍侍,走下了秦嶺。.

  ……

  大梁城,忠王府。

  柳青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

  事發的時候,元正和柳青詩都成為了整個大魏子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如今風波過去,人們也逐漸忘了柳青詩與元正之間的事情,可在大梁城,這件事永遠都是忠王府裏揮之不去的陰影。

  正午時分,有一人騎著威武雄壯的萬裏煙雲照來到了忠王府大門口。

  整個王府張燈結彩,列隊歡迎,柳蒼嶽和柳深以及貪狼十八騎盡數出現。

  便是連素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柳青詩,也走到了王府之外。

  騎著萬裏煙雲照的那位青年,身著一襲華貴的錦繡紫衣,腰間佩玉,一頭精煉的馬尾長發。

  其模樣,目若朗星,肩寬腰細,膚色白皙,挺拔的山根,微薄的嘴唇,無論怎麽看,都很讓人喜歡。

  整個人透出一股英姿勃發而又溫潤如玉的矛盾氣質,眸光所及之處,皆是震懾。

  他手握禦龍戟,跳下萬裏煙雲照,將禦龍戟頓在地上,雙手抱拳道:“晚輩元青,見過忠顯王。”

  武王有三子,長子為麒麟,次子為翹楚,三子為混賬。

  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元青來了,回到瀚州連板凳都沒有坐熱乎,就被元鐵山趕出家門,來大梁城報到了。

  元正當初來的時候,差點死在了武王府。

  可元青來了,自然是不一樣。

  柳蒼嶽熟稔的上前,握住元青的雙手,熱情道:“我大梁城和你們瀚州那富庶之地比較起來,的確是寒酸了一些,可既然侄兒來了,當叔叔的人,也絕對不會虧待你。”

  元青一臉從容,言道:“哪裏的話,既然來了,自然為王爺立下軍功。”

  柳蒼嶽連忙說道:“侄兒這話就有些見外了,來來來,裏麵做,隻要你來了,我當然要盡一下地主之誼,侄兒歸途斬首三百悍匪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大魏。”

  “怕是連其餘的三國,也都聽到了侄兒的風聲,侄兒一定要好好給叔叔講講,那一路風霜和一路凱旋的具體過程啊。”

  單槍匹馬踏歸途,禦龍戟下三百人頭,都算是築起了一個小京觀。

  家世顯赫,文武雙全,生了一副好皮囊,又不驕不躁,師承名師,這樣的元青,怎能不讓人喜歡。

  進入王府的時候,元青大概看了一眼柳青詩,並未在意,對於三弟的生活作風,內心深處也有些無奈。

  事實上,上一次元鐵山來這裏的時候,都沒有元青這般待遇。

  同陳煜所猜測的一樣,元青回來之後,就已經得到了大顯勢。

  與此同時,元鐵山的日子可不是很好過了。

  也如陳煜猜測的那樣,秋華王妃直接殺到了元鐵山的書房裏,看著端坐在王座上的元鐵山,一臉狠厲。

  “青兒剛剛回來,本想著聽聽他在稷下學宮裏的經曆,和認識的朋友,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一頓飯,聊聊家常,您倒是狠心,直接發配北鬥山脈。”

  “偏愛自己的小兒子,也不能如此明顯吧。”

  “若是你三月之內讓青兒回來,我則善罷甘休,若是你執意讓青兒遠在瀚州之外,無法歸家,當心我讓你的小兒子死於非命。”

  秋華王妃的態度斬釘截鐵。

  嫡長子學成歸來,遵循舊製,理應成為家中頂梁柱,接父輩們的班,然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守護家園,守護大魏。

  而現實和秋華王妃所想象的截然不同。

  元鐵山也不生氣,施施然笑道:“我的正兒,連我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你又能如何暗殺於他,再說了,青兒替自己的弟弟將功補過,這也符合人倫常理。”

  “都是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呢。”

  秋華王妃很少失態,直到現在也沒有失態,依舊保持著雍容華貴的氣派。

  她冷笑道:“和稀泥的事情,也許在廟堂上管用,但在家裏恐怕不行吧,主次之分,還是要清清楚楚的。”

  元鐵山不冷不熱的回道:“你何必如此,正兒都不知道去哪裏了,這會兒跟我說這些,也沒用啊。”

  “青兒是否能成材,要看看能否學以致用。”

  “稷下學宮出來的,也不見得會出人頭地,老子當年也就是能勉強識文斷字,還不是經曆過無數次豁出性命的豪賭,才做上了大魏武王的位置。”

  “婦道人家,見識短淺,懶得跟你計較……”

  元鐵山根本沒有心思理會自己的王妃,也不想關注學成歸來的嫡長子。

  他現在,就想知道他的正兒去哪裏,身在何方,是還活著的,還是還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