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悟劍崖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752
  悟劍崖位於鑄劍閣東北方向,巍峨嶙峋,直衝天宇,如一柄天劍。.

  這裏是鑄劍閣最有誘惑力的地方,隻是臨近外圍,便能感受到森然劍氣,定睛一看,悟劍崖上下,不知多少無痕劍意縱橫穿插。

  這是昔年鑄劍閣曆代先賢修行聖地,在這裏,有他們留下的手劄,也有刻畫在崖壁上的精妙劍招,更留下了曆經彌新的劍意,並未因歲月而消散。

  陡峭,嶙峋,孤峰,無花草樹木,看似死氣沉沉,透出的劍意,卻衍生無限的生機勃勃。

  元正駕馭萬裏煙雲照出來此地,便被震懾到了。

  劍氣縱橫,有霸道劍,有聖道劍,有王道劍,亦有詭道劍。

  甚至有了幾分出世劍的意味在其中。

  每一道劍意自成一體,刻骨銘心,從無相同類似的劍意在此糾纏。

  寂靜如墳場,絢麗如九天焰火,說不出來的鬼斧神工,很難想象鼎盛時期的鑄劍閣輝煌到了什麽程度,再看當下的鑄劍閣,令人唏噓感慨。

  周圍空寂無人,在外圍,元正也看不到師姐單容停留在了哪個狹小的空間裏感悟劍道。

  多年以前,鑄劍閣還算是輝煌的時候,門中弟子想要來鑄劍閣,得經過層層選拔,象境之中,要進行演武切磋,少數的勝者,才能來到悟劍崖感悟劍道。

  如今,鑄劍閣式微,閣主唐瀾撤銷了悟劍崖外的守山人。

  隻要修為到達象境者,都可以自由出入悟劍崖,並無繁文縟節的約束。

  對於閣主唐瀾而言,現實是可悲的,縱然徹底開放悟劍崖,可鑄劍閣年青一代中,抵達象境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悟劍崖對於象境之下的劍子,堪稱人間煉獄,來了便會被縱橫的劍氣絞殺而亡。

  元正微微摩挲扛把子的龍角,輕聲道:“你也隨我一起去裏麵吧,我知道你對劍道沒有什麽天賦,可在裏麵感悟一番,也許能發現關於萬裏煙雲照更多的天賦神通,借他山之石攻玉。”

  主人去哪裏,萬裏煙雲照必相隨。

  扛把子興奮地點了點頭,便屁顛屁顛的跟著元正進入了悟劍崖深處。

  手中木劍開花,亦是有了很大的反應,劍柄劍鞘上,衍生出密密麻麻的神秘圖騰,有一棵參天古樹,遮天蔽日,恍惚之間遮住了整個世界。

  有青龍望月,有白虎出山。

  數不清的藤蔓和奇珍異草百花齊放,五顏六色,刹那間,悟劍崖的劍意似乎都凝固了。

  剛進入悟劍崖裏,便有無數道劍氣朝著元正襲來,元正下意識運轉真元進行抵擋,然而木劍開花發出細微的劍鳴之音,猶如雛鳳又好像是幼龍般的劍鳴。

  劍鳴過後,所有的劍氣化作溫潤的劍意,沒入了元正體內,洗禮其五髒六腑。

  至於萬裏煙雲照,身上經過劍氣摩擦,迸發出密密麻麻的電光火石,忍不住的齜牙咧嘴了起來。

  元正嚇了一跳,趕緊問道:“你若是支撐不住,現在就回去等我。”

  扛把子搖了搖頭,眼眸中透露出堅毅。.

  萬裏煙雲照如此堅持,元正也隻能默許,扛把子不傻,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它也知道避開,絕不會正麵攖鋒。

  從起初的不適應,再到慢慢的適應這裏,扛把子的變化喜人,體態更加磅礴了幾分,一雙龍眸如炬,隱約間透出中正平和之氣。

  到了這一步,元正已經知道,之前吞噬的山蛟內丹,七色蜈蚣內丹,七寶天蠶內丹,在悟劍崖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悟劍崖上下,妖冶險峻,元正沒有太貪心去往悟劍崖的最高處感悟。

  一來是因為扛把子不見得能夠承受住,二來,自己目前的劍道修為,也不適合去往頂點一覽眾山小。

  更直接的原因在於,自己本來就不是鑄劍閣的正式弟子,去了最高處,要是真的陰差陽錯的有所大突破,欠下鑄劍閣的就不僅僅是人情了。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心裏有數,亦有尺度。

  最終,元正在一片有崖壁遮風擋雨的空曠地帶停了下來,盤膝而坐,萬裏煙雲照趴在地上,任由劍氣入體。

  自創了淩邪三劍之後,元正對劍道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覺得也算是登堂入室了,可來到悟劍崖一觀,才發現自己才真的是井底之蛙,磅礴分支的劍意,令元正目眩神迷。

  估計若沒有木劍開花在手,此刻的元正已經徹底的迷失在悟劍崖裏了。

  元正默默運轉《青山綠水習劍錄》同開花共鳴,一邊感受悟劍崖的劍意,來對照自己的淩邪三劍不足之處。

  對照過後,元正才發現自己的淩邪三劍到處都是漏洞,遇到出入劍林的雛兒,倒是能嚇唬一下人,可真要遇到稍微厲害一些的高手,元正的淩邪三劍根本就不夠看。

  無論劍罡,劍意,劍氣,劍術,劍心都不敢恭維。

  元正的心徹底的靜了下來,冥想劍道。

  感悟劍道是一件玄而又玄的事情,有些人窮其一生,都不見得能窺探奧秘,有些人隻是驚鴻一瞥,便能劍氣縱橫。

  元正還不知道,悟劍崖裏,有很多人,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苦思冥想,枯坐一隅之地。

  有些人已經白發蒼蒼,還是沒有走出自己心中的畫地為牢。

  有些人已經到了中年,仍然留在象境巔峰,未有寸進。

  而少數的年輕人,有些一切如常,尚可自我控製,可有些年輕人情況就不樂觀了,雙眸發紅,渾身上下都是霸道劍氣,看似剛猛無敵,實則六神無主。

  猶如三魂七魄少了一兩樣。

  ……

  一月後,元正白皙的臉上湧上了一抹風霜之色,胡茬有了蹬鼻子上臉的趨勢。

  整個人意興闌珊,說不出的頹廢,可無形之中,透出一股空靈氣韻。

  名劍開花上的圖騰栩栩如生,劍耳中心位置,更有絲絲火光蒸騰,隱約間,能聽見溪水潺潺,一片碧綠,更有一股雄渾磅礴的厚重感。

  修行劍道時間不長,就能將名劍開花發掘到這種程度。

  那位遠在天邊的授業恩師,看到後怕也會高興地合不攏嘴。

  恍惚間,元正睜開了眼眸,一股清新自如之感,由內而發,五髒六腑說不出的澄明剔透。

  側眼看了一下扛把子,扛把子趴在一旁,發出粗重的呼吸聲,早已經入睡了,可那雙龍角,隱約間閃爍金芒。

  元正記得父王的萬裏煙雲照,也就是扛把子的父親,動怒之時,異象蒸騰,一對黃金龍角,迸發無量偉力,大多數對手,遇到它都會被一個照麵解決掉。

  如今來看,扛把子也朝著自己的父親一樣發展了。

  一月時間,元正感悟頗多,對劍道的理解更盛以往。

  對於淩邪三劍,第一次元正有了所謂的自信,這種自信源自於自己的劍道實力。

  三劍過於簡單,也並無太大的領悟空間,也隻能日後同人交手的時候,在實戰中繼續升華淬煉。

  眼下,他對另外一件事倒是很來勁,那就是《滄海六合》。

  這是一門神奇的功法,可脫胎換骨,可洗精伐髓,可納天地萬物之力為己所用。

  元正也隻是粗略的學會了《滄海六合》。

  合於人,

  合於地,

  合於天。

  合於陰,

  合於陽,

  合於陰陽。

  六合之術,元正都粗略染指,但沒有一樣是精通的,當然,這也和元正在瀚州時期的生活作風有很大關係。

  是該正兒八經的琢磨一下自己的本命神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