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淩邪三劍
作者:明聖之君      更新:2020-05-11 20:12      字數:2820
  這是一柄精鋼長劍,精鋼劍是鑄劍閣內門弟子的標配。

  劍林多翹楚,每一位劍客的佩劍都各有不同,尺寸而言,大多數都是二尺八,則為尋常佩劍。

  而給元正的這柄劍,長約莫三尺三,屬於長劍。

  喜好佩長劍的人為數不多,一來是要避忌諱,四國君主的佩劍,都是長劍,長劍在多數時候,都是君主王侯的儀劍。

  二來,長劍雖有一寸長便有一寸強的優勢,卻也因為劍刃太長,導致回手太慢,生死搏殺之際,回手慢的那一瞬,就是死。

  頗有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成分,多數劍客喜歡長劍,但都有心避開了。

  靠手中長劍出頭的劍客也並非沒有,不過大多數都走的重劍無鋒的路線,需要極強的膂力作為支撐,配合雄渾真元激蕩劍意。

  元正接過這柄長劍,手感和名鋒斷魂比較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這柄精鋼長劍,握在手裏有些冰冷,並無那種與手掌手臂宛若一體的暢快之感。

  唐峰道:“我猜想你學劍,應該就是因為你手中木劍的緣故,這柄木劍於你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一路走來,我都不曾見過你手中木劍出鞘,大概就明白了。”

  “給你長劍,一來是手中木劍也是一柄長劍,二來你體魄修長,肩寬腰細,也的確適合持長劍為鋒。”

  元正故作靦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應道:“師傅果然是明察秋毫。”

  將木劍放在扛把子寬闊的後背上,單容第一次凝望元正的木劍,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劍匣裏的那柄劍,當然,劍匣裏的那柄劍自然不會是一柄木劍。.

  唐峰道:“開始吧。”

  元正正式的行過執劍之禮,便拔劍而出。

  淩邪劍法裏的劍招簡單直接,走的是一擊斃命的路線,至於劍意是否臉麵,劍氣如何,完全看主人造詣如何。

  元正略微揮舞長劍,劍罡轟鳴作響,繼而劍意席卷四野,地麵上擠壓成堆的竹葉猛然間激蕩開來,劍氣恰到好處的迸射天宇之上,並未傷及周圍的竹子。

  一招一式,暗合天地大道的法則。

  轟然一劍刺出,一道青紫色的匹練直衝天宇,隱約間沒入了雲端深處。

  轉身收劍,劍脊貼合元正腰部,畫出一道溫潤如玉的弧線,絲毫沒有多餘。

  繼而又是一劍揮舞而出,劍鳴盛放,竹林裏罡風席卷,一劍隱約直上九重天。

  唐峰眯起了眼睛,一來是驚訝於元正的記性實在是很好,自己當初隻演示過一次淩邪劍法,元正全部記下了。

  二來,也驚豔於元正的武道天賦,這是淩邪劍法,卻又不是。

  元正隻是有著淩邪劍法的根基,可其中頗為精要的幾劍,則是刪繁就簡,重在實際,有開山之力。

  待得元正演示完畢後,素來高冷的單容都微微側目。

  唐峰擊節讚賞道:“我以為你最多就是循規蹈矩的演示一遍淩邪劍法,卻沒有想到你竟然融會貫通,也是觸類旁通,自創了三劍,說一下,如何自創而來?”

  元正受寵若驚,這是唐峰第一次讚賞自己。

  但很快便從這種受到誇獎的喜悅中跳脫出來。

  一本正經的回道:“淩邪劍法過於簡單直接,遇到劍術稍微精妙一些的對手,我自知不敵,另外我本身具有象境中期的修為,修行任何武學都有著高屋建瓴的天然優勢。”

  “至於自創的三劍,也是以淩邪劍法為基礎的隨心之作。”

  “第一劍為殺劍,介於霸道劍與王道劍之間,一劍可破敵,也可自救。”

  “第二劍為守劍,以劍法基礎為遁,以自身真元為劍柄,隻是單純的抵禦對手的綿密劍勢。”

  “第三劍為開合之劍,一來是為了攻守易型的自如轉換,二來也是給自己一個略微喘息的機會,當然開合之劍遇到真正的高手,所起到的作用不大。”

  聽完元正的闡述,唐峰心裏有些狐疑。

  元正已經過了修行劍道的年紀,能創出這三劍來,令人疑惑不解,縱然他有著象境中期的武道修為作為支撐,有著高屋建瓴的天然優勢,可自幼不曾修劍,真的不可能創造出來。

  哪怕聽元正說過,是隨心之作,但這個隨心,隨的有些恰到好處。

  思來想去也不明白。

  元正自創的淩邪三劍,一半是有著所修行的《滄海六合》作為支撐,另外一半,則是因為和開花共鳴,導致元正對劍法,劍術,劍氣,但凡是沾染一丁點劍道的人和事,都變得極為嗅覺敏銳。

  唐峰笑了,是發自內心的笑了,言道:“甚好,你並非我鑄劍閣門徒,鑄劍閣一些較為高深不外傳的劍法,也無法傳授於你,既如此,那便好生研習你的淩邪三劍吧。”

  “如今隻是雛形,完善之後,也許會有石破天驚之力。”

  “本以為你用長劍導致回手慢,既然你都創造出了開合之劍,也就變相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元正默然於心,鑄劍閣的劍道傳承,元正還真的沒有指望過,借他山之石攻玉才是元正的企圖。

  其餘的高深劍法,對於元正而言不過就是殺人技罷了。

  重心則是潛修劍道,自我審判與感悟,等有了足夠的劍道熏陶之後,再去學習其餘的高深劍道也不遲。

  “多謝師父指點。”元正謙恭道。

  唐峰應道:“無妨,你我雖有師徒名分,可更多的像是朋友,這一年你會在這裏修行,閑暇時間,你我共同研習劍道,相互學習。”

  元正這般表現,唐峰也不敢在劍道一途上小看元正了。

  借助年輕人的玲瓏心思,在某些時刻,也能讓上了年紀的人,更上一層樓,亦或是更多妙不可言的感悟心得。

  翌日。

  天還未亮,單容便起身去了悟劍崖。

  明劍峰隻剩下了元正和唐峰兩人,那個叫做唐立的年輕人,也不知道會什麽時候來這裏找晦氣。

  若是遇見了,元正也不介意好生管教一番,可這種事也隻能私下裏進行,鬧得太大,唐峰也不好自處。

  多數時間,唐峰都在閉目凝神,宛若老僧入定一般,細細運轉真元,行走周天。

  元正不知道唐峰的修為大概在什麽境界,但從種種跡象來看,唐峰似乎停留在某一個關卡很長時間了,也一直嚐試努力突破著。

  按照時間計算,李塵和李鼎那一對兄弟差不多兩天時間,就能回到鑄劍閣裏。

  可是過了三天時間,也沒有等到那兄弟兩人來明劍峰下的竹林裏尋找元正。

  這讓元正的心裏產生了懷疑,兩人得到了修行內門劍法的機會,應該是不會放過的,可是沒有來。

  又過了一日,元正依舊沒有等到那一對兄弟來這裏,心想難不成是在離開無量山脈的路途中出事了。

  可是他和單容離開的時候,幾乎將路障清理幹淨了,他們離開無量山脈是不會遇到任何凶險的。

  漸漸地,元正想明白了這件事,那兄弟兩人真的是頗有原則立場,也很懂人情世故,沒有來,對於元正也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估摸著,應該還在無量山脈裏,尋找著下一隻七寶天蠶。

  想到這裏,元正也不打算抱著為師姐出氣的態度去見識一下那個叫做唐立的年輕人了。

  直接騎乘萬裏煙雲照火急火燎的朝著無量山脈裏而去。

  “希望我去做的時候,你們還能活下來,不求你們安然無恙,但求還有補救的餘地。”元正心裏默默念道。

  ……

  無量山脈深處,雲霧繚繞,猿啼虎嘯不絕於耳。

  能進入深處,本身就意味著李塵和李鼎是命大之人,也將性命擺放在了深淵崖角,隨時都可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