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江山圖錄
作者:妖火      更新:2020-05-11 16:50      字數:2338
  喜事連連,蒙大拿複生之後,也暫時在姒文命麾下聽令……

  如今,姒文命身邊已經有妖族、人族、祖靈、神明四隻隊伍,稱得上是精兵強將……

  又過了數日,祝融金虎,驪連樹良,以及眾多學宮弟子紛紛來投……

  祖靈居中調和,姒文命和祝融一族的仇恨消弭,他將祝融金虎和驪連樹良分別任命為親衛隊的副統領,暫時跟隨統領學習一應事務,並且處理疑難問題。

  這兩個人的實力不弱,可以用來攻堅。

  私下裏,姒文命召喚驪連樹良,將驪連不二的功法悉數傳授給他,並且告知了驪連不二所在……

  聽說家裏還有劍聖存在,驪連樹良感激涕零,甘為先鋒。

  至於那些學宮弟子,可是大荒少有的文化人。

  姒文命跟隨倉聖學藝,深深知道文化的重要,自己這數萬治水大軍,連一個懂得堪輿繪圖的人都沒有,隻能自己親自出手,忙的焦頭爛額。

  如今有學宮子弟出山,姒文命頓時輕鬆了一半,他組織成立了一個繪圖閣,專有寒雨負責,組織學宮弟子四處堪輿,翻山越嶺,跨海渡河,繪製大荒各地的山河圖,助推治水大業。

  這件事情並不費力,可是卻十分重要,很符合學宮弟子遊山玩水的習俗和風範,於是諸多弟子紛紛響應,不過數日就將附近的山河圖繪製完畢。

  姒文命將眾人繪製的山河圖翻錄匯總到一張巨大的獸皮之上,經過仔細思考,終於找出了一條新的水龍脈。

  為了便於開鑿河道,這一次,姒文命提前預謀規劃治水方向,在這張山河圖上勾勾畫畫一整夜,終於將這條水龍脈一氣貫通,從三江源開始,一直綿延數百萬裏,直到溝通東靈澤,流入東海。

  姒文命舒了口氣,心中坦然淡定,欣喜清歡,這才是真正的治水啊!!當初治理黃河磕磕絆絆,太過難熬,就連頭發都掉落了數百根……

  欣喜的同時也有惋惜,治水大業,什麽最難?招攬人才最難,父親若是有學宮弟子和大荒各族的傾力相助,恐怕早就治水成功了。

  不過,姒文命的時間緊迫,無從揮霍,更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定下了水脈龍圖之後,姒文命就開始召集三個治水大隊,統一分配工作……

  他將整條水脈分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各有數十萬裏,三個治水大隊,每隊兩萬人,分別負責一段河道,姒文命自己則統領全局,攻堅克難。

  受到姒文命的啟發,各個治水隊伍將分段治理法發揚光大,更在這個基礎上群策群力,發明了逆向引流法和分流降沙法等眾多治水方法……

  就連攻堅大隊也被姒文命分成三個小隊,分別派了出去。

  相比治理黃河來說,這一次開通河道,準備階段相對順利,早早拿到了山河圖,找出了山水龍脈,可是治理過程更加艱辛,因為這一條河道比黃河還要漫長數十萬裏,沿途無數山川需要鑿透,無數河流需要引導,這可是一個細致的工程,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一次治水,姒文命將任務完全分派下去,自己算是輕鬆了一些……

  可是幽冥地域的大戰頻發,無數祖靈在與魔頭戰鬥的過程之中身殞,更多的人受到魔意侵蝕,姒文命不得不將大半精力用來為祖靈驅魔治病。

  祝融金虎和驪連樹良等人率領攻堅隊全力以赴,斬殺了無數不停勸阻的水妖、猛獸,得封統領之位……

  驪連樹良在姒文命的指導下,更是參悟了劍聖秘籍,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就算是與祝融金虎對戰,也能勝過一籌,與以往的精於逃跑大相徑庭。

  再次不在一一累述。

  在治水眾的共同努力下,三年之後,大荒裏一道新的水係出現……

  這條水係橫穿六州,聯通了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虎跳峽、岷江、荊江、揚子江,嘉陵江、吳江、清江、漢江等上千條河流,貫通了數萬座高山,水勢浩蕩堪比黃河。

  當然,在治理這條長江的過程中,姒文命也不是寸功未建,毫力不出,他在其中也曾親自出手,劈山驅水,斬出了數個大峽穀來,其中就有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等等,從此萬裏通途。

  因為治水成功,水患消弭,平原上沃土萬裏,部分區域因為治水需要,出現了無數湖泊,有洞庭湖,鄱陽湖,雲夢澤、太湖、洪澤湖等等……

  到達此刻,這些湖泊反而成了大荒勝地,因水而名,因水而富,讓姒文命為險些斬斷三江源的行動而後怕不已。

  若是沒有了水,自己就成了大荒罪人了吧!!如今,有了水,自己也成為了功臣!!?

  眾人請姒文命為這條新生的水路龍脈命名,姒文命思索片刻說道:“既然它如此漫長,橫穿數州,綿延百萬裏,不如就叫長江吧!!”

  長江因此得名,江者,水工開鑿而成,至此,長江完全是由治水工匠們開鑿連通而成,至此,大荒才有了江的稱呼。

  此後數載,姒文命將麾下的治水眾分成三軍,各赴一方,分別開始治理水患……

  有黃河和長江的治理經驗,三支隊伍治水進展十分順利,就算是偶有困難也能集思廣益分別克服。

  此刻的姒文命並非無事可做,他帶領學宮弟子巡遊大荒,想要繪製出一個全麵細致的山河圖……

  敖艮看到這件事情有趣,於是也吩咐海族繪製海圖,姒文命想起了曾經的夢想,將這些山河圖和海州圖匯集在一起,裝訂成冊,留作傳承。

  伯翳、後稷等人問道:“這本圖冊成型,注定傳承萬古,應該叫什麽名字才好?”

  姒文命略略思索,說道:“就叫山海經吧!!”

  山海經功分三十六卷,可惜後世流傳下來的不足十卷,真是讓人扼腕長歎。

  姒文命繪製山海經的大業的過程中,發現大荒之中有無數大妖潛伏,尤其是水係之中,水妖橫行,殺不勝殺,而且,人族開河入海,侵犯水族領域,這件事情十分無理。

  伯翳憐憫妖族,多次勸誡姒文命不要大開殺戒……

  姒文命本身也是善良慈悲之人,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能夠讓妖族減少犧牲,讓人族注定崛起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姒文命來到了來到了首陽山,此地乃是當年軒轅氏鑄劍之所。

  他下令各個氏族貢獻領地開采出來的礦藏,全部聚集到首陽山,又抽調了祝融氏、黑鐵矮人氏族、以及其他氏族的鑄造宗師匯集此地,準備鑄造鎮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