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使臣的題目
作者:醉朱顏      更新:2020-05-11 15:32      字數:2229
  第四百九十三章 使臣的題目

  銳利的鷹爪如同鐵鉤,插進肩膀立刻血肉模糊,隻剩下一聲慘叫,正當這些人要反抗的時候,眼前分明出現幾道身影。

  “想活命的話,就給我滾。”玄月站在黑白無常麵前厲聲說道,頗有一種要吃了他們的樣子。

  黑白無常大大小小的危險經曆了不少,也見過很多高手,卻還是第一次如此恐慌,眼前這名男子身上的氣息讓人恐懼,急忙屁滾尿流的逃跑,哪還管車上的囚犯。

  他們的出現同樣引起瀚林學院眾人的注意,沈禮的意識還算清醒,恭敬的問道“多謝壯士救命之恩。”

  “閣下可是沈禮大人?”玄月語氣同樣恭敬,來此之前他曾聽任寧說過,囚犯中最有骨氣的名為沈禮,乃瀚林學士,要以禮相待。

  雙方沒有過多寒暄,黑月鐵騎急忙幫著他們解開束縛在身上的鐵鏈、夾板、囚車。

  原來那日的大火他們並未被燒死,而是逃進了公主府,整個計劃都是任寧一手操控,早就挖好了通往公主府的密道。

  那幾具燒焦的屍體是從大理寺借來的,一些十惡不赦的犯人,早就該死,頂替了玄月他們也算功德一件。

  瀚林學院被唐王陷害,也是任寧的注意,他料定唐王會偷偷把他們送往泥黎穀,於是讓黑月鐵騎暗中營救。

  為了不跟唐王的士兵正麵起衝突,一直來到大雪山境內,等待士兵離開後這才動手,總要確保沈禮他們的安危。

  救出瀚林學院弟子之後,黑月鐵騎一眾馬不停蹄的趕回洛陽城,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若是錯過了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洛陽城內的大殿上,此時一片嘩然,眾人本以為鮮卑使臣會給出刁難的上聯,沒想到是個極普通的句子。

  除了幾名武官之外,怕是所有人都能給出一個不錯的答案。

  他們卻不開口,畢竟一把年紀,總不能去鮮卑當駙馬,而是想著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陛下,犬子有些才華,或許能給出使臣想要的答案。”中書令厚著臉皮說道,分明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去鮮卑當駙馬,如此自己的地位也能提升。

  “犬子也有答案。”一時間滿朝文武百官亂成一團,紛紛給自家的兒子爭搶機會。

  皇帝也不反對,微微點頭“眾愛卿即刻把公子帶來,也讓使臣見識見識。”

  這話讓眾臣興奮不已,顧不上身份,一路小跑趕著回家,就算自己的兒子有些癡傻也想著試試看,畢竟自己已經想好了不錯的答案。

  不消片刻多數大臣已經帶著自家公子走上朝堂,一個個打扮的文質彬彬,顯然是故意做出才子的樣子。

  這些紈絝的公子,有些皇帝見過,有些沒見過,眼下坐在龍椅上饒有耐心的看著。

  鮮卑使臣被賜了座椅,兩名隨從站在旁邊,隨意瞥了這些人一眼,無奈的搖搖頭。

  “陛下,微臣有答案。”中書令的兒子最先開口。

  “講。”皇帝慵懶的坐著,靜靜的看著滿朝文武百官互掐,或許這是挑撥他們的一個絕佳機會。

  中書令的公子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身材高挑,倒也算是一表人才,麵對著使臣悠悠說道“登高樓摘星。”

  這句對的也算絕妙,不僅工整而且意境相同。立刻博得一陣掌聲,就連皇帝也不停的點頭“不知使臣意下如何?”

  眾人的目光全部轉向使臣,本以為他會稱讚,誰知最後換來搖頭“不行,不行。”

  “你!你!”中書令的公子氣的麵紅耳赤,自詡了文采斐然的他決不允許別人侮辱自己的才華,這種場合又不能撒潑,隻能忍氣吞聲。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此人的失敗也是給了別人機會。

  戶部尚書的公子搶先站出來“攀五嶽觀海!”

  以五嶽對九天,以海對月,堪稱絕妙,再加上其中誇張的成分敲好跟原句契合。

  然而鮮卑使臣仍然搖搖頭“不對,不對。”

  接下來十多人不停的給出下聯,都被鮮卑使臣回絕,偌大的朝堂竟是沒有一人能給出完美答案。

  “速聞大炎文學極盛,人才輩出,今日一見不過如此。”鮮卑使臣冷嘲熱諷的說道。

  這話把文武百官氣的夠嗆,分明是他故意刁難又不能反駁,免得引起雙方之間的不愉快。

  “陛下,不如詔榜天下,讓所有大炎有誌之士共同解答。”一人開始提議。

  眾人沒有更好的辦法也不反駁,隻有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不可,如此豈不是讓使臣笑話,區區一句對聯,就要驚動整個大炎。”

  “若炎朝沒有公主看中的男子,我也隻能無功而返了。”使臣無奈的言語中充滿了威脅之意。

  什麽叫無功而返,分明是說大炎不想著和親,由此發動戰爭。

  滿朝文武百官不是傻子,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時間變得焦急,向來養尊處優的他們怎會容忍鮮卑無十萬大軍來犯,即便進貢些歲幣也想換來和平。

  “別別別!凡事好商量,使臣切莫動怒。”禦史大夫卑躬屈膝的說道。

  此人年過花甲,混跡朝堂三十餘年,典型的保守派,哪敢發動戰爭。

  其它大臣紛紛附和,全然沒有一絲大國的威嚴,唐王倒是有些抵觸,語氣卻不算生硬。

  “誰說我大炎沒人!”天香公主厲聲說道“寧哥哥定能回答你的問題!”

  聽到“寧哥哥”這個稱呼,唐王自然知道是任寧,頓時也來了氣勢,恭敬的說道“沒錯,任公子應該能給出使臣滿意的答案。”

  朝堂之上唐王不便稱呼任寧為先生,言語中卻透漏著對他的尊敬,也相信任寧能解決鮮卑族的隱患,給他篡奪皇位流出更充分的時間。

  “請陛下喧見任公子!”滿朝文武百官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論是六部尚書,還是中書令都跟任寧有些接觸,再加上唐王的極力推薦,一時間任寧成為朝堂上熾手可熱的人物。

  “任寧?為何有種熟悉的感覺?”站在使臣旁邊的一名隨從喃喃自語,心中生出一種莫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