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別樣刺繡
作者:醉朱顏      更新:2020-05-11 15:31      字數:2929
  第十三章 別樣刺繡

  這幾行字正是任寧的“傑作”為了不影響刺繡的美感他故意把字寫的很小,再加上有些扭曲秦歆瑤費了好大力氣才解讀出來: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正是宋代詩人林逋的得意作品《山園小梅》,詩中不僅寫出了梅花的絢麗多姿,更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算得上詩中極品。

  十日前任寧就有了這個想法,自古詩畫不分家,刺繡又是畫的延伸,刺繡配上好的詩詞絕對加分。

  梅、蘭、竹、菊又是花中君子備受喜愛,任寧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這首自己頗為喜愛的詩詞,於是讓小靈繡一朵梅花。

  林逋是宋代詩人,而炎朝大概處於唐朝時期,自然沒人知道他的存在更不知有這首驚豔的小詩。

  身為秦家大小姐的秦歆瑤也算是飽讀詩書,雖不能出口成章但品讀詩詞的能力還是有的,此時正沉浸在詩中超凡脫俗的意境中哪還記得正在比賽。

  “小姐,該宣布結果了。”一旁的小蝶輕聲在秦歆瑤耳邊提醒道。

  她不懂多少詩詞,也沒看清上麵的字,自然認為小靈的作品最拙劣難登大雅之堂。

  “這是你寫的?”秦歆瑤回過神來滿臉質疑的看著小靈。

  小靈不過是個婢女按理來說沒讀過多少書,更不可能寫出如此驚豔的詩,也難怪秦歆瑤會質疑。

  秦歆瑤這種逼人的眼神把小靈嚇了一跳,她不知詩詞的好壞,也不知秦歆瑤是喜歡還是討厭。

  原本小靈想說是自己寫的,這倒不是不誠實而是怕詩詞惹怒了秦歆瑤給任寧帶來麻煩,不過在她眼中任寧是無所不能的,寫的詩也肯定是最好的於是挺直了胸膛回答道“少爺寫的!”

  這首詩水平有多高秦歆瑤心裏有數,把一個癡傻少爺跟這種詩聯係起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秦歆瑤並不吃驚,倒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果然是他!”

  任寧這個名字秦歆瑤接觸了十八年,癡傻少爺這個稱號也接觸了近十年,本尊卻是剛剛接觸,尤其是他在醉春樓的表現令秦歆瑤另眼相看,任寧也成為她心中的一個不解之謎。

  秦歆瑤沒有把這幾幅作品排個名次而是讓小靈留了下來。

  如果單純的考慮刺繡小靈肯定最後一名,而論意境的話這首詩無疑是最好的,恰巧秦歆瑤喜歡的是意境美。

  那幾幅刺繡放到市麵上也隻是價值不菲而這首詩絕對是無價之寶,孰好孰壞不用比較。

  這些女紅大多不懂詩詞秦歆瑤不想多做解釋,故意沒排名次,自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聽到這個結果小靈激動萬分總算是沒給任寧丟臉,恨不得立刻將這消息告訴他。

  其她女紅滿臉的不解,卻不敢質疑秦歆瑤,在秦家威望頗高,她決定的事情就不會改變,再者說秦歆瑤沒有排名不算是貶低她們的作品。

  秦歆瑤的本意是讓小靈離開,借此機會逼任寧就範,此刻竟沒有一絲不爽反倒是興衝衝的趕往南窯,心中滿是期待。

  南窯這邊的比賽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為了給高伯降低些難度秦歆瑤同時選了五名工匠跟他比賽,隻要能勝過一人便能留下。

  當然這五名工匠都是南窯最好的工匠手藝高超精湛,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底很難獲勝。

  高伯本想著破釜沉舟燒製形狀複雜的瓷器,不過那樣成功的幾率很小,並且他所謂的複雜也僅僅是複雜算不上精美,就算成功了也未必獲勝。

  在任寧的勸說下高伯最終選擇了簡單的瓷罐,眼下已經完成第一次燒製,隻要在成型的瓷罐上塗釉然後再次燒製就算大功告成。

  上釉這個環節對於高伯來說是致命的,他隻會單純的塗上釉汁燒出白瓷,而其他工匠此時正精心的描繪著各種圖案。

  “把這些粉末加入釉汁。”說著任寧掏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包黑色粉末。

  高伯卻不知氧化銅的作用,還以為黑色粉末會影響瓷器的色澤,甚至出現失敗的作品,眼神中充滿了不解跟猶豫。

  任寧可不想給他解釋其中的原理,難不成要告訴他氧化銅被還原之後呈現紅色,估計這種解釋會讓高伯更摸不著頭腦。而是眼神堅定的跟高伯說沒問題。

  高伯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也隻能按照任寧的說法死馬當活馬醫。

  透明的釉汁加入黑色粉末之後立刻變得渾濁暗淡,高伯一邊無奈的搖頭一邊把“變質”的釉汁塗在瓷罐上。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其他工匠也陸續完成了上釉這個環節,跟別人的精美圖案比起來高伯這個黑色的瓷罐有些相形見絀,就算負責燒爐的把樁師傅都用鄙視的眼光看著高伯。

  就這樣六件瓷器被放入窯內開始在高溫下煆燒,大概要兩個時辰才能出爐。

  等待的過程是漫長的也是焦慮的,尤其是沒有一點信心的高伯。

  任寧倒也有幾分期盼,他想見證第一件釉裏紅的誕生,當然就算失敗也沒關係大不了離開秦家,在這個商品還不發達的朝代任寧總能找到些事情來做。

  他沒有一直守在爐火旁而是悄悄找了名手藝不錯的工匠師傅請求人家為他做兩個精美的鏡框。

  他們雖不知任寧的身份卻知道似乎跟秦家大小姐有關係,自然爽快的答應,雕刻木質鏡框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

  任寧將早就準備好的桃木跟鏡子交給這名工匠,饒有興致的看著他進行雕刻,手法之嫻熟令任寧敬佩不已。

  僅僅半個時辰兩個精美的鏡框已經初具模型,這名工匠師傅並未停手而是繼續在鏡框的周圍雕刻圖案,一朵朵小花猶如天成,跟鏡子相得益彰,最後還用不同顏色的染料塗繪的色彩斑斕。

  一旁的任寧看著有些咋舌,這遠遠地超出了他的預期,而其他幾名工匠師傅麵色平淡,很顯然他們都擁有這種技藝。

  在這個自動化程度為零的時代人們隻能用雙手去彌補,也造就了一大批技藝高超的工匠。

  任寧免不了一番感謝,然後小心翼翼的把兩塊鏡子包起來,他可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件事情,以防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秦歆瑤如期而至,身上穿的還是大紅色長尾鸞袍,氣質高貴,兩名婢女在前開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感覺。

  任寧不自覺的看了兩眼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辛虧他的征服欲望不強,否則難免吃些苦頭。

  秦歆瑤沒有靠的太近,了解了些情況之後把目光放在任寧身上,這種上下打量的眼神看的任寧有些發毛。

  “在這種眼神下恐怕沒有男人敢撒謊吧!”任寧暗自感歎,也慶幸秦歆瑤一直沒同意兩人之間的婚姻,否則他恐怕連看別家姑娘一眼的勇氣都沒有了。

  若是在現代有美女這樣盯著自己,任寧肯定會毫不留情的看回去,秦歆瑤這種眼神絕對不是任寧能夠駕馭的,他也隻能故作淡定的轉移了視線。

  算起來時間已經過了大半,任寧走到爐火前跟高伯一起靜靜的等待,也算是平靜一下心緒。

  誰曾想秦歆瑤打著評價瓷器的名號也跟了過來,一時之間氣氛有些尷尬。

  好在沒過多久把樁師傅大聲喊出“起火”兩字,成功的將尷尬氛圍變成了緊張。

  隨著爐門的打開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展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第一件是條青色的小龍,雖說顏色不純卻頗有青龍的意味。

  第二件是匹青色的戰馬,象征著速度與力量顏色跟前者相當。

  第三件是匹駱駝,不過卻有著黃、綠、白三種不同顏色,顯然是唐三彩工藝。

  第四件跟第五件是形狀不同的花瓶,上麵皆是黃、綠、白三色描繪的圖案。

  這幾件瓷器都是上品價值不菲,任寧也頗為讚歎炎朝的陶瓷技術。秦歆瑤自然是滿意的點點頭,南窯有這種技藝不愁拿不下一千件禦器的單子。

  而高伯卻慌裏慌張的說到“我的瓷罐怎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