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歲吊打!
作者:靜物JW      更新:2020-03-29 18:50      字數:4140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未來有“小奧運會”之稱,不過參賽選手隻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製為17-28歲。

  當然了,這個稱呼是在進入21世紀後才獲得。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運動會無論比賽項目,還是參賽人數,相比奧運會都還差得遠。

  這屆大運會就隻有十個基礎項目,主辦國可以自行加入三種,但一共也才十三個運動項目,整個賽事隻有3500人參加。

  這次由於加拿大足球不給力,因此不在十個基礎項目裏的足球,便沒有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新中國參加過1959年舉辦的第一屆大運會,此後第二屆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

  1977年開始中國重新參加大學生運動會,但成績一直馬馬虎虎,隻能靠體操和跳水拿金牌。

  這次不一樣了,中國隊派出了由120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總共參加了12個項目的比賽,隻有“馬術”項目沒有參賽。畢竟這個比賽更像是比拚“馬”的素質,而不是人的能力,國內現在還玩不起這種貴族運動。

  中國的老百姓最關注的自然是籃球、排球、體操、跳水、遊泳這五個項目,因為他們隻有這五個項目才有機會拿到金牌。

  這次中國在籃球項目上派出了以魯達為首的國家一隊和二隊混合陣容,基本是以24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老將都沒有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組建的女籃也參加了這屆比賽,隻可惜王小倩暫時還是U19成員,年齡也沒有達到參賽要求,這屆賽事無法參加。

  至於夏林才剛剛加入U14,下屆大運會都不夠年齡參加。

  女排方麵也派出了一隊和二隊組成的混合陣容,郎平等主力都沒有參加。

  遊泳隊派出的也都是年輕隊員,其中包括了剛剛連破四項亞洲記錄的沈浪,盡管這位大漫畫家在亞洲外的名氣還不怎麽高。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人都是大學生嗎?

  他們當然是了,就連吳傑都在清華大學掛了個名,就是一年隻要上一兩堂課就能畢業的那種。

  基本上,所有知名的國內運動員都有大學生身份,包括還未成年的沈浪都是北體大的學生。

  吳傑對這項賽事還是很看重的,因為獎勵並不少,很多影響力夠大的項目拿到冠軍都會有一萬點的獎勵,哪怕一些影響力不足的項目奪冠後也有五千點的收益。

  如果能在獎牌榜進入前三位,還會有頗高的額外獎勵。

  不過殺入獎牌榜前三應該是沒什麽機會了,這屆賽事一共會誕生168枚金牌,但是獎牌大戶的田徑、擊劍、遊泳這三個項目,中國隊都沒什麽優秀運動員能去競爭。

  這三個項目裏唯一能拿出手的沈浪即便全力發揮,也沒有把握將四個項目的金牌全部拿到,他依然需要時間成長。

  所以吳傑的預期不算高,隻要能爭取獎牌榜前五位,拿到十枚以上的金牌,幫他賺上十萬點奧林匹克幣回一波血就可以了。

  這個倒是不難做到,但最先幫他獲得收益的不是幾個工具人,而是“體操王子”李寧。

  這個未來的大資本家不怪他會發財,他一個人就幫助中國體操隊拿到了三枚金牌,吳傑現在是越看他越覺得順眼了。

  不過中國體操隊在這個位麵的影響力卻是低了不少,誰讓這個位麵的三大球都那麽爭氣呢。

  體操論影響力和觀賞性都無法與三大球相媲美,未來的拳擊也一樣遠遠勝出,包括遊泳、田徑、網球項目隻要能出成績,同樣非體操可比。

  但不會有人知道這個位麵的體操隊在成績上其實更好了,因為吳傑一直在幕後偷偷給體操運動員們使用加速傷病恢複的卡片。

  這些卡片雖然大都是黃金級,效果上並沒有那麽作弊。

  但眾所周知中國體操隊的訓練方法非常傷身體,不僅訓練時間超出歐美選手許多,一些高難度動作除了蘇聯係的選手外,歐美選手根本不敢使用。

  這些雖然讓中國體操隊的水平提升到了第一梯隊,但代價就是大量超負荷運作,以及高危險性的動作,使得運動員往往在20歲出頭就必須退役。

  很多出色的體操選手甚至不到二十歲就因傷退役,更多的是來不及在賽場上展現自己就先一步倒在了傷病上。

  黃金級的卡片無法改變這種現象,但卻能讓明星選手的傷病得到延後,受傷了也能恢複的更快一些,這實際上就等於是間接抵消了一部分超負荷訓練帶來的傷害。

  最後的結果就是中國體操隊的成績比原本位麵更好了一些,這次大運會上便從原本位麵的3金、2銀、1銅,變成到了5金、2銀、1銅。

  吳傑當然賺大了,體操項目一枚金牌雖然才五千點收益,一枚銀牌也隻有兩千點,但這些獎牌還是給他帶來了三萬點奧林匹克幣的收益。

  而他用掉的10張黃金級卡片僅僅花費了一萬五千點,算下來淨利潤達到了100%。

  跳水項目也一向是國家隊的奪金大戶,最難得的是這個項目對身體損害要小得多,中國這樣的舉國體製在這種項目上簡直無解,最終3金1銀1銅的成績讓中國跳水隊也為吳傑貢獻了一萬八千點的收益。

  沈浪這邊則是十分低調,他在預賽和半決賽上都是貼著中間成績晉級,可以說一直都沒什麽存在感。

  但直到他在四個項目上全部遊進決賽,許多人才發現這個中國選手居然報了四個單人項目?

  吳傑對於沈浪很有信心,這畢竟隻是大學生運動會,隻有不到一半的一線選手參加了這項比賽,上屆奧運會和世界賽的冠軍都沒參加。

  這種情況下,沈浪確實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成功在200米自由泳和蝶泳上拿到了金牌,可惜兩個100米項目隻拿到銀牌,四個項目沒有一項打破世界紀錄。

  這也沒辦法,沈浪現在還是四星半的身體天賦,年紀也小了些,能夠拿到兩金兩銀就已經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了,更是讓中國遊泳隊喜極而泣!

  因為確實太不容易了,沈浪之前還從未有中國遊泳運動員能在世界大賽上取得成績,就連領獎台都沒上去過,哪想過有超一日能在一屆運動會上升起兩次國旗,這真是前所未有過的揚眉吐氣!

  不過女排這邊倒是遭遇了一些挫折,今年正處於調整期的中國女排沒有派出郎平等主力,而是讓新人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可惜的是在半決賽上不敵美國隊止步四強。

  男籃則一如既往的靠譜,因為他們有個無敵火車頭能把全隊拖起來進行衝鋒。

  這次的大運會不少國家的球員一聽到是魯達帶隊,幹脆都找借口不來參加了,理由基本都是“不想與大學生球員交手”。

  這言下之意就是專業球員不屑於欺負大學業餘球員,順便再諷刺一下中國隊這個新出爐的世錦賽冠軍,居然跑去參加大學生運動會,真是一點逼臉不要了。

  魯達卻不管那麽多,麵對著大部分真的是大學生的對手,他率領中國隊一路碾壓殺進了決賽。

  這次中國的對手還是美國,但卻不是明年參加奧運會的那支真正的NCAA明星隊,基本還是上屆世錦賽遇到的那幫人。

  喬丹等人都沒有參加這次的大學生運動會,當然這幫人的厲害隻有一部分美國人才知道,北美洲以外的球迷真的以為眼下這支就是美國除NBA外能派出的最強陣容了。

  中國球員也是這麽認為,他們心裏都不怎麽瞧得上這批手下敗將。

  吳傑心裏暗暗好笑,他從美國隊的陣容上反而看出了不少信息。

  這次美國籃球界看來真的對上次的慘敗認真了,否則不會連這種示敵以弱的策略都用了上來。

  他甚至知道喬丹、尤因、巴克利等人已經通過了奧運會男籃的選拔,但這次都沒有出現,顯然是刻意為之。

  但這也意味著美國人依舊沒有把握擊敗中國隊,否則沒必要刻意的隱藏實力,這明顯是想要在奧運會上才對中國隊迎頭痛擊!

  然而這次中國隊的表現卻讓美國隊更加驚訝了,因為這屆賽事中國隊在出場時間上竟然沒有人超過30分鍾,包括魯達的場均出場時間也才25分鍾。

  但是中國隊場均出場時間超過10分鍾的球員卻達到了12人,這就是說每個人幾乎都能打上球,全隊連一個混子都沒有。

  特別是首次被選入國家隊的宋濤、張繼先、宋英傑,這三人在魯達的帶領下,看起來絲毫不比美國隊的球員表現差。

  但要知道這三人全都是18歲,基本都比對麵的美國球員小上三四歲。

  美國人自然知道這代表這什麽,這意味著中國隊不是運氣好才出了一批人才,而是不停的在井噴人才。

  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為中國隊很可能會一年比一年強大!

  最後的決賽在魯達的帶頭衝鋒下,中國隊再次以血洗了這個手下敗將。

  全場比賽中國隊10人得分上雙,宋濤更是在吳傑的喂球下上演了整整五次扣籃,全世界都在驚呼:中國又出了一個內線飛人!

  吳傑也看了這場比賽,他倒是沒那麽驚喜。

  宋濤的運動天賦其實才三星半,他現在的彈跳看起來厲害是因為體重輕的緣故,對抗能力實際上很弱,太瘦了。

  如果沒有魯達在籃下吸引防守給他做球,這個18歲的小家夥別說得到飛起來的機會,估計連球都拿不住。

  不過這三個小夥還是值得培養一下,如果要將他們的天賦都提升到四星級,一共需要九萬點奧林匹克幣。

  這筆錢他倒是出得起,事實上也必須要出。

  如果隻是三星半級的天賦,那等到明年麵對那幫未來的NBA巨星,基本上就是送菜了。

  但要是能升到四星級,那就可以幫上一點忙。

  吳傑心裏最期待的還是魯達和喬丹的對決,盡管他知道這種對決基本就是一個擁有20歲詹姆斯的身體+30歲奧拉朱旺的技術+25歲格裏芬的扣籃+25歲斯塔德邁爾的突破+30歲諾維斯基的投籃+30歲加索爾的策應,然後一起去對付21歲的喬丹。

  這種情況下老流氓的天賦再強,麵對魯達也絕對要被吊打,哪怕加上年輕的巴克利和尤因也很難占到上風。

  不過讓吳傑驚喜的不止是男籃,剛剛成立才兩年的女籃居然也拿到了冠軍。

  這就同樣是製度上的優勢,歐美地區的強勢運動項目都要具備商業前景,或是具備貴族要素,那些小眾冷門,又不賺錢的項目成績都不怎麽好。

  女籃、女足,包括女排,其實都算是商業價值不足的運動,所以成績麵對中國的舉國體製時一直不占什麽優勢。

  但是西方媒體不認為這是體製問題,他們在中國隊最終衝上了獎牌榜第三位後,開始集體拋出:中國人不體麵的觀點。

  這主要是抨擊中國人在大學生運動會上為了麵子,不惜派出國家隊的專業遠動員去欺負業餘的大學生運動員,他們認為這是非常不體麵的一件事。

  吳傑卻不覺得這有什麽不體麵,因為中國隊派出的這一百多名運動員,平均年齡也就22歲罷了。

  這個平均年齡在所有參賽國裏屬於中等水平,如果連這也被認為是以大欺小的話,那有半數國家都一樣不體麵,包括美國隊的平均年齡也就是21歲,難道真是年輕一歲就變得體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