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普真法師的劫數
作者:風流二少      更新:2020-10-01 15:40      字數:2497
  莊嚴肅穆的大雄寶殿佛前蒲團上,隻有洛麟羽、悟寧和普真盤膝而坐,青燈將少年天子的雪白長發映得一片蕭瑟。

  屍體在哪裏,悟寧大師不知道。

  張天師在哪裏,他也不知道。

  張天師什麽時候再來,他還是不知道。

  真正是一問三不知。

  “為什麽……”洛麟羽神情悲傷,目光寂寥,低低的語聲中,帶著無甚痕跡的懷疑,“他是道教天師,你是佛門中人,他為何來找你,卻不找修道之人?”

  “陛下有所不知,事實上,佛道兩家有許多共通之處,比如勸人向善,比如修行目的。”悟寧大師緩緩解釋,“除了普通教眾和剛入修行之門的修行人喜歡爭個麵紅耳赤,真正到達一定境界的高德大僧與天師,反而不會將教派分得那麽清,遇到話語投機者,還常有來往。”

  洛麟羽垂眸沉默。

  悟寧大師道:“皇上,您該放下了。”

  洛麟羽苦笑:“我既不學佛,亦不修道,如何能說放下就放下。”

  悟寧大師默然片刻:“讓普真隨皇上回宮,隨時為皇上解惑可好?”

  “為我講經?”洛麟羽抬眼之後即垂眸,“隨便吧。”

  誰想去就去吧,無所謂。

  反正沒人了解她內心這份感情。

  她與玄華何止是師徒情?

  那是男女之愛啊!

  深愛後的失去,這種旁人無法體會的痛苦,豈是你幾句經文就能消解的?

  看著白發少年頃刻間便憔悴許多的臉龐,普真心中歎息,當年那個活潑可愛、調皮好動的麟羽小殿下哪兒去了?

  三人靜坐,久久無言。

  夜深之時,洛麟羽才終於開口,說的卻不再是玄華:“永州城緣起酒樓的東家~~緣起和尚你們可知道?”

  “他呀……”悟寧大師淡笑,“佛門中人少有不知。”

  “也是,為賺錢增建寺廟而還俗,卻又戒葷戒色,想不出名都難,”洛麟羽瞥他一眼,“如此,想必我當初勸他放棄的事,你們也都知曉了?”

  悟寧含笑點頭:“貧僧亦知曉皇上對緣起的勸阻,乃是對我佛之愛護,以免盛極而衰,佛教再迎滅佛之劫。”

  “不錯,曆史是用來借鑒的,不可明知卻還重蹈覆轍。但我也並非沒有私心,尤其是現在我已登基為帝,”洛麟羽開誠布公道,“各在各的位置想問題,站在朕的角度和立場,便是既希望佛道兩教能發揮作用,替朕教化萬民,使他們處處行善不作惡,安分守己過生活,又不能教眾過廣。”

  悟寧大師笑而不語。

  洛麟羽接著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你們建寺選址皆在名山大川,寺院院落重重疊疊,占地極廣,還有大量附屬農田佃戶甚至各種商鋪產業。”

  悟寧大師靜靜聽著。

  “寺廟裏的僧尼不婚不育、繁衍人口也就罷了,還不交稅、不服役,連依附宗教場所的雜役百姓佃農,也隻向寺院交稅服役,逃避對國家的賦役義務,長此以往,宗教機構所占去的社會資源必將越來越多。”洛麟羽心中皺眉,臉上不顯,“再者,一呼百應、有組織的聚集人口,不僅對官府治理構成挑戰,也會威脅到皇權。史上朝廷數次發動大規模滅佛運動,皆為這種種因素。”

  依附他們的百姓都不向國家繳納賦稅,這可是國庫收入上的損失。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取如何用?

  免費學堂,道路建設,無一處不用錢,且都是大筆。除了小附屬國的定期進貢,國庫的主要來源就是稅收,民若不出力,都讓她變戲法般變出來不成?

  “皇上說的是。”悟寧微微頷首,“所以度牒出現後,寺廟道觀便皆妥協。”

  “據朕所知,度牒雖由禮部之祠部負責發放管理,但因操作繁瑣,祠部一直都按各地人口和寺院情況預先批好度牒數量,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洛麟羽微微皺眉,“蓋了印章的空白文書在手,地方官便是想批準誰出家,就批準誰,操作空間極大。”

  按照規定,各地申請出家的人都要先把個人資料上報到朝廷尚書省之禮部下的祠部,由各級負責人審查合格後批準,將度牒一級一級下發轉到申請人手裏。

  但實際上,因這種操作過於繁瑣,可行性不高,祠部便弄些空白蓋章文件發給各地方官府,等於將權利移交給了地方官,地方官想批準誰,隻要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蓋上地方官官印,就是一份標準有效的度牒。

  原本,申請度牒之人,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比如要考察申請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誠意堅,還得通過一定的文化素質考試。

  但權利一旦全部下放到地方官手裏,素質問題就會漸漸讓位給金錢。

  悟寧大師沒說話。

  普真法師暫無發言權。

  曆朝曆代,世俗政權和宗教機構都是鬥爭一陣、和諧一陣,官府用度牒限製佛寺擴張後,大部分佛寺都認同了官府這種權力,給俗世民眾正式剃度前,都會要求他們去官府申領一份度牒。

  若無度牒,便為私度。

  私度的僧尼,官府不承認他們的出家身份。

  官府不承認,出家後的各種好處便一概沒有。

  不僅如此,給人私度的寺院也會惹來麻煩。

  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真正皈依之人都旨在修行,脫離人間苦海。

  想造反的邪教起事之前怕惹麻煩,無造反之心的正教更不願和官府真正對立、招惹是非,以免牽入過多精力,影響修行。

  所以他們沒反對度牒的製約。

  至於官府采用什麽發放方式,那是官府的事,跟寺院無關。

  不過,皇上好像是在訴苦?

  可他們沒辦法接話啊!

  天下是皇上您的天下,官府是皇上您的官府,若覺哪裏不妥,您得自己想辦法,我們著實幫不上忙。

  洛麟羽也不是當了幾輩子皇帝,她也處在學習摸索中,如何化繁為簡,又不使地方官權力太大、由他們看錢說話甚至買賣空白度牒,她得想想。

  “無論佛教還是道教,教徒中若出現德行不好的人,不僅會對你們的聲譽有影響,哪天犯了事,還將連累所在寺院,”她先從一頭抓,“朕有空閑時,會將此事提到朝議上,估計討論結果將是全國大範圍地摸底清理。悟寧大師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將朕意通知傳達給各個寺院,讓他們先篩查自清一遍,免得到時徒受連累。”

  悟寧大師點頭答應,內心歎息。

  到底是皇帝啊,之前還傷心得盤膝坐在那裏,幾個時辰都未曾動一動,飯也沒吃。結果剛半夜,就調整好情緒,談起與寺院相關的政事,以不虛此行。

  他說放不下,旁人看他也好像很難放下,但其實要不了多久,他就能被俗事轉移注意力,讓時間衝淡一切。

  如此,普真其實是不用去皇宮的。

  可他還必須去。

  因為他的劫數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