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究竟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1-06-19 10:08      字數:3429
  新來的移民要吃飯,那麽糧食從何而來呢?

  ??隻能是金海鎮下麵分得了移民的各路人馬自行解決,自行給予補給。

  ??如今,楊振就是這麽做的。

  ??他之所以沒有優先給南路協守總兵府轄下分配移民屯墾,其中一個考慮,就是為了先節約和減省旅順口一帶的錢糧開支。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祖克勇、俞亮泰他們駐紮的金海東路,是楊振在本次大戰以後新辟的防區,那裏可沒有多少錢糧物資方麵的積儲。

  ??要往那裏安置移民,首先就麵臨著移民去了以後怎麽吃飯怎麽生存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他自己以前倒是沒有太認真地考慮過。

  ??但是之前方光琛曾經給自己提出了一個簡單又粗暴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去搶東邊。

  ??然而,那是最後的辦法,難不成現在就到了要去搶東邊的時候了嗎?

  ??“是啊,都督,移民對我們金海鎮下一步壯大力量很重要,這一點卑職與仇副將都沒有異議,但是移民多少卻要量力而行,眼下看可不是越多越好。”

  ??與仇震海、俞亮泰一同前來見楊振的,還有兼著總鎮府協理營務處總管一職的南路協守總兵官張得貴。

  ??仇震海眼下是張得貴這個南路總兵的副將,心裏有了想法,當然是先跟張得貴提出來。

  ??而張得貴一聽他的意見,當場與他一拍即合。

  ??目前看,南路防區內南關嶺以南直到旅順口周邊的廣大地域內,尚未安置移民,針對移民安置的糧食物資的支出,壓力表麵看並不大。

  ??但是登州水城隔離區賑濟饑民的錢糧支出,砣磯島、南北城隍島三個隔離檢疫區的錢糧支出,以及移民船隊抵達旅順口的時候所需的幹糧補給,所有這些支出,都是張得貴在管的協理營務處在負責。

  ??所以每天消耗多少糧食等物資,他的心裏是有一本賬的,知道像這樣光出不進,是持續不了多久的。

  ??因此,他的心裏,其實比仇震海還要擔心,還要著急。

  ??楊振見他也站出來這麽說話,略想了想,看著他問道:“老張,我們的糧食物資現在開始短缺了嗎?如果像現在這樣繼續讓移民進入金海鎮各路防區安置,我們的糧食物資還能供應多少時日?”

  ??“這個麽,按照咱們金海鎮各路原有的人馬口數,咱們的糧草物資本來是夠用一段時日的,算上從鬆山城帶過來的,包括之前打下複州城、金州城和旅順口時繳獲的,還有這次都督再破熊嶽城以後,從熊嶽城裏運出來的,也不算少了,省著點,吃上大半年也沒有是什麽問題。”

  ??自從去年以來,楊振所部人馬的物資,先後打了好幾個勝仗,糧草物資基本上沒有怎麽短缺過,有的時候甚至還相當富餘。

  ??尤其是前不久的這場仗,楊振他們再破熊嶽城,從熊嶽城裏除了搶運出大批的軍械物資的同時,還收獲了大批上好的粟米稻米高粱米,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補給補充。

  ??所以,楊振一直認為,金海鎮各路的糧草問題暫時安全無虞,省吃儉用的話,可以支撐到夏末秋初的時候。

  ??而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從天下,從江南征發的夏糧秋糧,包括征發的遼餉,也該開始往遼東地區輸送了。

  ??就算到時候金海鎮各路的開荒屯墾還沒有迎來豐收,可是隻要有了朝廷夏秋漕糧的及時輸送,自己麾下各路人馬即便有困難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

  ??而且在他的印象之中,遼東半島的夏天還是很好扛過的,就算米麵糧食出現了短缺,山上總還是有野菜野果各種野味的,海裏也總還是有各種海菜魚蝦蛤蜊的。

  ??因此,他並沒有把這個問題看得有多麽嚴重。

  ??但是,此時此刻,張得貴他們這麽一說,倒叫他有些疑惑了。

  ??“都督,咱們的存糧並不算少,總鎮府協理營務處賬上的銀錢物資也不少,甚至說起來,也叫相當富裕了。”

  ??張得貴見楊振滿臉疑問,於是笑著向他解釋,一開口,同樣是先說好的一麵,但是好的說完,緊接著就回到了先前的話頭上。

  ??“但是,都督,咱們的存糧就是再多,可也扛不住源源不斷的移民啊,要說有個十屯八屯的,那自然算不得什麽。就算接下來沒有進項,咱們坐吃山空,也能吃上幾個月。

  ??“可要是都督你一口氣弄來幾十屯的移民,一下子讓金海鎮的人口,驟增個好幾萬,那麽,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米價騰貴的時候,咱們就是願意花出去大把的銀子購糧,可是往哪裏去購呢?”

  ??張得貴說完這些話,滿臉憂色地看著楊振,見楊振沉思不語,便又接著對楊振說道:“都督的心思,卑職等豈能不懂?如果都督先前的安排一切順利,沈永忠、嚴省三他們能夠按時回來,並且求購得來的番薯種苗,能夠引種成功,到了秋天能夠大豐收,那還好說一些。然而怕隻怕——”

  ??“怕什麽?”

  ??“怕隻怕都督之前所說的番薯之物,隻適合江南閩浙兩廣的水土,不適合咱們金海鎮轄下的島嶼和土地,萬一引種不成功,或者沒有獲得大豐收,那可就麻煩大了!”

  ??麵對楊振有些孤注一擲的做法,張得貴終於說出了藏在心中已久的擔憂。

  ??現如今楊振在金海鎮打下了這一塊偌大的基業,如果把金海鎮的未來隻是寄托在一個大家見都沒見過的番薯上麵,那是不是有點太過兒戲了呢?

  ??“嗬嗬,原來你們是擔心這個啊,你們大可放心,如果是擔心這一點,那麽我現在就可以明確告訴你們,不必擔心番薯引種能不能成功能,以及能不能高產的問題。”

  ??楊振原本還有些疑慮,懷疑自己是不是這次移民安置的步子邁得太大了,是不是真的有可能移民來了以後沒飯吃再搞出一場內亂來。

  ??但是他一聽見張得貴說到番薯,心中立刻就敞亮了起來。

  ??隻要沈永忠、嚴省三、郭小武他們這些人的船隊,能夠趕在最佳的種植期結束之前回到旅順口,隻要他們購得了足夠的番薯種苗,楊振就不怕這次移民安置的步子邁得太大。

  ??甚至隻要他們運送回來一批生番薯,楊振就有把握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讓這些番薯生發出足夠多的可以引種到其他屯田區的番薯藤蔓種苗來。

  ??而且番薯的葉子也可以吃,根本不需要硬生生地等待它秋天的豐收。

  ??相比較而言,種植高粱、粟米或者水稻的風險就大多了,如果沒有堅持到最後,如果半路絕收,那麽它們前期的投入就毫無用處,連播種出去的種子都收不回來。

  ??至於產量的問題,隻要種植的麵積足夠大,即使它沒有幾百年後經過精心栽培以後才出現的那樣高的產量,楊振也不擔心。

  ??因為即使它的產量不如自己的預期,那也肯定比種植高粱米的產量高多了。

  ??“關於吸納多少移民的事情,我會好好考慮,一定會量力而行。但是目前不能停止,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甚至第五批次,都要繼續照規矩進行下去。”

  ??楊振迅速就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但是同時他也沒有忘了叫協理營務處起草軍令,叫各路將領接收了移民之後不能讓他們幹吃閑飯。

  ??“但是老張,你要帶著協理營務處盡快起草一道軍令,移民安置到各處以後,不能幹養著他們,要學會以工代賑,該修水利的修水利,該建營盤的建營盤。

  ??“該墾荒的,也要盡快去墾荒,現在能耕種的,不拘是種高粱,還是種別的,先種起來再說,能捕魚的捕魚,能打獵的打獵。

  ??“總而言之,我們雖然暫時沒有戰事,但是各路人馬連帶他們接管的移民,都不能給老子閑著,先叫他們試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張得貴、仇震海兩人聽了楊振這番話,一時有點傻眼,包括與他們兩個意見截然相反的俞亮泰,也聽得有些目瞪口呆。

  ??但是,楊振並沒有停下來向他們解釋一個字,而是繼續一邊思考,一邊對張得貴接著說道:

  ??“老張,你叫王守堂王煆那裏,分出一些鐵匠和鐵料,叫他們從牢城營裏選一些年輕力壯的,湊一起,弄個農具廠。

  ??“將屯墾所需要的什麽鐮刀、耙子、犁鏵、鋤頭、鐵鍬等等常見常用的農具,盡可能地多打製出來一批,將來好分發到各個屯所去。

  ??“另外,傳令已經接管了移民的各路協守總兵府,叫他們自己也從各哨將士之中,各屯移民之中選一些鐵匠木工,自力更生製作農具。”

  ??張得貴、仇震海兩個人聽了半天,見楊振對他們先前提出來的問題,並沒有提出什麽可以立竿見影的辦法,心中雖然仍舊憂心忡忡,但卻沒有再多說什麽。

  ??楊振見他倆不再說話,便將話頭轉向了俞亮泰,對他說道:“俞兄弟,方才張總兵、仇副將的話,你也都聽到了。接下來,安置到東路防區的移民隊伍,我可以調撥給你們兩個甚至三個批次,但是這些移民初來乍到時的吃飯問題,你們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個,都督——”

  ??絲毫不出意料,楊振的話音剛落,俞亮泰頓感一陣頭大,立刻就想問個究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