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福禍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1-03-30 15:25      字數:3782
  而身在複州城中的楊振,並不知道多爾袞這幫子人這次帶來了這麽多人馬,居然計劃采取圍城打援的策略對付自己。

  相反,他認為多爾袞一定會為多鐸複仇,而兩白旗的人馬見到了原來鬆山城的各部官軍一定會殺紅了眼,不惜一切代價前來攻城。

  然而,誤會也有誤會的好處。

  這個好處就是,楊振及其麾下各部將領都知道這回來的主力是兩白旗的人馬,而自己們與兩白旗的人馬可以說已經是仇恨大到解不開了。

  去歲遼西的連番大戰,楊振麾下鬆山各部官軍打得兩白旗尤其是鑲白旗人馬傷亡慘重。

  自多鐸以下,鑲白旗的滿蒙權貴以及漢軍高層,幾乎被一鍋端了。

  滿清後方盛京城裏的鑲白旗人家,更是幾乎家家戴孝,戶戶白發人送黑發人。

  既然雙方之間有了這樣的深仇大恨,那麽這一回多爾袞統帥大軍前來複仇,還不得打瘋了啊!

  所以,複州城內的各部人馬,根本不用楊振多說,自從滿韃子屯兵熊嶽城一帶的消息傳來以後,就立刻投入到了整修工事,準備戰鬥的行動之中。

  複州城說大不大,說小可也不算小,好在城中現在除了備戰已久的各路兵馬以外,沒有其他平民百姓。

  城中儲藏的糧草彈藥,經過前後三次的補充,現如今正十分充足,足夠楊振他們這些人堅守城池打上幾個月的了。

  與此同時,複州城城高池闊,隻有北麵、東麵、南麵三座城門,而且每個城門處皆有甕城防護。

  每個甕城之上的炮台上麵,還都裝備有之前奪占複州之後運入城中的一門紅夷大炮。

  當時楊振的想法是,複州城有可能隨時放棄,並不是自己的必守之地。

  若是將珍貴的紅夷大炮,過多地集中在這裏,一旦決定放棄它的時候,需要將紅夷大炮破壞掉,這樣一來,難免太過可惜。

  就這麽一念之差,城頭的遠程炮火相對不足了,就成了如今複州城城防體係當中最薄弱的地方。

  好在複州城內重型紅夷大炮雖然不足,但是後來張得貴渡海以後,給複州城的李祿等人送來了大批的彈藥軍械。

  而其中,就有多達三十門的使用開花彈的大口徑臼炮,即楊振為之命名的衝天炮。

  因此,眼下複州城頭的遠程火力,雖然相對不足,但是其近程的火力卻十分可觀。

  與此相應的是,遠在北汛口海岸附近的袁進等人所率領的龐大船隊,也擁有許多裝在大船上的衝天炮、大將軍和佛郎機炮。

  到了關鍵時候,他們這些裝在船上的火炮,也可以開炮轟擊岸上的敵人。

  而這些彈藥軍械的存在,也正是楊振在聽說了北邊的消息以後,仍然敢於以四千多人堅守複州城的底氣所在。

  楊振並不是沒有想過以退為進的策略,比如幹脆放棄複州城,直接退守金州城,但是他想來想去,還是怕傷了士氣軍心,決心守一守再說。

  在他看來,他們之前能以數千兵力對抗滿韃數萬大軍守住鬆山城,現在就沒有理由守不住條件更好一點的複州城。

  即便最後守不住,如果一開始就棄守了,那對剛剛移鎮金海的各路人馬來說,也是在有點太打擊士氣了。

  尤其是對身後正在南關嶺分田駐屯並整修工事的劉萬忠五屯營數千人口來說,自己一旦直接退守金州城,他們剛開始的事業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還有龍王廟的金州船廠,一時間又該如何辦理呢?

  難道要一棄了之,或者一把火燒了?

  這些方麵,也讓他不能不在複州城認真堅守上一段時日,以便給後方創造更多的備戰時間。

  就這樣,楊振決心堅守複州城,並在堅守中等待或者創造新的戰機。

  根據楊振的部署,呂品奇率領所部金海北路人馬駐守北門,即鎮海門甕城;祖克勇率領所部金海東路人馬駐守東門,即明通門甕城;張臣及其所部火槍營人馬駐守南門,即迎恩門甕城。

  除此之外,李祿及其所部擲彈兵營的左翼人馬充任中軍,跟隨楊振行動,並擔負臨機支援其他三部人馬的戰略預備隊任務。

  崇禎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這天上午,巳時左右,先前被派出去往北繼續哨探的鍾令先所部人馬,又一次匆匆忙忙地回到了鎮海門外,將滿韃子先鋒正藍旗六七千人馬快速南下的消息帶進了城中。

  到了中午時分,複州城西北附近的駱駝山一帶,更響起了連綿不絕的爆炸之聲。

  劇烈的爆炸聲,隨著西海岸的海風傳來,一陣緊似一陣,聽得複州城中的諸將心中忐忑不已。

  “必是滿韃子的先鋒正藍旗人馬,發現了駐守在駱駝山潘喜與胡大寶他們的隊伍!駱駝山東邊不遠,就是北方南下複州城的驛路,滿韃子若想安心南下,尤其是前來圍攻複州城,勢必要先拔除我們在駱駝山的駐軍!”

  為了安定城中的軍心,楊振將城中諸將召集到了複州北門鎮海門的城樓之上,一邊用千裏鏡瞭望著西北海岸附近的駱駝山,一邊對諸將分析了眼前的形勢。

  “不過,沒有關係,駱駝山雖然不大,但是地形極其險峻,滿韃子若想攻下駱駝山,絕不是三兩天內能夠做到的事情!

  “隻要潘喜胡大寶他們在駱駝山彈藥糧食不絕,滿韃子想要依靠弓馬騎射攻上山頂,那是絕無可能!”

  對複州城西北的駱駝山,楊振可是知道的,三百年後這裏會是一個充滿了山海奇觀的著名的景區。

  駱駝山不甚高大,最高的主峰,也才三百來米。

  主峰上有一塊形似駱駝的巨石,所以這座山叫做駱駝山。

  除了這個突兀高聳的主峰之外,駱駝山的主要山脊海拔不過才二百來米。

  但是,看起來並不高大的駱駝山,山勢卻是極其險峻,其四周沒有大的緩坡,幾乎盡是平地而起的懸崖峭壁。

  最出奇的是,駱駝山的山上林木繁盛,而且林泉遍地,根本不缺少可以飲用的水源。

  有了這樣的條件,隻要駐守在山上的自軍不缺彈藥糧食,就能一直堅守下去。

  所以,楊振對於已經提前一步進駐到駱駝山上的潘喜、胡大寶兩部人馬並不怎麽擔心。

  “可是,都督,如果滿韃子大軍一直圍攻駱駝山,潘喜和胡大寶他們在山上彈盡糧絕了怎麽辦?!”

  對駱駝山的地理條件同樣已經有所了解的李祿,聽著駱駝山方向持續不斷傳來的激烈爆炸聲,仍然心有疑慮。

  他跟著楊振來到鎮海門的城樓上,往西北方向眺望了良久以後,忍不住將自己心中疑問說了出來。

  “沒關係,之前我已囑咐了袁進,叫他們注意接應,不等駱駝山彈盡糧絕,袁進他們的船隊,就會從金州城將一批糧草彈藥轉運過去!”

  楊振既然派袁進出城,領著船隊駐泊在北汛口一帶的海上,自然早就有了讓他們充當整個戰場運輸隊的安排。

  與此同時,楊振在派出胡大寶和潘喜兩部人馬的時候,也早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

  “而且,我也已經告訴胡大寶他們了,真要是到了彈盡糧絕,實在頂不住的時候,他們可以自行撤退到海上去!

  “他們的任務,原本就是在駱駝山盡可能遲滯和消耗滿韃子的人馬。嗬嗬,如果滿韃子對駱駝山攻勢猛烈,以至於能將占據了地利條件的潘喜和胡大寶打得彈盡糧絕,那麽滿韃子的大軍隻會損失更大,恐怕非得在那裏傷亡個幾千人馬不可!”

  楊振這麽一說,跟在身邊的諸將,盡皆點頭認同,一時間,之前的緊張氛圍也消散了不少。

  接下來的三天當中,複州城西北附近駱駝山方向的爆炸聲,始終持續不斷地響著,時而稀疏,時而密集,甚至不分白天和黑夜。

  到了第四天的中午,即崇禎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大白天的,一直沒有停歇的爆炸聲,突然停了下來,而且一停就是半天。

  複州城內派出去的一波波哨探,要麽出城不久就遭遇伏擊倉皇逃回,要麽就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任何消息。

  身在複州城中的諸將,不明就裏,皆心懷忐忑地猜測著可能發生了什麽。

  一個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詳的預感。

  甚至連一直對駱駝山守軍充滿信心的楊振,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懷疑起自己先前的判斷是否正確了。

  到了當天傍晚的時候,奉命出城往北去打探消息的鍾令先,帶著一小隊的人馬從北邊趕了回來。

  “都督,駱駝山一帶被圍得水泄不通,到處都是滿韃子的哨騎和探馬,卑職等人無法深入進去。潘喜胡大寶他們究竟如何了,眼下還無從得知!”

  風塵仆仆氣喘籲籲的鍾令先一上城樓,見到楊振,當即向他報告了駱駝山一帶的情況。

  說完了這個,就見他喘了一口氣,然後接著說道:“但是,卑職往北繞行發現,永寧監城遺址那裏,正有數不清的滿韃子馬步軍南來!

  “卑職等人在外圍探得,為首的是正紅旗,居中的是鑲藍旗,押後的人馬更多,光照下看去白花花一片,不知道是滿韃子的正白旗,還是滿韃子的鑲白旗!”

  鍾令先的這番話,立刻引起了城頭上一片嘩然。

  顯然,鍾令先他們雖然沒有探明駱駝山一帶的實情,但是卻帶回了新一批滿韃子大軍正在趕來複州城的消息。

  “哦,那麽,新來的滿韃子,大概有多少人馬呢?”

  滿韃子幾個旗的大軍既然已經進抵了熊嶽城一帶,而且前鋒隊伍既然已經與自己派駐駱駝山的人馬交戰了,那麽後續的滿韃子大軍就必定要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敵人注定要來,那就來吧。

  諸將緊張之際,楊振無論如何也得保持一種雲淡風輕的淡定,否則的話,接下來的仗可就沒法打了。

  “根據卑職觀察估算,新來的滿韃子裏,著正紅旗衣甲的隊伍最少,大概四五千人,著鑲藍旗衣甲的人馬居中,大概萬人上下,倒是那居後行進白色衣甲的隊伍最多,足有一兩萬人的規模!”

  楊振及複州城諸將,聽了鍾令先的這個報告,心裏多少有點數了。

  想當初,鬆山小城外麵雲集的滿韃子軍隊可不止這個數啊,結果又如何呢,最後還不是無功而返嗎?

  何況自己們當時在鬆山城內,城外除了專坑自己的豬隊友之外,根本不可能有什麽真正的援軍,而現在,就在不遠的海岸附近,可是停泊著一直龐大的船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