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島嶼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9-04 07:43      字數:3209
  “安慶後安守備何在?”

  楊振聽了李祿的說法,很快就認為安慶後是個不錯的人選,既然當初跟著金國鳳守城,得到了金國鳳的賞識,那麽在守禦方麵,肯定有其特別之處。

  再加上他和他的部下,又有擲彈兵隊的履曆,兩者結合起來,到了乳峰崗上,或許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以,楊振立刻點了安慶後的名字。

  “卑職在!”

  “安慶後,我欲調你帶上你部人馬移駐乳峰崗,與祖副將、徐參將共同守衛乳峰崗,你可願意?”

  “這個,卑職能有今日,全靠都督提點栽培,卑職一切行動聽指揮,完全服從都督調遣!”

  “很好!你部人馬即成一哨,仍屬征東先遣營擲彈兵序列,但是調派到乳峰崗駐紮以後,暫歸祖克勇祖副將節製指揮!”

  “卑職遵命!”

  安慶後怎麽能不答應呢,就是他心裏不願離開更加安全穩固的鬆山城,可是楊振已經這麽說了,當著眾人的麵兒,他也隻有聽命的份兒。

  楊振以乳峰崗為中心,重新安排了鬆山前路的人馬部署之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鬆山城的駐軍,包括夏成德部、呂品奇部,以及征東先遣營的各部,統一劃為中路軍,自然還是由總兵府統一指揮,各自原來的防區也同樣維持不變,不需要做什麽大的調整。

  唯一的調整,就是叫李祿與祖克勇交接一下娘娘宮一帶的駐防了。

  至於楊振所說的鬆山後路軍,也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楊振仍然是命令自己新婚妻子的親叔父仇震海,為鬆山後路各支船隊的統帶。

  這個後路,可不隻是方位上的後路,同時也是鬆山各部人馬真正的後路。

  除了當眾明確任命仇震海為鬆山後路統帶以外,楊振也叫他盡快派人派船,沿著遼西的海岸線,一路往南尋覓更好的駐泊地或者無人島。

  尤其是叫他在塔山外海筆架山島以北的海麵或者海岸上,尋找無人駐守的荒島,或者一個無人駐守適合駐泊船隻的海岸。

  楊振叫仇震海盡快派人這麽做,心裏當然是有許多盤算的,隻是暫時不便說出來而已。

  楊振本想著借自己成婚大喜的事情,將杏山總兵祖澤遠、塔山總兵劉周智,一同請到鬆山城裏喝杯酒,談談心,說說遼海西岸沿海防禦的事情,尤其是想跟塔山總兵劉周智談一談筆架山的問題。

  從崇禎皇帝第二次授予楊振的總兵職位來說,他現在的管轄範圍,已經不再隻是局限於鬆山一地了,但凡是遼東灣裏的沿海島嶼,都可以說是他的管轄範圍了。

  比如覺華島上的水師,在服從朝廷督餉郎中提調的同時,開始並受楊振這個征東前將軍的節製了。

  那麽位於塔山城東麵海岸外麵,並與海岸隱約相連的筆架山島,也可以照此例辦理,即,並受楊振的節製。

  而且,與覺華島水師並受他的節製相比,楊振更希望將筆架山拿到手裏。

  然而,這個筆架山島,之前卻是錦州、鬆山、杏山、塔山等地遼東官軍的糧餉中轉之地,自是早早地就被祖大壽麾下的遼東軍掌握了。

  現在,楊振這個異類,入主了鬆山城,並將自己的糧道直接轉移到了小淩河河口的水手營子沙洲島,對鬆山城來說,筆架山島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可是對於錦州城、杏山城、塔山城,甚至靠南一點的連山堡而言,錦州灣裏的筆架山島,仍然是一條十分重要的海上糧道。

  劉周智不肯來鬆山與楊振照麵,或許是因為他看不上楊振這個異類,這個後起之秀,但也有可能是他意識到了楊振這個欽差鎮守鬆山遼東沿海等處總兵官的意圖。

  若是筆架山島這個位於海上的糧餉中轉之地,被楊振摻和了一腳,甚至是拿了去,那以後錦州城、杏山城、塔山城等處遼東軍,可就真的受製於楊振了。

  然而,劉周智雖然沒有受邀前來鬆山,但錦州城裏的祖大帥卻來了一趟,盡管他沒有入城,盡管他有別的事情要跟楊振談,可是楊振還是在他離開之前,見縫插針地跟他談了筆架山的問題。

  當時祖大壽的反應,就像被人逆了龍鱗一樣,當場拒絕楊振派軍入駐的提議,根本不容楊振跟他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但是讓楊振略略感到安慰的是,祖大壽臨返回錦州之前告訴他,遼西沿海無人駐守的荒島、半島,楊振都可以派人駐紮,如果楊振有那麽多人馬的話。

  與此同時,祖大壽還告訴他說,如果他真的不放心筆架山島上屯糧城的安全,那麽可以派人到筆架山島東北五六裏外海的一個無人荒島上看看,看看那個小島上能不能駐軍。

  祖大壽意味深長地告訴楊振說,那個小島如果能駐軍,那麽對筆架山來說,也是一個策應,他並不介意楊振派人到那裏駐紮守衛。

  祖大壽臨回錦州時說的這番話,讓楊振猛然想起了前世到筆架山景區旅遊時的情景。

  那個筆架山景區,就有個別名叫大筆架山,而這個大筆架山島北麵的海上,還有個一無人小島,又叫小筆架山。

  祖大壽說的無人荒島,是不是幾百年後人們所說的小筆架山島呢?

  楊振前世沒有去過這個所謂的小筆架山島,對它毫無直觀的印象,但是不管怎麽樣,他都要派人去看看。

  所以,這天的議事結束了之後,楊振單獨留下了被他視作後路的船隊將領,又給他們安排了特別的任務。

  一個是讓俞亮泰派人乘船渡海,到遼海東岸的兔兒島去,把朝廷對胡大寶的封賞,以及自己對胡大寶所部的編配、他部下三把總的任命,還有之前覺華島送來的部分糧餉彈藥,一起送到兔兒島去。

  另一個就是叫仇震海盡快派人沿海南下,去找一找祖大壽所說的那個無人駐守的小島,看看到底適不適合派人駐紮。

  當然了,對此,他並不抱多大的希望。

  如果那個小島真是後世所謂的小筆架山島的話,現在塔山、杏山的駐軍都沒人上島,幾百年後仍是無人荒島,它能適合派軍長期駐紮才怪呢?

  就一條,如果上麵沒有淡水,沒有水源,那還長期駐紮個屁啊。

  那個地方可不比小淩河河口的水手營子沙洲,這個沙洲島上雖然沒有可以飲用的淡水水源,但是他的北麵是小淩河的河口,是淡水,西麵是連綿不絕的蘆葦蕩,蘆葦蕩裏的百股河也是淡水。

  除了打水稍微辛苦一點之外,不存在缺乏飲用水的問題。

  可是遙居於海上的小島就不同了,島上沒有淡水水源,那就沒有辦法派人駐守了。

  八月十六日部署完畢,八月十七日一早,仇震海就派了自己麾下的千總仇廣義,領著一支船隊沿海往南了。

  他們這些日子在這一帶海域出海打漁,對這一帶沿海的地形早已探了個明明白白。

  雖然靠近筆架山海岸的方向沒有去,他們知道那裏是別人的地盤,但是也曾經仿佛遠遠地望見過楊振如今對仇震海提及的那個無人荒島。

  到了八月十八日的上午巳時,楊振剛從北門外給祖克勇所部人馬送行回來,就在總兵府裏見到了前來拜見的仇震海與仇廣義兩人。

  仇廣義已經查明了那個小島的位置和情況,趕回來向楊振報告來了。

  “都督,你說的那個荒島,俺們找到了,卑職親自上去探明了。那島上,的確是無兵駐紮,也無人居住,隻有些不知何年何月漁民落腳的地窩棚。

  “那個島——不大,位置卻還好,西麵距離海岸上,約莫兩三裏,南麵距離筆架山,約莫五六裏,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遠遠望見南麵海上的筆架山。”

  楊振見了仇震海、仇廣義,十分高興,當即領著他們進了二進院,來到了自己的公事房中。

  幾個人一落座,仇廣義就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向楊振報告了他們此行的初步結果。

  楊振成為了他們仇氏的女婿,對他們這些跟著仇震海反出了清國,並且一路渡海來到鬆山的仇氏宗族子弟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原本覺得在大明朝這邊早已經無依無靠的他們,因此而頓時有了一個強大的靠山,——至少在他們的心目之中,楊振這個總兵官已經是一個強大的靠山了。

  如今他們再來到總兵府的感受,已與往日不同了,畢竟這個總兵府的女主人,還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仇氏大小姐啊。

  “不太好的是,那個小島太小了點,島上地勢倒平坦,可從頭到尾,不過數百步,上麵長滿了荒草荊棘,唯獨沒有樹木,無法伐木取材搭建房屋。

  “最不好的一點是,小島上麵沒有水。卑職在島上住了一夜,派人到低窪處挖掘,但島上挖不到水,環島四周能挖出水處,又皆是苦鹹水,沒有用。所以都督如果要派人駐守此島的話,這個,那個,恐怕就不太好辦。”